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凤芝 《江西医药》2005,40(5):289-290
目的 评价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安全性。方法 本组病人288例,术前用药:长托宁0.5mg,咪唑安定0.1mg,kg肌注。麻醉方法:全麻85例,硬膜外麻醉163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40例。术中监测NBP、HR、SPO2。PET-C02。术后使用PCIA镇痛,由专人负责观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全麻病人NBP、HR、SPO2、PETCO2无明显改变。硬膜外麻醉病人NBP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病人用药量明显减少,苏醒亦快。镇痛效果两组相似,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芬太尼镇痛组有2例出现椎体外系症状,停镇痛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麻醉管理麻醉前应充分地估计病情,并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力求在预定麻醉和手术时达到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充分镇痛,以预防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李会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19-1221
目的:研究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低血压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探讨剖宫产术低血压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低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术期不同阶段低血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结果:发生于剖宫产手术时的低血压与体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下腔静脉受压时间和程度、麻醉平面、病人病情、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术前血容量是否充足、手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在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纠正了低血压,快速减轻产妇剖宫产低血压所致不适。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低血压发生不单是一种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其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可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等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在嗜铬细胞瘤探查及切除过程中,血液动力学波动较大,经处理后循环稳定;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病人死亡。结论该类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麻醉前准备,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予以完善的镇痛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
在合理应用基础麻醉或辅助药的情况下,应用硬膜外隙麻醉方法进行小儿腹部及下肢手术,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镇痛完全,术中呼吸、循环功能较易维持的优点。现将我院2003年2至10月进行15例小儿硬膜外隙麻醉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肺部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双侧肺部病变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麻醉前的评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的管理、麻醉苏醒期的处理、术后镇痛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2例同期双侧肺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平均192min,其中单肺通气时间平均135min,无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根据各项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术毕苏醒拔管时间平均18min,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麻醉并发症发生,术后顺利恢复出院。结论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双侧肺同期手术患者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延续术后镇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呼吸功能正常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用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并记录术前、插管后、拔管后、术后4 h监测项目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用量B组用药量显著少于A组(P<0.05)。A组患者有4例在术终有疼痛感觉,5例苏醒延迟,3例发生心绞痛。B组术中无知晓发生,术后均能及时清醒拔管,围术期无明显心肌缺血,术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延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可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改善呼吸功能,保证了心肌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保证了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良好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肺功能不全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新方式。方法:择期、限期腹部手术病人30例,术前评估术后均有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术前准备包括戒烟、预防和控制感染、扩张支气管、化痰和呼吸功能锻炼,4例病人术前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训练,手术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术后施行硬膜外镇痛、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和氧疗、加强深呼吸、拍背排痰。部分病人间断采用NPPV进行呼吸支持。结果:术后有3例(10%)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1例(3%)哮喘发作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并且静脉注射多索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缓解。所有病人术后Pa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术后第2、3d最为显著,平均从术前(71±3.1)mmHg降至(58.7±3.1)mmHg(P〈0.05),以后逐渐恢复。4例术后早期即给予NPPV支持。所有病人术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呼吸功能减退的病人并非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前锻炼和围手术期NPPV支持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持和回复。  相似文献   

8.
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麻醉管理。方法 106例冠心病病人行OPCAB,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用丙泊酚、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芬太尼和异氟醚诱导及维持麻醉。术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尤其是术中搬动、抬高心脏循环功能紊乱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结果 病人均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过程平稳,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4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下完成手术,1例术后使用IABP辅助循环,20例术中需要用多巴胺或肾上腺素支持循环。术后3例由于严重低心排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OPCAB麻醉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尤其是手术中搬动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明显受影响时,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龄伴有心脏病的患者麻醉处理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 15 0例 80岁以上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 ,经适当的术前准备后 ,在围术期进行麻醉选择 ,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及密切的监测 ,以降低围术期的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高血压 2 1例 ,低血压 13例 ,频发室早 5例 ,快速房颤 3例 ,室上速 2例 ,给予对症处理均恢复 ,19例患者术后需呼吸支持 ,除 1例放弃治疗外 ,均于术后 2 4~ 4 8h拔管。结论 对于高龄伴心脏病患者的麻醉 ,充分的术前准备 ,正确的麻醉选择 ,以及术中的循环、呼吸的平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围手术期对妊高征患者母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高征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全身麻醉(Q)组30例,硬膜外麻醉(G)组30例。Q组采用硫喷妥钠4~6mg·kg-1,琥珀胆碱1~2mg·kg-1快速诱导插管,吸入异氟醚维持,胎儿娩出后静注芬太尼0.1~0.2mg,同时吸入麻醉至术毕。G组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向尾侧置管3~4cm,注入2%利多卡因3mL,无异常后追加8~12mL。术中监测血压、输液量、麻黄碱的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结果:两组病人术中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新生儿体重及出生后新生儿Apagr评分、术中输液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5)。在G组中使用升压药物的患者比Q组多(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围术期对妊高征母婴都是可选择的安全麻醉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均应加强监护维持循环稳定和呼吸通畅,确保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1.
戴群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02-130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等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对循环、呼吸及围手术期清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静脉全身麻醉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5min、术毕记录MAP、HR、PetCO2、SpO2,以及手术时间、拔管时问及两组异丙酚及异芬太尼的平均用量。结果:A和B两组麻醉各个时段HR、MAP、PetCO2及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B组围手术期清醒质量较好。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和呼吸干扰小,清醒质量高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费国梅  张琦 《海峡药学》2010,22(11):204-205
目的评价单独使用瑞芬太尼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优缺点,探讨门诊无痛宫腔镜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的掌握,围术期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方法选择80例门诊宫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分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40例和对照组(D组)40例。术中监测心率、血压,SpO2,呼吸的变化,记录两组术中低氧、体动、人流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瑞芬太尼镇痛效果好,能有效抑制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对心血管影响较小,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结论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可行的、较好的麻醉方法,术中应对病人的BP、HR、RR、SpO2进行严密监测,加强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食道癌手术麻醉安全性,适度调控围麻醉期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以及保证术后的良好镇痛甚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呼吸功能正常,ASA分级Ⅰ-Ⅱ级的中下段食道癌病人24例。平均年龄55.7±6.20岁,体重57.2±7.63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各为男7例,女5例。1.2 术前用药及观察指标均为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所有病人分别在入室后10min,插管后,术中、拔管后4个时相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呼吸功能监测仅取麻醉前与拔管…  相似文献   

14.
刘秀琴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69-69,78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院近期于椎管内阻滞下完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共37例,术前详细了解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药物以及调控措施,术后给予合理镇痛,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11例、脑供血不足20例、短暂性脑缺血6例。麻醉方法取决于病情以及手术种类:下腹部以及盆腔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肢手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择期手术患者31例,术前给予相应优化治疗;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未见加重或新发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椎管内阻滞可以安全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手术麻醉,详细了解病史,充分术前准备,加强麻醉管理以及维持围术期的循环功能稳定,是降低手术以及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降  李泳  张进 《黑龙江医药》2010,23(1):120-12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手术治疗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60例OSAHS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评估、准备、麻醉、手术、监测、护理”等一系列治疗程序,取得了良好效果,无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60例OSAS病人均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结论:固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是UP-PP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旌。方法 对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合理的液体输入,采取合适的体位等护理措旌。结果 100例产妇的血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仅5例有血压下降,发生率为5%,其中4例应用麻黄素升压药后血压平稳。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旌,可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确保围手术期的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采用芬太尼和仙林,配合以异氟醚吸入和异丙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术中持续给予硝酸甘油0.2-2.0μg/(kg.min),同时以新福林0.01%,艾司洛尔少量静注,调节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术中维持ACT>350秒和病人正常体温。结果:27例病人术中均能维持较平稳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2例在回支搭桥时,血压下降,难以维持,IABP后顺利完成手术。另1例完成前降支搭桥后,突发室颤,经电陆降颤后,改为体外循环后完成手术,结论:非体外循环机围术期的麻醉重点在于:1、术前1小时口服倍他乐克;2.加强对术中病人ST段的监测;3.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注意输液或输血速度,观察PAP,PCWP的变化;4.避免大剂量和长时效的麻醉药和肌松药的使用,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5.防止病人体温下降;6.做好紧急体外循环机准备和IABP的准备。7.术后留置镇痛泵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时安全有效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结果心肌炎病人均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完成剖宫产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CSEA可安全应用于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但要注意麻醉平面的调节,加强循环方面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虞蔚 《哈尔滨医药》2003,23(6):16-16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18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血糖水平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经合理治疗,愈后良好,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霉菌感染,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4.44%。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控制血糖水平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最重要的举措,术中宜用硬膜外麻醉,术后严密监测血糖,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20.
46例肛瘘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获得较满意术后镇痛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46例肛瘘病人 ASA分级 Ⅰ~Ⅱ级,男24例,女22例,年龄35岁~65岁,体重50kg~70kg,术前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病人术前血压、手术时间、术中硬膜外用药量均无显著差异。1.2麻醉及镇痛方法:麻醉前60分钟肌注安定10mg,无留置导管,入手术室后于L2-3。行硬膜外穿刺向下置管 3cm,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接佳士比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