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 1β、IL 2在鼻息肉 (nasalpolypus,NP)中的表达及其在NP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细胞因子 (cytokines,CK)成员中IL 1β、IL 2 ,在NP组织匀浆、NP患者血清、健康成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①NP组织匀浆、NP患者血清与健康成人血清中IL 1β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0 2 0 4± 0 0 15 ,0 2 10± 0 0 6 4 ,0 195± 0 0 5 2 ,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NP组织匀浆、NP患者血清与健康成人血清中IL 2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6 4 93± 1 32 2 ,3 76 8± 0 370 ,3 6 5 2± 0 30 2 ,NP组织匀浆中IL 2的含量高于NP患者血清与健康成人血清中的含量 ,差异显著 (P <0 0 1)。②IL 2在Ⅲ型NP组织匀浆中的平均含量高于Ⅱ型各期 ,差异显著 (P <0 0 1)。③Ⅱ型男女NP患者NP组织匀浆中IL 2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5 6 2 2±0 5 0 5 ,6 2 5 8± 0 5 85 ;Ⅲ型男女NP患者NP组织匀浆中IL 2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7 35 8± 0 344 ,8 918± 0 90 4 ,女性均高于男性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IL 2在NP组织中过度表达 ,通过局部炎症微环境调控 ,可能在N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采用3H-TdR前标记释放法和半固定培养等方法,观察了白细胞介素2活化骨髓的单个核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珠K562细胞和HL-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活化的最佳条件是细胞浓度1×106、白细胞介素-2浓度1000u/ml、效靶比例100:1。骨髓经白细胞介素激活后,其造血祖细胞的活性均不受影响。活化24小时即可产生杀伤作用,72小时左右杀伤作用最强。活化培养72小时后,免疫表型发生明显变化,24小时后即有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72~96小时生成更多,活化培养24小时骨髓细胞中均有大颗粒淋巴细胞生成,与K562细胞与HL-60细胞作用24小时后活化骨髓细胞和HL-60细胞密切接触,K562细胞和HL-60细胞呈凋亡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药诱生内源性IL-2、增强免疫功能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笔者自己的相关研究,概述单味、复方中药及提取物促进内源性IL-2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研究现状。IL-2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肿瘤病人的IL-2分泌水平及免疫功能趋于下降,许多传统中药均能诱生内源性IL-2,从而为中药抗肿瘤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Lys-2-rhTNFα(1)单用或联合^125Ser-rhIL-2(2)和/或rhINFα-2a(3)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对人结肠癌细胞株(M7609)、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小鼠白现细胞株(Yac-1)均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1合用2及3较它们各自单用及任意两者合用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P<0.01)。1与2、3联合用药组较它们各自单独用药对小鼠结肠癌Colon26细胞移植性肿瘤的抑瘤作用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8.
9.
10.
对14例急性期、6例恢复期小儿急性肾炎患者的IL-2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IL-2受体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恢复期则趋于正常。急性期IL-2受体自发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PHA激活后IL-2受体表达却低于正常组(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均与正常值无显著差异。提示急性期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对外源性免疫刺激剂的应答异常,该病发病机理与T细胞功能紊乱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激活的骨髓 (ABM )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取恶性血液病缓解期患者骨髓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与IL 2共同孵育后 ,测定CD3-CD86 、CD2 8 、CD8 CD2 8 、CD3-CD16 /CD5 6 的细胞比例及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干扰素γ(IFN γ)的含量。结果 (1)培养 72小时后 ,实验组CD3-CD86 细胞、CD2 8 细胞、NK细胞比例及上清中TNF α和IFN γ的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 (P <0 0 5 )。 (2 )培养 1周后 ,实验组CD3-CD86 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CD2 8 细胞、NK细胞比例、CD8 CD2 8 均增高 (P <0 0 5 )。结论 (1)ABM中CD3-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明显增加 ,与ABM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生成有关。 (2 )ABM中活化B细胞、NK细胞、CTLs、TNF α和IFN γ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ABM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S180肉瘤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180肉瘤小鼠模型,给予姜黄素治疗后,观察其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小鼠血清IL-2和IL-12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S180肉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提高肉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能显著提高血清IL-2和IL-12水平。结论姜黄素对S180肉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机体细胞因子,调节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单份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 (HSC/ HPC)的质和量 ,脐血中的干细胞、免疫细胞的表型特征。方法 :收集 2 0份脐血 ,采用 6 %的羟乙基淀粉沉淀去除红细胞 (RBC) ,利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培养和观察 HSC/ HPC的集落生成情况 ,以了解增殖能力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血 CD34 + CD38- 、CD34 + 、CD34 + CD38+ 细胞量及免疫细胞的表型特性。结果 :2 0份脐血采集量在 4 0 m L~ 16 5 m L 之间 ,均数为 (78± 2 3) m L。每次收集的有核细胞 (NC)数在 4 .8×10 8~ 4 .6× 10 9之间 ,均数为 (1.4 3± 0 .96 )× 10 9,NC的回收率为 86 .6 %。脐血中 CD34 + CD35-细胞数占 NC总数的 (0 .10 2± 0 .0 70 ) % ,平均为 (0 .12 0± 0 .0 90 )× 10 7/份 ,CD34 + 细胞占 NC总数的 (1.2 9± 0 .31) % ,平均为 (1.4 2± 0 .92 )×10 7个 /份 ,CFU- GM为 (2 .5 4± 2 .0 2 )× 10 6个 ,BFU- E为 (1.4 1± 1.39)× 10 6个 ,CFU- GEMM(1.6 0± 2 .30 )× 10 5个 ,CD4 + T细胞表达 CD4 5RA为 (89.95± 7.86 ) % ,CD8+ T细胞表达 CD4 5RA为 (99.5 8± 3.4 6 ) % ,均显著高于成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 (P<0 .0 1) ,结论 :单份脐血的 HSC/ HPC含量可以满足体重较轻的 (<5 0 kg成人和儿童患者移植的需要 ,体重 ) ,5 0 kg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给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的肾上腺素(Adr),来制备血瘀模型。通过与血瘀模型的阴、阳对照组比较,来研究通脉络胶囊预防血瘀形成的作用,即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设五组动物:通脉络胶囊高、低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血瘀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血瘀模型组使反映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呈粘、浓、凝聚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说明实验模型可靠。通脉络胶囊高剂量组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脉络胶囊能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中的各项指标,预防血瘀的形成,即表现出较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它的抗血瘀形成的效果与剂量有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市新生儿脐血铅水平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新生儿脐带血及其产妇静脉血各 2 0 9份进行血铅测定 ,以面询及问卷形式对相应的 2 0 9名产妇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调查 ,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对脐血铅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 0 9例脐血铅水平呈正偏态分布 ,范围在 34~ 191μg L ,几何均数为 77 3μg L ,≥ 10 0 μg L的占30 6 2 %。产妇血铅和新生儿脐血铅水平显著性相关 (r=0 74 5 ,P <0 0 1)。研究还发现孕期被动吸烟、燃料类型、孕周、居室距街道距离为胎儿期铅暴露危险因素。结论目前贵阳市新生儿脐血铅呈高水平暴露 ,主要与母亲及环境因素 ,如燃料类型、孕周、居室距街道距离等 ,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HBV感染者血清白介素(12,2,10)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HBV不同感染状态时血清IL-12、IL-2和IL-10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BV不同感染状态,包括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重叠急性自限性肝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等作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献血员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2、IL-2和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部分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12和IL-2高水平;重叠感染HAV、HEV感染IL-2、IL-10和IL-12水平急性期和恢复期相比无明显差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急性期血清IL-12水平低下,血清IL-2和IL-10水平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2水平与ALT水平并非完全平行关系,血清IL-10水平与ALT水平呈完全平行关系。结论血清IL-12和IL-2水平可考虑作为无症状携带者抗病毒治疗指征,慢性乙型肝炎活动与血清IL-12水平低下有关,血清IL-2水平升高与肝炎活动有关,其升高主要参与促进HBeAg/HBeAb血清转换。肝炎活动与血清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33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7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干预组30只、模型组30只,其中干预组和模型组皮下接种H22细胞,造模饲养一周后干预组给予重组小鼠IL-33蛋白皮下注射,干预两周后比较小鼠肿瘤大小、血清IL-2、IL-4、IL-I0、IL-12p40、IFN-γ浓度、肿瘤微环境当中Th1型免疫应答以及瘤体OPN、TGF-β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IL-33干预后,干预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IL-2、IL-12p40、IFN-γ显著降低(P<0.05),IL-4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IL-2、IL-12p40、IFN-γ显著升高(P<0.05),IL-4以及IL-10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干预组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小鼠肿瘤肿瘤中浸润的CD45+免疫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干预组小鼠肿瘤肿瘤中浸润的CD45+免疫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且干预组小鼠肿瘤中CD8+T、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小鼠瘤体组织中OPN、TGF-β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所降低.结论 细胞因子IL-33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h1/Th2免疫应答,且抑制肿瘤中TGF-β、OPN蛋白的表达,具有着潜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不同组份对小鼠脾细胞分泌IL-2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 MTT法观察螺旋藻粗粉及提取物对 CTL L细胞和正常 BALB/ c小鼠脾细胞分泌 IL - 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所用的螺旋藻的 3个组份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 CTLL细胞无增殖活化作用、螺旋藻粗粉及提取物多糖、藻兰蛋白 1、0 .1和 0 .0 1g· L-1浓度时均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分泌 IL - 2有促进作用 ,藻兰蛋白部分作用最强 ,其它提取物作用次之 ,在上述浓度范围内 IL - 2分泌水平有剂量依赖关系。高浓度 (1g· L-1)粗粉及提取物具有协同 Con A(2 mg· L-1)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 IL - 2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L-2-PE40对免疫活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及细胞毒试验。结果IL-2-PE40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有十分强的细胞毒性,能选择性地抑制MLC中抗原活化的T细胞活性,保留未活化T细胞对ConA诱导的丝裂原反应,在培养d3加入IL-2-PE40比培养开始时加入对MLC抑制作用强。结论IL-2-PE40能够高度选择性抑制免疫活性T细胞,是IL-2R靶向治疗中具有潜力的一种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