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选择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选择动力髋螺钉。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出院,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DHS)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DHS治疗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手术顺利并获得随访,经过4~12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均有明显骨痂生长,8个月后所有患者都达到骨折完全愈合,优良率达87.5%。结论用DHS治疗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为97.3%。结论 PFN具有内固定牢固、应力分散、防旋转功能强、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统计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随访中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断钉、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等,术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出现髋内翻短缩畸形2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固定强度高、创伤小、生物力学特性好,但是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amma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Gamma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1~24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Gamma钉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均良好,但Gamma钉内固定相比DHS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6.
严斌  叶峥  朱剑  居建文  张建文 《安徽医药》2012,16(12):1812-181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于该院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a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Ba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锁定钢板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DHS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HS与PFNA治疗的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PFNA组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DHS组优良率78.1%(P<0.05)。PFNA组各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2年10月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5%。结论应用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少,操作简便,骨折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可早期活动,负重,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5~14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1.9%。结论 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为15~49d,平均23.4d;对出院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本组10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按照Harris髋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达优者98例,良者8例,优良率为100%,治疗效果理想。结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分成2组,治疗组28例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28例采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FLAP)固定,比较各组治疗优良率和预后。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9%vs.78.6%,P<0.05),且治疗组愈合良好,未发生固定物松脱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容易操作,愈合较快,疗效确切,感染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韩树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53-1954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并发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观察组),与同期38例行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1.7%,对照组为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0,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3,P<0.05).结论 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症转子间骨折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配合正确的康复锻炼,可以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三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对照比较,根据Evans分型,并结合患者的年龄、骨折粉碎程度和骨折的部位,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A组30例(Ⅰ型、Ⅱ型25例+Ⅲ型、Ⅳ型5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B组23例(Ⅰ型、Ⅱ型17例+Ⅲ型、Ⅳ型6例)采用DCS内固定治疗、C组15例(均为Ⅲ型、Ⅳ型骨折)采用PFN治疗,术后评价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劣.结果 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7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骨折性愈合.根据Parker髋部骨折疗效标准:优52例,良8例,可6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91.18%.结论 DHS、DCS适用于稳定的Ⅰ型、Ⅱ型及部分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CS更适于股骨粗隆下或逆粗隆骨折,而PFN适用于股骨转子间各种类型骨折,而对Ⅲ型、Ⅳ型不稳定型骨折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应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治疗组应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0.6%,明显优于对照组(66.7%)。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但同时要注意操作时也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8,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7.52±10.83)mL,较对照组少(t=9.56,P<0.05);下地负重时间为(33.52±3.28)d,较对照组长(t=10.31,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44%比91.67%)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比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1.69,均P>0.05)。结论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在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微创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注意要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共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75-2岁(70.0—85.0岁),均先给予骨折闭合复位后,其中32例采用Gamma髓内钉固定,18例采用股骨近髓内钉(PFN)固定。随访6~14个月,在骨折临床愈合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髋术后功能。结果5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案例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8个月(4~8个月);均未发现股骨干骨折、髋内翻畸形及螺钉切割出股骨颈等并发症发生。结合患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结:Gamma钉固定优良率为87.5%,PFN固定为83.3%。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折闭合复位,Gamma钉或PFN微创固定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下闭合或切开复位后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并随访,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除1例术后第22小时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无髋内翻、肢体短缩、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83例,患者平均年龄67.8岁,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动力髋螺钉(DHS)、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4.4个月(2个月至5年),6个月功能无异常:非手术治疗组为67.8%,DHS组为92.3%,PFN组为96.7%。结论不同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各种方法有其自身特点,PFN是髓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