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录求一种新的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探讨小儿T淋巴细胞性急性白血病(T-ALL)细胞内的干扰因子IL-10和IL-1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七例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和正常T细胞中的IL-10和IL-12表达。结果:IL-2在T-ALL患儿非白血病T细胞中部分有表达,而正常对照T细胞和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均无表达。IL-10在T-ALL患儿正常T细胞、白血病细胞和正常对照T细胞中均未检测到表达。结论:应用FCM对白血病患儿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实验数据。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体内可能存在TH1/TH2样细胞因子产生的失平衡状态,这可能是ALL发病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3H-TdR前标记释放法和半固定培养等方法,观察了白细胞介素2活化骨髓的单个核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珠K562细胞和HL-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活化的最佳条件是细胞浓度1×106、白细胞介素-2浓度1000u/ml、效靶比例100:1。骨髓经白细胞介素激活后,其造血祖细胞的活性均不受影响。活化24小时即可产生杀伤作用,72小时左右杀伤作用最强。活化培养72小时后,免疫表型发生明显变化,24小时后即有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72~96小时生成更多,活化培养24小时骨髓细胞中均有大颗粒淋巴细胞生成,与K562细胞与HL-60细胞作用24小时后活化骨髓细胞和HL-60细胞密切接触,K562细胞和HL-60细胞呈凋亡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诱导了小鼠脾淋巴细胞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LAK活性。结果表明rIL-2诱导的LAK细胞对NK敏感的肿瘤细胞(K562)和不敏感的肿瘤细胞(P815、Raji)均有显著的杀伤活性,而且呈剂量依赖关系。LAK细胞经过长期培养可大量扩增,并保持其高水平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IL—4mRNA与IL—5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5(IL-5)mRNA、白细胞介素-4(IL-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哮喘患者PBMCs IL-5mRNA、IL-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患者PBMCsIL-5mRNA、IL-4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皮质激素通过在基因转录水平抑制IL-4、IL-5的表达而发挥其对哮喘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证实白细胞介素-2(IL-2)能否作为佐剂增强狂犬病毒灭活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将CBA/J(H-2K)纯系鼠分为3组,分别注射IL-2+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结果表明,IL-2能够提高CBA/J(H-2k)纯系鼠对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反应,加入IL-2后,小鼠体内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提高,达51,3±6.7%(P<0.01),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的二次反应达29.1±3.0%(P<0.01)。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细胞株的直接杀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分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或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差异。方法 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4诱导为DC。于培养液中加入LPS或IFN-γ培养12h,作为LPS激活的DC(LPS-DC)及IFN-γ激活的DC(IFN-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改变,以明确LPS或IFN-γ对DC的不同刺激作用;同时,以恶性血液病细胞株HL-60 Jurkat及Daudi为靶细胞,用不同效靶比与DC共同培养18h,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LPS-DC及IFN-DC抗肿瘤活性的差异。结果 ①LPS及IFN-γ可不同程度的上调DC表面CD86、CD80、CD83及CD1a的表达,以LPS刺激组明显。②IFN-γ和LPS可分别增强DC对HL60及Daudi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20:1及10:1时杀伤率与未加刺激因子对照组(medium-DC)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相反,IFN-γ-DC对Daudi、LPS-DC对HL-60无明显杀伤活性,但两者对Jurkat均具杀伤作用。结论 LPS及IFN-γ激活的D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相对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1982年Grimm等将白细胞介素-2(IL-Z)激活的能够杀伤对自然杀伤细胞(NK)有抵抗性的肿瘤细胞的杀伤细胞称作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简称LAK细胞(LAK)。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6、8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成员中IL-6和IL-8在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和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表达及其意义。结果:AL治疗前和AL获CR后患者的外周血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L发病与免疫应答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虞冠华  姜新猷 《江苏医药》1994,20(10):533-534
对14例急性期、6例恢复期小儿急性肾炎患者的IL-2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IL-2受体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恢复期则趋于正常。急性期IL-2受体自发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PHA激活后IL-2受体表达却低于正常组(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均与正常值无显著差异。提示急性期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对外源性免疫刺激剂的应答异常,该病发病机理与T细胞功能紊乱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饶立  林尚泽 《贵州医药》2003,27(1):21-2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 1β、IL 2在鼻息肉 (nasalpolypus,NP)中的表达及其在NP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细胞因子 (cytokines,CK)成员中IL 1β、IL 2 ,在NP组织匀浆、NP患者血清、健康成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①NP组织匀浆、NP患者血清与健康成人血清中IL 1β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0 2 0 4± 0 0 15 ,0 2 10± 0 0 6 4 ,0 195± 0 0 5 2 ,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NP组织匀浆、NP患者血清与健康成人血清中IL 2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6 4 93± 1 32 2 ,3 76 8± 0 370 ,3 6 5 2± 0 30 2 ,NP组织匀浆中IL 2的含量高于NP患者血清与健康成人血清中的含量 ,差异显著 (P <0 0 1)。②IL 2在Ⅲ型NP组织匀浆中的平均含量高于Ⅱ型各期 ,差异显著 (P <0 0 1)。③Ⅱ型男女NP患者NP组织匀浆中IL 2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5 6 2 2±0 5 0 5 ,6 2 5 8± 0 5 85 ;Ⅲ型男女NP患者NP组织匀浆中IL 2的平均含量 (ng/ml)分别为 7 35 8± 0 344 ,8 918± 0 90 4 ,女性均高于男性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IL 2在NP组织中过度表达 ,通过局部炎症微环境调控 ,可能在N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胜春  胡咏武  王俊琴 《中国药房》2002,13(11):651-653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影响。方法:BALB/C系小鼠经脂多糖(LPS)处理和未经LPS处理,灌胃12d后,取脾脏体外培养48h、72h,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作用于靶细胞,分别用MTT法测定IL-2活性,用放免法测定IL-6活性。结果:五灵胶囊有促进小鼠Th细胞分泌IL-2的作用,使肝损伤所致低水平的IL-2明显升高,对损伤或正常小鼠IL-6水平无影响。结论:五灵胶囊促进IL-2分泌,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西医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第1,4,7天IL-6和IL-10水平,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血清IL-6水平均降低,且第7天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0水平均升高,且第7天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西医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可明显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对强直性脊柱炎(AS)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影响。方法2004-03~2007-03采用LEF治疗活动性AS34例,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2、IL-15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34例AS患者,血清IL-12治疗前后的含量分别为(5.68±0.77)和(5.03±0.62)pg/ml,IL-15治疗前后的含量分别为(11.12±4.68)和(9.32±3.02)pg/ml。结论LEF能够降低AS患者血清IL-12和IL-15的水平,可能是LEF治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不同组份对小鼠脾细胞分泌IL-2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 MTT法观察螺旋藻粗粉及提取物对 CTL L细胞和正常 BALB/ c小鼠脾细胞分泌 IL - 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所用的螺旋藻的 3个组份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 CTLL细胞无增殖活化作用、螺旋藻粗粉及提取物多糖、藻兰蛋白 1、0 .1和 0 .0 1g· L-1浓度时均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分泌 IL - 2有促进作用 ,藻兰蛋白部分作用最强 ,其它提取物作用次之 ,在上述浓度范围内 IL - 2分泌水平有剂量依赖关系。高浓度 (1g· L-1)粗粉及提取物具有协同 Con A(2 mg· L-1)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 IL - 2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膝骨关节炎小鼠关节软骨IL-1、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比较益肾壮骨、健脾利湿和养血柔肝中药对原发 OA黑鼠关节软骨内几种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运动负荷造成 C5 7黑鼠 OA模型 ,以 RT- PCR方法测定各组动物关节软骨内 IL- 1β、IL- 6、i NOS m RNA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C5 7黑鼠关节软骨 IL- 1β、i NOS m RNA表达随增龄逐渐增强 ,OA中期最明显 ,晚期下降。在 OA早、中期 ,益肾方可轻度下调关节软骨 IL- 1β、i NOS的基因表达 ,对 IL- 6有轻度上调作用 ;健脾方和柔肝方可明显下调 IL- 1β、i NOS的基因表达 ,与芬必得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对 IL- 6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治则方药对关节软骨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影响不一 ;健脾方和柔肝方可明显下调鼠关节软骨 IL - 1、i NOSm RNA表达。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合应用对哮喘病人血清中IL-5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杰  孙艳  王琪 《中国基层医药》2002,9(7):611-61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合应用降低哮喘病人血清中IL-5机制。方法:4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服用雷公藤多苷片TⅡ、激素、TⅡ加激素以及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中IL-5。结果:治疗后四组血清中IL-5浓度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而A、B、C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A、B、C三组血清IL-5浓度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A、B、C三组血清IL-5浓度低于D组(P<0.001)。结论: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合应用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二药相似,但剂量均减少一半,从远期效果看剂量小,副作用的发生会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一氧化氮(NO)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检测血清CRP、IL-6、IL-8、NO水平,测定肺功能。结果血清CRP、IL-6、IL-8水平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血清NO水平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CRP、IL-6、IL-8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812,P<0.05),血清NO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0.437,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RP、IL-6、IL-8、NO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血清CRP、IL-6、IL-8、NO的变化可衡量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CRP可作为COPD早期抗感染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K97-5839 W8是在从微生物培养液中筛选IL-4SATAT通道抑制过程中获得的,其对该通道的抑制活性IC50为0.48mg/ml,细胞毒性CD50大于25mg/L。放线菌Streptomyces sp.K97-5839振荡培养6d后,经有机溶媒提取,常压ODS柱层析和制备HPLC柱层析,分离得到K97-5839 W8纯品。又经过测定其HR-MS、UV、IR、^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QC、和HMBC等光谱数据,确认其结构与13-acetoxycycloheximide相同。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Som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an immune response with an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often accompanies major depress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erum levels of IL-6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changes occurring in IL-6 levels during treatment with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 METHOD: Twenty-three patients with a DSM-IV diagnosi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23 healthy matched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on was measured with 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Blood samples for IL-6 levels were obtained at baseline and at week 6 of treatment and IL-6 concentration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solid phase sandwich enzyme immunoassa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 SSRI. RESULTS: The IL-6 levels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 at baseline. However, IL-6 levels after treatment with SSRI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IL-6 levels of both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how some changes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 These findings might also be considered as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of a modulatory role of antidepressants on the immune syste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时血管紧张素 和 IL - 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例 ASA ~ 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手术的食道癌患者 ,以快诱导全凭静脉普鲁卡因合并异丙酚麻醉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呼吸参数设定 :VT:7m L / kg,Rf:12次 /分~ 14次 /分 ,I/ E:1/ 2。选择双肺通气 (TL V ) 30 m in和单肺通气 (OL V ) 15 min、30 min、6 0m in、12 0 min为观测时间点。观测气道压 (Ppeak)、肺顺应性 (C)、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外周血血管紧张素 (Ang )、白介素 - 8(IL- 8)的变化。结果 :OL V与 TL V比较肺功能变化有显著差异。Ppeak增加 (P<0 .0 5 ) ,C降低 (P<0 .0 5 )。 PETCO2 总体比较无差异 (P>0 .0 5 ) ,但组内比较有差异。 OL V时间延长 ,Ang 水平降低 (P<0 .0 5 ) ,IL- 8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随 OL V时间延长 ,外周血 Ang 水平下降 ,但恢复 TL V后可逆转 ;OL V期间 ,IL- 8变化不明显 ,说明 OL V对肺组织影响轻微。关于上述变化的机制以及随时间延长 IL- 8是否有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