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足三里对脾虚哮喘大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病证结合脾虚哮喘组(A组)、病证结合针刺组(A1组)、哮喘组(B组)、疾病针刺组(B1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12只。于致敏开始后第8天开始针刺,2周后眶静脉取血,检测外周血中EOS计数及EOS百分率。结果:针刺组(A1、B1)的EOS计数值分别较相应的疾病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同时,与相应的疾病组相比较,两针刺组中EOS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以减少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聚集,从而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戴欢  张维溪  贺孝良  赵瑞雪  方丽  李昌崇 《中医药学刊》2011,(12):2645-2648,I0020
目的:观察黄芪、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的对比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黄芪组(F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平滑肌厚度(Wam)等重塑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mad3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的浓度。结果:干预组大鼠Wat、Warn较哮喘组显著性降低(均P〈0.01),C组、D组Wa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黄芪组(均P〈0.01);C组、D组Wa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组Wam较F组有降低;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呈棕黄色,TGF-β1蛋白表达于胞浆,P—Smad3蛋白表达于胞浆和胞核,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炎性细胞。干预组TGF-β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或P〈0.01);C组、D组、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Smad3蛋白表达:各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C组、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F组降低(P〈0.01);干预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与哮喘组比较有降低(均P〈0.01),BALF中C组、D组、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中C组、D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F组(P〈0.05或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黄芪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而拮抗气道重塑,但黄芪效果比糖皮质激素稍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哮喘大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IL-1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28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Egb组,以卵白蛋白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法复制哮喘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分析测定STAT6阳性细胞的表达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3浓度;对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嗜醵№垃细胞(EOS)分类计数。结果:①BALF中细胞总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gb组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②BALF中IL-13的浓度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gb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③模型组肺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和STAT6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Egb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中STAT6蛋白有较强表达;Egb有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其下调STAT6的表达、使IL-13分泌减少可能为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帆  易桂生 《河南中医》2014,(6):1041-1043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支气管哮喘组(B组)和小青龙汤组(c组),每组各8只。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小青龙汤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后,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气道平滑肌增生情况;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肺内支气管Wat、Wam等重塑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肺组织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TGF-β1的浓度。结果:B组、C组大鼠Wat、warn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Wat、Warn较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组和C组TGF-β1及Smad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B组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血清中TGF-β1的浓度比较,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B组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结论:小青龙汤可能通过影响支气管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来拮抗气道重塑,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脾虚证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医脾虚动物模型与西医哮喘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建立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嗜酸细胞(EOS)凋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浓度,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肺组织Fas mRNA、Bcl-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与脾虚哮喘组的EOS计数值、GM-CSF浓度显著升高,而Fas RNA表达减少,Bcl-2 RNA表达增多。与哮喘组比较,脾虚哮喘组的EOS计数值显著升高(P<0.01),GM-CSF的浓度升高(P<0.01);脾虚哮喘组的Fas mRNA表达的减少,Bcl-2mRNA表达的增多(P<0.01)。结论:脾虚可以加重哮喘大鼠气道和肺组织炎症反应,并且是通过影响炎症细胞凋亡的浓度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大鼠的效应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脾虚哮喘组、脾虚哮喘针刺组、哮喘组、哮喘针刺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前两组先建立脾虚模型,之后与哮喘组及哮喘针刺组一起均采用卵蛋白诱发哮喘动物造模方法,建立大鼠脾虚哮喘结合模型和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脾虚哮喘针刺组和哮喘针刺组均针刺"足三里"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8d,其他组不予治疗干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中Fas基因(mRNA)、Bcl-2mRNA的表达。以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组和哮喘组均显示为Fas mRNA表达明显减少和Bcl-2mR-NA表达增多(均P<0.01)、嗜酸细胞(EOS)计数显著增多和EOS凋亡率下降(均P<0.01);与哮喘组比较,脾虚哮喘组的Fas mRNA表达明显减少、Bcl-2mRNA表达增多(均P<0.01)、EOS计数明显增多(P<0.01);与两对应的哮喘组比较,两针刺组的Fas mRNA表达明显增多和Bcl-2mRNA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EOS计数显著减少和EOS凋亡率明显升高(均P<0.01);哮喘针刺组与脾虚哮喘针刺组比较,Fas mRNA和Bcl-2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均P>0.05),哮喘针刺组的EOS计数显著下降、EOS凋亡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均可调整脾虚哮喘和哮喘状态下Fas mRNA和Bcl-2mRNA表达的失衡状态,促进EOS的凋亡,从而抑制哮喘炎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针刺"足三里"在调整脾虚哮喘EOS相关基因表达失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对D-半乳糖复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β—AP、Tau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对动物模型,选取百会、大椎、肾俞、太溪、足三里等穴,运用电针仪刺激20min,强度以大鼠肢体轻度抖动为度。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体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脑组织中β—AP含量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Tau蛋白含量明显增多(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质量减轻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针刺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大鼠体质量减轻症状疗效并不显著,大鼠脑组织中β-AP含量明显下降(P〈0.01);针刺组Tau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刺能够阻断B一淀粉样多肽合成和沉积,并能抑制微管理相关蛋白Tau蛋白表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咳喘宁高剂量组(27g生药/kg体质量)、咳喘宁低剂量组(13.5g生药/kg体质量)、桂龙咳喘宁对照组(0.41g/kg体质量),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治疗组均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激发并给药4w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并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HE染色观察肺和气管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高剂量组长于桂龙咳喘宁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同时凋亡率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延长引喘潜伏期(P〈0.05或P〈0.01),明显降低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P〈0.05或P〈0.01),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咳喘宁通过促进EOS凋亡,减轻了哮喘气道炎症,从而减轻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脾虚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荣  陈金  赵世芬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29-2130
利用中医脾虚动物模型和西医哮喘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了脾虚对模型动物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数和肺组织中Eos凋亡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肺组织中Eos数升高,Eos凋亡率降低,灌洗液中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1)。脾虚哮喘动物的肺组织中Eos数及IL-4的含量的变化比哮喘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脾虚哮喘有明显的IL-4和IFN-γ水平及气道组织局部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率的改变;脾虚可升高哮喘机体气道组织局部的IL-4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数。脾虚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Radix Astragali injection,RA)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γ干扰素(IFN—γ)及肺组织T—bet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建立哮喘模型,SPF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黄芪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记数及分类;采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BALF中IFN—γ的含量;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测定肺组织中T-bet的表达。结果:1、哮喘组BALF中EOS占细胞总数百分比(EOS%)高于正常组及黄芪组(P〈0.01),2、哮喘组BALF中IFN—γ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RA组IFN-γ水平比哮喘组增高(P〈0.01),3、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T-bet表达降低(P〈0.01),RA组T-bet表达增高,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FN—γ,T-bet的低表达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黄芪可使IFN—γ及T-bet表达上调,可能为其抑制哮喘呼吸道炎症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三氧化二砷对哮喘豚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哮喘豚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哮喘组和As2O3(2mg/kg)治疗组。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技术原位标记细胞凋亡;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气道壁EOS浸润和EOS凋亡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豚鼠气道壁EOS计数(4.4±2.5)个/HP,EOS凋亡指数为(0.42±0.08)%;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豚鼠气道壁EOS浸润显著增加(P<0.01),EOS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1);As2O3治疗组,气道壁EOS浸润显著下降(P<0.01),EOS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1),EOS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1);As2O3治疗组,气道壁EOS浸润显著下降(P<0.01),EOS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并且气道壁EOS浸润数量与EOS凋亡指数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r=-0.949,P<0.01)。结论:EOS凋亡异常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As2O3通过促进肺内EOS凋亡,下调EOS浸润数量,从而减轻了哮喘气道炎症;小剂量As2O3治疗哮喘既有效又相对安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方对哮喘大鼠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嗜酸细胞(EOS)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美松组、DPI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7组,每组大鼠36只。第1d致敏: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mL代替抗原腹腔注射致敏,而其他6组给予1mL造模液(含Ⅴ级卵清蛋白100mg,氢氧化铝100mg和灭活百日咳杆菌6×10^9个)腹腔注射致敏;第15d开始激发:将各组大鼠分别置于相同大小的雾化箱内,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6mL雾化激发,其他6组给予5%的Ⅴ级卵清蛋白(OVA)溶液6mL雾化激发,每次激发前2h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而其他6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各组每天激发1次,每次激发30min,连续激发10d。距首次激发后的0h、6h、12h、24h、72h、10d各时点分别麻醉下每组取6只大鼠心脏采血和肺泡灌洗(取材结束后大鼠失血死亡),然后迅速对血液和BALF标本进行EOS数量检测。结果:血中EOS数量变化:在不同时点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氟美松组在0h、6h、12h、10d时点处于最低(P〈0.01或P〈0.001),DPI组在24h、72h时点处于最低,但二者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治疗组之间相比,0—72h各时点DPI组处于最低(P〈0.001),在10d时点中药高剂量组处于最低,且优于DPI组(P〈0.01)。BALF中EOS数量:在0h时点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6h时除中药高剂量组外,模型组与其他治疗组和正常组之间均没有差异(P〉0.05);在12h时点除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上升(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及各治疗组之间均没有差异(P〉0.05);在24h时点,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只有氟美松有显著差异(P〈0.01);在72h、10d时点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DPI组和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没有差异(P〉0.05),氟美松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三者比较,氟美松组EOS数值最低,中药中、高剂量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美松对哮喘大鼠血和BALF中EOS数量的影响最大,能显著降低血和BALF中EOS数量,而中药疏风通络方起效、显效慢,效果始终不及氟美松。  相似文献   

13.
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形态学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咳喘宁高剂量组(2.7g生药/ml)、咳喘宁低剂量组(1.35g生药/ml)、桂龙咳喘宁胶囊对照组(0.41g/kg体重),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治疗组均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激发并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回收BALF,作细胞总数浓度计数,计算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例;取肺组织HE染色,彩色图象分析仪测量支气管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以及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高、低剂量组优于桂龙咳喘宁胶囊组(P〈0.05或P〈0.01)。结论:咳喘宁可减轻支气管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4.
齐红朝  檀金川 《河南中医》2009,29(12):1174-1175
目的:观察雪芪通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造模成功后进行24周给药,测24h尿蛋白定量,取左侧肾脏,检测TGF-β1、TGF—β1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24h尿蛋白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TGF-β1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治疗组的表达低(P〈0.01),治疗组之间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雪芪通肾汤可降低蛋白尿,可能通过抑制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发挥抗肾脏纤维化、延缓DN病程进展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补脾益气中药(补脾益气中药)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GM—CSF、TNF-α和sIL-2R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哮喘组BALF中IL-5、GM—CSF、TNF-α和sIL-2R含量均显著增高,尤其是IL-5增高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GM—CSF和IL-5、GM—CSF和TNF-α显著相关;补脾益气中药能降低BAFL中这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论:IL-5、GM—CSF、TNF-α和sIL-2R在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加速了哮喘非特异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GM—CSF与IL-5和TNF-α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可能对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聚集、迁移、活化和黏附有协同作用。补脾益气中药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气道的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对Th1/Th2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为治疗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分,观察鼻黏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HA诱导培养后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m-4)、干扰素-γ(IFN-γ)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IL-4、GM—CS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GM—CSF水平与IL-4呈正相关(P〈0.01),与IFN—γ呈负相关(P〈0.01)。治疗组经治疗后IL-4和GM—CS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IFN—γ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IL-4、GM—CSF、IFN—γ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加强机体免疫力。调节患者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可能是产生疗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TGFβ,Smad3、Smad7的影响,探讨CMP对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制作肝纤维化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Smad7的表达,以香菇多糖、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表达显著增强(P〈0.01),Smad3高表达(P〈0.01),Smad7低表达(P〈0.01)。CMP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和Smad3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Smad7表达显著增强(P〈0.01),显示了较好的调节TGF—β、Smad3、Smad7表达的作用。结论:CMP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TGF-β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下调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对TGF—β—Smad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针刺组和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OVA)的方法建造哮喘模型,模型组只建模,不予针刺干预;针刺组在建模的同时取“大椎”“肺俞”和“风门”进行针刺干预,隔日1次,共治疗7次(2周);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2周后使用肺灌洗法收集BALF,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总数,瑞氏染色法计数EOS总数.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EOS计数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针刺后,针刺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EOS计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的BALF中EOS占白细胞比例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大鼠BALF中的EOS占白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明显减少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从而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复制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探讨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人参皂甙组,采用慢性束缚加强制冷水游泳结合随机昼夜颠倒和电刺激足底的方法造模,针刺组予针刺百会、足三里、肾俞治疗,观察针刺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针刺治疗可以调节其水平。结论:调节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可能是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EMT)拮抗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TGF-β1诱导模型组(T组)、温莪术低浓度组(E.组)、温莪术中浓度组(E:组)、温莪术高浓度组(E3组)、盐酸贝那普利组(Y组),除C组外,各组TGF-β1,诱导24h后,温莪术各剂量组及Y组加入药物作用48h。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法、RT—PCR法及ELISA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EMT过程中细胞骨架成分β-肌动蛋白(β-actin)的分布,仅.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mRNA、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mRNA表达,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浓度。结果TGF-β.诱导3天后,T组细胞出现肥大、拉长,呈梭形,细胞骨架结构β-actin表达增多(P〈0.05),胞浆内出现束状纤维样结构,细胞内α-SMA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E-cadmRNA表达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中FN浓度升高(P〈0.05)。与T组比较,E1-3组细胞仅见部分呈成纤维样改变,伴随胞浆内β-actin表达及FN浓度的降低(P〈0.05),E2—3组细胞内仅.SMAmRNA表达升高(P〈0.05),E-cadmRNA表达减少(P〈0.05),但E,组E-cad及OL-SMAmRNA表达量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1组比较,E2-3组胞浆内β-actin蛋白表达及FN浓度降低(P〈0.05),E3组细胞内E3-cadmRNA表达升高伴α-SMAmRNA表达降低(P〈0.05)。与Y组比较,E1组细胞浆内13-actinmRNA及细胞上清液中FN浓度均升高(P〈0.05),E3组β—actin表达升高(P〈0.05),E—cadmRNA表达降低(P〈0.05),E1-3α-SMAmRNA表达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莪术可抑制TGF-β,诱导的EMT发生,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