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齐丽△  田永红 《天津医药》2018,46(11):1189-1192
摘要: 目的 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住院患者维生素D (Vit D) 缺乏情况, 探讨Vit D与CAP临床结果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住院的CAP患者共96例。收集患者一般特征、 临床资料及入院48 h内生化指标, 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 [25 (OH) D] 水平分成3组: <10 µg/L组 (46 例)、 10~20 µg/L组 (30例) 及≥20 µg/L组 (20例), 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 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Vit D与CAP 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96例CAP患者中, Vit D缺乏 [25 (OH) D<20 µg/L] 患者76例 (79.2%)。高危CAP (CURB-65 分值3~5分) 患者中, Vit D重度缺乏 [25 (OH) D<10 µg/L] 的比例 (63.6%) 远高于低危 (CURB-65分值0~2分) 患者(39.7%), 并且当血清25 (OH) D <10 µg/L时罹患高危CAP的风险是25 (OH) D≥20 µg/L患者的4.247倍 (95%CI: 1.041~17.337, P=0.044)。结论 CAP住院患者Vit D缺乏比例高, Vit D缺乏与CAP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Vit D重度缺乏的CAP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5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进行四分位法分组,对年龄、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葡萄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钙(Ca)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正常11例(10.47%),25(OH)D<20ng/ml者62例(59.05%),20~30ng/ml者32例(30.48%).有血脂异常者85例(80.95%).Q1组TG和PTH水平均低于Q2、Q3、Q4组,HDL-C水平高于Q2、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BMI、腹围、TG呈负相关,与HDL-C与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糖尿病相关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和酒精性肝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例,女40例,年龄(40.0±14.6)岁。所有患者测量骨密度,检测肝功能、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彩超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腹部彩超分为3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组35例、酒精性肝病组45例、酒精性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42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 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的骨钙素分别为(24.73±3.66)μg/L、(27.34±2.94)μg/L、(17.44±3.09)μg/L,25(OH)D3分别为(22.47±2.82)μg/L、(25.63±3.84)μg/L、(16.87±4.33)μg/L,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65±3.27)μg/L、(30.21±4.22)μg/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均低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骨钙素、25(OH)D3低于酒精性肝病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性骨质疏松组、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TNF-α分别为(10.33±3.41)pg/ml、(13.23±4.02)pg/ml、(16.94±3.92)pg/ml,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对照组[(5.54±2.39)pg/ml],酒精性肝病伴骨质疏松组高于酒精性骨质疏松组和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骨质疏松组低于酒精性肝病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们考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骨质疏松在发病过程中呈相辅相成作用。骨钙素、25(OH)D3、TNF-α可能为其共同的发病机理,其既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其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维生素D2注射液对80岁以上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年龄80岁以上男性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μg·L-1]患者,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6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月1次)治疗,直至血清25(OH)D≥30μg·L-1后停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25(OH)D2、25(OH)D3,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和CD19+B细胞、血钙、血磷等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40例患者完成研究,25(OH)D达标用时(6.2±1.4)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OH)D2升高(27.42±5.47)μg·L-1,25(OH)D3降低(5.25±3.38)μg·L-1,25(OH)D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来自广州市的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含量,了解本地区该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儿童佝偻病的诊治和维生素D缺乏状况的评估及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我院儿童保健科保健的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OH)D.结果 6275例儿童25-(OH)D的平均水平为(72.38±47.62)nmol/L;维生素D缺乏[25-(OH)D<50 nmol/L]993例(15.82%),维生素D不足[50 nmol/L<25-(OH)D<70 nmol/L]2704例(43.09%),维生素D充足[71 nmol/L<25-(OH)D<250 nmol/L]2545例(40.56%),潜在维生素D中毒[25-(OH)D>250 nmol/L]33例(0.53%).结论 接受检测的0~6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接近60%,充足的只占40%,应加强该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监测,对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儿童应根据其25-(OH)D水平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素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建  周红娟  吴艳 《安徽医药》2023,27(12):2452-2455
目的 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过早出现第二性征而至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的158例女童为研究对象,中枢性性早熟组90例,其中肥胖组(n=20)、超重组(n=30)、正常体质量组(n=40);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68例,检测各组骨龄、IGF-1、25(OH)D,并将各指标水平与BMI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中枢性性早熟组骨龄(10.01±1.44)岁、IGF-1(328.73±143.57)μg/L均显著高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8.81±1.13)岁、(259.86±118.62)μg/L(P<0.05),中枢性性早熟组25(OH)D(23.16±4.86)μg/L显著低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25.86±5.84)μg/L(P<0.05)。中枢性性早熟女童25(OH)D超重组(23.197±3.558)μg/L和肥胖组(16.395±3.254)μg/L均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26.505±5....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血中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变化及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2例初发或复发的Graves病患者及91例正常对照人群资料。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PTH和25(OH)D;生化法测定血钙、磷、ALP。结果 Graves病组血钙、磷、ALP、25(OH)D水平升高, PTH降低(均P<0.01)。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患者血钙、磷、ALP、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ALP、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1)。Graves病组维生素D缺乏17例(27.4%),不足20例(32.3%),充足25例(40.3%);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54例(59.3%),不足31例(34.1%),充足6例(6.6%)。Graves病组血PTH、血25(OH)D、血钙及血磷无相关性。结论 Graves病骨转换加速,患者血25(OH)D水平升高,可能与高血钙、血PTH降低、高血磷导致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有关。维生素D缺乏在Graves病骨代谢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5期非透析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善的CKD2-5期非透析患者,记录其基本资料,并检测25(OH)D、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白蛋白(albumin, Alb)、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高密度脂蛋白-C(HDL-C)、血红蛋白(Hb)、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指标水平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25(OH) 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86例 CKD 2~5期非透析患者入选,血清25(OH) D 的平均浓度为(14贩.86±7.70)μg/L,115例患者血清25(OH)D缺乏(61.83%),64例患者血清25(OH)D不足(34.41%)。25(OH)D水平与Alb、Hb、eGFR、Ccr、Hb、身高呈正相关( P <0.05),与ALP、P、尿蛋白定量、BUN、CHOL、LDL-C呈负相关( P <0.05),与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心率、血压、尿肌酐水平、钙磷乘积、TG、HDL-C无显著相关性( 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浆Alb、eGFR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 2~5期非透析患者普遍存在25(OH)D不足和缺乏,随着肾功能的恶化,25(OH)D缺乏的逐渐加重,血浆白蛋白及eGFR是CKD患者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状况,为临床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0例新生儿,包括早产儿60例,足月儿30例,其中早产儿按胎龄分为早产儿1组30例(28周≤胎龄≤32周)及早产儿2组30例(32周<胎龄<37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生儿生后7 d内血清25(OH)D3、PTH、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儿组血清25(OH)D3浓度为(25.74±8.42)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61.28±15.02)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25(OH)D3为(18.53±4.34)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32.95±4.24)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PTH浓度为(112.80±25.23)pg/m L,高于足月儿组的(50.67±21.42)pg/m L(P<0.05);早产儿1组血清PTH浓度为(180.27±72.97)pg/m L,高于早产儿2组的(144.17±42.11)pg/m L(P<0.05)。新生儿血清25(OH)D3水平与PTH呈负相关。早产儿组血清钙浓度为(2.03±0.23)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4.58±9.10)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钙为(1.92±0.21)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2.15±0.21)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为(162.22±61.81)nmol/L,高于足月儿组的(132.90±46.47)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为(125.35±26.13)nmol/L,高于早产儿2组(100.26±16.96)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磷浓度为(2.02±0.25)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2.10±0.40)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磷浓度为(2.00±0.25)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2.04±0.26)nmol/L(P>0.05)。结论:我院新生儿维生素D存在不足及缺乏现象,早产儿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维生素 D 缺乏对脊柱结核易感性及病理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3 年 6 月—2016 年 5 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初治脊柱结核患者 163 例 (病例组), 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查体人员 170 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2 组样本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25 (OH) D] 水平, 分为严重缺乏 (<25 nmol/L) 和其他情况 (包括缺乏、 不足及充足)。比较 2 组整体和不同季节的 25 (OH) D 水平变化; 病例组根据病理分型分为增生型和干酪样坏死型, 比较 25 (OH) D 的非严重缺乏 (≥25 nmol/L)、 严重缺乏 (<25 nmol/L) 组中病理分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病例组 25 (OH) D 表达水平 [23.99 (20.55, 29.54) nmol/L] 低于对照组 [42.94 (35.68, 51.04)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且不同季节病例组 25 (OH) D 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而 2 组夏季 25 (OH) D 表达水平均高于春冬季 (P<0.008 3); 病例组春冬季 25 (OH) D 严重缺乏者比例较高, 夏季较低, 严重缺乏者在各季节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一年四季 25 (OH) D 缺乏者比例均较高, 但季节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病例组干酪样坏死型有 107 例, 增生型有 56 例, 严重缺乏组干酪样坏死型比例 (79.17%, 76/96) 高于非严重缺乏组(46.27%, 3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排除季节影响, 维生素 D 缺乏与脊柱结核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并与脊柱结核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将其分成慢性肾脏病3~4期组(L组)、慢性肾脏病5期组(D组);另外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各组血清维生素D的表达、炎症因子水平为对比项目,并对维生素D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L组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TNF-α、IL-6、hs-CRP、IL-8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D组(P<0.05);L组与D组的25(OH)D水平(8.49±0.56)μg/L与(11.35±1.2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4±4.25)μg/L(P<0.05);L组与D组的各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与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及炎症反应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孙茜  周敏  赵红记 《安徽医药》2020,41(7):835-838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肺功能仪检测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25)、50%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75)];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小气道功能及不同25-(OH)D水平的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结果 ①哮喘组维生素缺乏[外周血25-(OH)D<20 ng/mL]57例,维生素不足[外周血25-(OH)D<30 ng/mL但 ≥ 20 ng/mL]25例,充足8例;且哮喘组外周血25-(OH)D及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缺乏、不足、充足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及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中度患儿<轻度患儿;25-(OH)D缺乏的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25-(OH)D不足患儿<25-(OH)D充足患儿,多组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气管哮喘患儿25-(OH)D水平与MMEF、FEF25、FEF50、FEF75均呈正相关(r=0.419、0.386、0.506、0.336,P<0.05)。结论 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水平相对较低,并与小气道功能指标显著相关,积极纠正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可能更利于小气道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378例婴幼儿按月龄分为A组(0-6个月,142例)、B组(7-12个月,168例)和C组(13-36个月,68例).其中,部分婴幼儿近3个月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 250 IU/d(D组,46例)、300 IU/d(E组,82例)和500 IU/d(F组,171例),79例未补充维生素D(G组).采集婴幼儿指尖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结果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21.16%(80/378).B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A、C组[(72.0±23.2)nmol/L vs.(67.0±24.8)、(55.9±12.4)nmol/L](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低于A、C组(13.10% vs.21.83%、39.71%) (P<0.05).D、E、F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G组[(63.6±16.9)、(69.9±20.1)、(71.5±27.8)nmol/L vs.(57.2±11.9) nmol/L] (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低于G组[26.09%、21.95%、13.45% vs.34.18%](P<0.05);D、E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于F组(P<0.05).结论 婴幼儿维生素D普遍缺乏,建议补充维生素D500 IU/d,0-6个月和13-36个月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联合低钙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SHPT)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根据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24例SHPT患者分为轻度(iPTH300~500pg/ml)、中度(iPTH500~1000pg/ml)和重度(iPTH〉1000pg/ml)。在低钙透析(透析液钙浓度为1.25mmol/L)的基础上,轻度者予活性维生素D1~2μg,中度者予活性维生素D2~4μg,重度者予活性维生素D4~6μg,均每周2次,于透析后当晚睡前服用,连续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磷、钙磷乘积、iPTH及血清白蛋白(sAB)的变化。并根据iPTH水平,逐渐调整剂量,直至以最小剂量维持iPTH在目标值范围(150~300pg/ml)。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疗程。30例患者治疗期间的血钙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低钙透析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SHPT,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维生素D缺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10例儿童(3个月~3岁),检测外周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根据25(OH)D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60)和正常组(n=550)。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制定行为干预手段。将维生素D缺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为干预组(采用行为干预+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和常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各30例,比较行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喂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厌食、腹泻与维生素D缺乏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腹泻是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普通奶粉或其他喂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2 h/d、经常腹泻患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治疗前,行为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25(OH)D水平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行为干预组25(OH)D、血钙、血鳞、骨钙素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对喂养方式、消化道功能及户外活动时间等制定的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维生素D缺乏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T1DM)患儿的临床关系,为T1DM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2018年新诊断及使用3C疗法治疗的T1DM患儿,分析T1DM患儿与健康体检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 D水平,将T1DM患儿分为3组(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比较三个亚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情况,探讨不同tanner分期、性别、季节、有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结果:T1DM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42.31±22.01)nmol/L,较健康对照组的(50.37±22.28)n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儿中,维生素D充足组的空腹C肽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及维生素D缺乏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空腹血糖水平及单位体质量胰岛素用量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按血清25(OH)D水平测定时间不同分A组(1-3月、10-12月)和B组(4-9月),A组25(OH)D水平低于B组(P<0.05);合并DKA组25(OH)D水平低于无DKA组(P<0.05)。结论:T1DM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合并DKA、及1-3月及10-12月的患儿;维生素D充足的T1DM患儿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上要加强T1DM患儿的维生素D的监测以及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维生素D2注射液与维生素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D2组和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最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D3组血清25羟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D3组25羟D水平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PTH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BA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D针剂无论是D2还是D3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D3比D2升高血清25羟D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D注射剂30万U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出现骨质疏松骨折( OP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确诊118例 RA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质疏松( OP)和 OPF 发生情况将其分成单纯 RA组(A 组,n =58),RA 继发 OP 组(B 组,n =40)和 RA 继发 OPF 组(C 组,n =20)。比对3组患者骨密度水平、骨密度 T值、血清25-羟基维生素 D[25(OH)D]水平、维生素 D 缺乏率、跌倒率、糖皮质激素应用率、应用剂量及应用时间等指标差异,分析 RA 患者发生 OPF 与血清25(OH)D 水平、骨密度水平、糖皮质激素非小剂量、长时间应用及跌倒的相关性。结果 B、C 组骨密度水平、骨密度 T 值、血清25(OH)D 水平均显著低于 A 组(P ﹤0.05),维生素 D 缺乏率、糖皮质激素应用率、非小剂量应用率及长期应用率则均显著高于 A 组( P ﹤0.05)。C 组跌倒率明显高于 A、B 两组( P ﹤0.05)。RA 患者发生 OPF 与长期、非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跌倒呈正相关性(P ﹤0.05),与血清25( OH)D 和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性(P ﹤0.05)。结论缺乏维生素 D、骨密度降低、长期或非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跌倒均可增加RA 患者发生 OPF 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组, 分析不同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1级25例、2级30例、3级45例,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5例(5%)、不足10例(10%), 缺乏85例(85%)。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别为(12.18±2.52)μg/L、(12.45±2.39)μg/L、(10.33±1.26)μg/L, 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6.48±0.25)ng/L、(41.15±0.39)ng/L、(47.52±1.44)ng/L, 随着血压的升高,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 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呈逐渐增加趋势, 但不同高血压分级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1.93, 均P > 0.05)。logi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