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PPM)所致心脏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0例安装PPM所致心脏并发症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2.9岁。术前植入单腔心房同步型(AAI)起搏器1例,双腔房室全能型(DDD)起搏器9例。心脏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IE)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4例,肺动脉血栓1例。依据患者病情不同分别行三尖瓣成形术(TVP)、三尖瓣置换术和/或电极去除、赘生物清除等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5例术中保留起搏导线与电极者术后均无起搏器功能障碍,3例去除电极的起搏器依赖患者行再次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随访9例,平均随访时间5.5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例行TVP患者术后遗留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TI)。结论PPM所致IE患者如感染难以控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PPM所致TI术前较难明确诊断,应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或手术探查;保留起搏导线者术中应采取措施保护起搏器;去除导线再次植入起搏器者要选择合适的植入时机。  相似文献   

2.
对112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RF)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起搏器的护理、血液循环的监护、胺碘酮的用药监测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100例恢复窦性心律,12例AF复发,治愈率为89.3%。提示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接受全胸腔镜改良迷宫手术的心房纤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手术患者中15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心房颤动复发,1例起搏心律。术后2例出现呼吸困难,4例引流管口渗液。结论对于全胸腔镜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患者,全面做好术前评估、心理疏导、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2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RF)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起搏器的护理、血液循环的监护,胺碘酮的用药监测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100例恢复窦性心律,12例AF复发,治愈率为89.3%.提示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25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外主动脉夹层、急诊搭桥同期行瓣膜手术及心脏肿物累及瓣膜手术的病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0±14.6)岁。均合并严重的心功能不全(Ⅳ级),8例术前需要机械通气。感染性心内膜炎11例,均可见明显赘生物,其中4例合并瓣周脓肿;瓣膜重度狭窄8例,急性瓣膜重度关闭不全6例,包括急性腱索断裂4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失败再次急诊行置换术2例。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所有25例患者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24.0%),其中5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感染复发导致的败血症。另有1例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例术后早期出现脑出血,经积极治疗后康复,其余均顺利出院。随访1~120个月,随访率100%(19/19),1例术后3个月出现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改善明显(Ⅰ级3例,Ⅱ级15例)。结论手术指征明确的重症瓣膜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积极选择急诊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治疗残留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的胸骨感染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78例心脏手术后残留的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深部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3~72岁。手术类型包括瓣膜手术38例(包括主动脉瓣成形术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双瓣膜置换手术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复杂畸形手术5例)。患者均因心脏起搏导线未完整拔除导致胸骨切口感染,采用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方式治疗。处理时间为开胸心脏术后15年32例,1年内4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伤口Ⅰ期愈合70例,Ⅱ期愈合5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3例。随访71例患者1年,伤口感染均无复发。结论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治疗心脏术后残留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的胸部切口感染,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措施,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客观参考。方法对31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给予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及规范实施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内发生囊袋血肿2例,术后3个月发生起搏器综合征1例,经对症处理和抗心衰等综合治疗及护理后康复。未发生切口及囊袋感染、电极导线脱位、起搏阈值升高、心外肌肉收缩等其他并发症。复查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良好。结论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和自觉规避起搏器的不规范使用习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永久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起搏器植入术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有2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占同期行心脏手术患者的0.54%,现将此类患者行心脏手术的特点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Ⅲ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结果 出院时心功能均提高≥1级,5例为窦性心律,1例术后2个月转为窦性心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低心排1例,低血钾1例,高、低血压各1例,心律失常6例次,经及时发现及对症处理,好转稳定.随访18个月无AF复发.提出在做好心脏换瓣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重点加强心血管系统护理,心外膜起搏器及胺碘酮用药的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低心排等并发症,加强引流管、呼吸道的护理等,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脏起搏电极断裂再次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发生电极断裂后再次手术患者的监护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1例永久起搏电极断裂后再次手术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心电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细致周全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监护、并发症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更换起搏电极,无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至4年,均未发现起搏电极再次断裂.结论 密切的心电监护、个体化的心理干预等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心脏永久起搏电极断裂再次手术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发生电极断裂后再次手术患者的监护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永久起搏电极断裂后再次手术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心电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细致周全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监护、并发症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更换起搏电极,无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至4年,均未发现起搏电极再次断裂。结论密切的心电监护、个体化的心理干预等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心脏永久起搏电极断裂再次手术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85例心脏病病人置入永久起搏器后,再次手术的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能源耗竭、因病情需要改变起搏模式、起搏电极破损断裂、起搏器囊袋破溃感染。经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起搏电极,变换起搏模式及改换起搏器置入部位后,起搏器均正常工作。认为优质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术中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9~11月,50例有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适应证的心脏病患者在我院心外科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治疗,按照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改良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6±15.7)岁;传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4.2±17.7)岁。比较两组放置起搏导线时间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无术中出血、心脏压塞、起搏导线引发的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改良组起搏导线放置时间较传统组短(P0.001)。所有患者在中期随访期间,未发现中量以上心包积液、起搏导线移位等情况。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中经我们改良的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放置方法简单易行缩短了术中起搏导线的放置时间,效果良好。短期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但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总结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顺利植入起搏器,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9.01%)。其中囊袋出血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经综合护理后全部康复,无电极移位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良好。结论对实施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针对性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9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且能药物控制,2例无效。总缓解率为94.74(36/38)%。术后出现1例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2例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未发生颅内出血、感染等其他严重并发症。36例患者随访6个月,1例(2.77%)患者疼痛复发。结论对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功能、并发症种类及原因.方法:随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并发症的种类,分析其原因.结果:右室心尖部起搏(RVA)术后6个月时LVEF明显低于术前,右室间隔部起搏(RVS)组无明显变化.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电极移位及电极导线断裂各1例.结论:RVS更符合心脏生理起搏节律,术后心功能改善优于RVA.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术后加强随访,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对3例喉癌并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喉全切除术前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通过术前精心准备,加强起搏器管理,做好体位护理、气道管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取得满意抗心率失常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喉全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例喉癌并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喉全切除术前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通过术前精心准备,加强起搏器管理,做好体位护理、气道管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取得满意抗心率失常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严重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以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9月~2008年6月间手术治疗11例严重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活动期6例,静止期5例;术前动脉血细菌培养阳性6例。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6.0±0.7cm,其中≥5.5cm 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7.8%±11.2%,其中≤509/8例。手术均在彻底清创后应用人工带瓣管道(9例)或同种带瓣管道(2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二尖瓣环缩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术后心脏骤停死亡1例。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后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术后随访10例,随访时间3个月~13.2年,术后32d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和晚期死亡。结论当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根部或窦部瘤、感染累及主动脉窦壁或冠状动脉开口处、瓣环严重毁损或彻底清创后瓣环缺损广泛时,宜置换主动脉根部。手术的关键是彻底清创和防止根部出血。尽管手术较复杂,但局部清创彻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采用电刺激心脏的方法(即心脏起搏)治疗病人受到重视,由于手术创伤性小以及不断改进,使许多用药物难以治疗的患者得到治疗,恢复了劳动力并延长了生命。因此接受起搏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越来越多。口腔科门诊常遇到带起搏器的患者要求拔牙,如何为这些患者做好拔牙时的护理配合,是个新课题,现就我院对10例带起搏器患者拔牙时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