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颈部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对比,回顾性地分析312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结果:12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中,有312例组织学对照,正确292例,正确率93.58%。其中慢性淋巴结炎正确率94.27%,化脓性淋巴结炎正确率100%,结核性淋巴结炎正确率95.6%,转移性癌正确率97.6%,非霍奇金淋巴瘤75%,霍奇金淋巴瘤50%。结论: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炎、转移性癌、结核诊断正确率高,对淋巴瘤诊断正确率低。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与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7例淋巴瘤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并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2 7例淋巴瘤中 ,细胞学确定诊断淋巴瘤 12例 ,霍奇金淋巴瘤 3例 ,分类诊断准确率为 5 5 .6 % (15 / 2 7) ;细胞学高度怀疑淋巴瘤 8例 ,均经组织学证实为淋巴瘤 ,细胞学分类诊断符合率为 85 .2 % (2 3/ 2 7) ;细胞学诊断转移性癌 3例 ,2例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T细胞性淋巴瘤 ,1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学诊断反应性增生 1例 ,组织学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全部病例诊断阳性率 96 .3% (2 6 / 2 7)。 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及肿瘤类型有重要意义。组织学检查能确定肿瘤的性质、组织起源与分类。免疫组化技术对淋巴瘤的分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相应的临床病理结构进行分析,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该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经过病例确诊的2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对所有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和相应病理结构进行对应性分析.结果:在收集到的2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的超声表现中,18个表现为均匀性低回声结节或者网格状无回声结节,并且均匀性回声结节均匀分布在囊性的无回声区;7个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2个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结节.所有腮腺腺淋巴瘤都有其对应的显著的病理组织学结构特征.结论:具有不同超声表现的腮腺腺淋巴瘤都有其相应的病理结构,将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结构二者关系进行对应性认识,对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们近年来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用于65例涎腺肿瘤诊断,并结合手术后组织学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65例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5~76岁。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因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腭部肿块而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双侧腮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双侧腮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双侧腮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病例中一例为腺淋巴瘤,另一侧为多形性腺瘤的占多数且易被误诊,而临床表现,99mTC显像,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对该类型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双侧肿瘤及腮腺叶切除术是保证首次手术彻底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乃峰 《中外医疗》2014,33(2):180-180,182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肿物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进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疾病患者551例,对其采取乳腺肿物粗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良性病变者461例。确诊为恶性病例者69例,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良性病变472例,恶性病例79例。显然细胞学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7.67%,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34%。结论在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合理展开针吸细胞学检查可使诊断率得以提高,该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飞  龚萍  蔡玲玲  何钒  刘静 《海南医学》2013,24(17):2623-2625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瘤的针吸细胞学特点、鉴别诊断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提高细胞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并减少误诊。方法收集我院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对照的4例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针吸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例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一定的镜下形态学特点,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基本一致,未出现假阳性病例。结论针吸细胞学可以作为颗粒细胞瘤的一种形态学检查方法,而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仍是颗粒细胞瘤诊断不可替代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ml 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针吸乳腺肿块4384例,其中1100例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阳性确诊率92.26%,假阳性率0.27%;阴性确诊率99.19%.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准确性较高,10ml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取材对组织损伤极小,一次取材成功率98.49%,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飞  龚萍  何钒  蔡玲玲  胡余昌 《现代医学》2012,40(6):679-681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在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对照的34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针吸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4例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基本一致,有1例假阴性病例,未出现假阳性病例。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但快速、微创、操作简便,而且其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涎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术后组织学对照的67例涎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病例。结果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5.1%,其中炎性包块90.9%,良性肿瘤84.8%,恶性肿瘤80.0%;良性肿瘤分类符合率79.5%,恶性肿瘤分型符合率62.5%。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在涎腺肿块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吸细胞学作为临床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方法,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但存在假阴性病例。本文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减少假阴性的发生。方法 本文对6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物的病例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 恶性肿瘤56例,细胞学检查确诊36例,可疑12例,符合率85.7%,假阴性8例,占14.3%。良性肿瘤8例,无假阳性。结论 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但技术因素是影响针吸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抽吸技术、涂片技术及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由于针吸细胞学检验具有快速,安全、简便及诊断准确的优点,因而已成为腺乳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我科自1983年2月~1989年5月共行乳腺针吸3671例,其中有手术病检结果的492例。现就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120例乳腺癌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飞  龚萍  蔡玲玲  何钒 《广东医学》2012,33(8):1138-1139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的针吸细胞学特点、鉴别诊断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并有组织学检查诊断对照的14例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针吸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4例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学结果基本一致,未出现假阳性病例,有1例误诊为转移性低分化癌。所有病例诊断后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经随访未见转移、复发。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该病不但快速、损伤小、操作简便并且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化上皮瘤的细针针吸活组织检查细胞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8例钙化上皮瘤患者的细针针吸活组织检查细胞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组织学及临床治疗证实为钙化上皮瘤的48例病例中,经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钙化上皮瘤46例,诊断为疑似恶性肿瘤2例,回顾性诊断误诊2例,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83%。结论进一步增强对钙化上皮瘤细胞学特点的认识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叶见波  韦强  黄谟婉  卢军营 《广西医学》2011,33(11):1439-144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78例疑似淋巴瘤患者均施行FNAC,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较。结果78例中针吸细胞学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HL)5例,疑为HL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2例,疑为NHL19例。FNAC对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为92.3%。结论针吸细胞学可对淋巴瘤进行初筛性诊断,多点针吸或多次针吸使标本满意,并结合临床资料,免疫细胞化学可作为淋巴瘤细胞学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CT资料,包括肿瘤大小、数目、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程度。结果 128例患者共计216个病灶,单侧单发84例,单侧多发27例,双侧多发17例;156个(72%)病灶位于腮腺后下极。MSCT增强肿瘤直径〈2cm多呈椭圆形或梨形,边界清,密度较均匀,强化明显,超过2cm者均见囊变区,其中肿块显示张力偏低,内侧"桃尖"征,病灶内小血管进入或贴边绕行为本病特点。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MSCT双期增强的特点和病理学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腺淋巴瘤MSCT表现,观察病灶的数目、部位、密度、边界、强化程度及方式。结果 6例为单发肿块,19例为多发,其中16例(64%)为双侧发病,共64个病灶;52个(81.3%)病灶均发生于腮腺后下部;界限清楚,密度均匀(48个)或不均匀(16个),不均匀者见不同程度囊变;腺淋巴瘤实质成分动脉期均呈中度或明显强化,CT值平均为(85.76±12.43)Hu,静脉期强化程度均呈下降趋势,CT值平均为(62.38±13.14)Hu,呈快进快退表现。肿瘤内见丰富淋巴样组织和毛细血管网。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双期强化方式具有特征性,结合发病年龄、数目和部位等特点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鉴别要点.方法 收集2007-2011年经CT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腺淋巴瘤和30例多形性腺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增强表现等.结果 25例腮腺腺淋巴瘤肿瘤个数35个,3例双侧单发,1例双侧多发,2例一侧多发,19例一侧单发,23例边界清楚、包膜完整,2例边界不清,21例位于腮腺后下象限(浅叶后下部),32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强扫描早期病变实性部分及实性病灶明显强化,15例病人延时扫描14例病灶CT值减退,25个病灶内或边缘可见小血管进入或包绕,20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密度不均,内见裂隙样低密度影;30例多形性腺瘤均为单侧单发,19例位于腮腺浅叶,11例位于腮腺深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25例,9例呈分叶状,18例密度均匀,12例不均匀,内见囊状低密度影,病变呈轻中度强化,18例病人延时扫描16例病灶延时强化.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在CT特征方面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它们的影像特征并与临床特点相结合,可以帮助鉴别这两种腮腺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3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分析细胞形态学特点,以提出诊断意见.方法:超声波引导下行肝脏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其细胞形态学有一定的特点,与组织学有一定可比性.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是准确的,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103例乳癌经针吸细胞学与术后组织学对照分析,认为针吸细胞学术前诊断乳癌损伤小,简便易行,确诊率高,可作为术前的诊断依据,或用于防癌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