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法,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应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共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间钢丝结扎固定61例,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53例,可吸收聚乳酸微夹板固定22例,对比观察手术前后X线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骨间钢丝结扎固定组治愈率为85.25%;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组治愈率为96.23%;可吸收聚乳酸微夹板固定组治愈率为100%。[结论]微型钛夹板和可吸收聚乳酸微夹板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颌面部骨折效果明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钛夹板较可吸收聚乳酸微夹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适宜推广应用,是颌面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可降解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骨折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观察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夹板与螺钉)植入 人体后的各类反应及对机体内环境的可能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6位颌面部骨折的病人在植入可吸收夹板与螺钉内固定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均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清酶学指标并按时间段总结,同时复查病人的伤口愈合、骨端固定、咬合关系恢复等情况。结果;16位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清酶学指标均无异常发现,临床检查局部伤口、骨段愈合均恢复良好,咬合关系正常。结论: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夹板与螺钉)具有良好的骨断端内固定作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可满足颌面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完全达到临床治疗上的生理骨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法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骨折部位、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18个月,测评180例患者咬合关系、张口度及咀嚼功能,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骨间钢丝结扎固定治疗总有效率为78.9%,钛夹板内固定为95.3%,可吸收微夹板内固定为97.5%;钛夹板内固定和可吸收微夹板内固定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骨间钢丝结扎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内固定和可吸收微夹板内固定治疗颌面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和可吸收微夹板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临床效果均较好。微型钛板内固定较经济,是颌面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 (夹板与螺钉 )植入人体后的各类反应及对机体内环境的可能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 16位颌面部骨折的病人在植入可吸收夹板与螺钉内固定后的 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均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清酶学指标并按时间段总结 ,同时复查病人的伤口愈合、骨端固定、咬合关系恢复等情况。【结果】 16位病人术后 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清酶学指标均无异常发现 ,临床检查局部伤口、骨段愈合均恢复良好 ,咬合关系正常。【结论】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 (夹板与螺钉 )具有良好的骨断端内固定作用 ,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可满足颌面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 ,完全达到临床治疗上的生理骨愈合。  相似文献   

5.
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洁 《广西医学》2005,27(3):365-366
目的 为了更好地恢复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口腔功能及面部美观,防止骨折后面部畸形,在颌骨骨折复位治疗中应用钛夹板内固定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用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颌面部骨折的固定和重建,治疗颌骨骨折35例。结果 使用钛夹板治疗颌骨骨折35例均治愈,颌骨骨折复位不但达到功能性复住,还能达到解剖上的复位。结论 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操作简单,固位效果佳,其对复杂骨折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余海  钟伟  黄谢山  邢莉  乔翠兰 《海南医学》2003,14(10):15-17
目的 本文介绍医用微型夹板坚强骨内固定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急诊中,选择无手术禁忌症的病例,行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固定方法简便实用,即时手术修复和重建了被破坏的颌骨解剖结构,其临床疗效佳。结论 颌骨骨折急诊微型夹板坚强骨内固定,不仅具有减少了长期颌间固定时间的特点,且增加了骨折固位的稳定性,减少了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的尽快恢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6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夹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前后摄X线检查及临床随诊1~12个月。结果:本组中未发现骨不愈合现象,59例复位良好;1例复位欠佳,咬合关系不理想。结论:微型钛板固定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口腔卫生状况佳,适用于任何部位的颌骨骨折,较之保守治疗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颌面部骨折治疗方法在愈合过程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总结5年来我院收治颌面部骨折病人的不同治疗方法(牙弓夹板固定、钢丝骨间固定和微型钢板板固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基本上全部病人都能达到一期愈合,但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治疗面部骨折有一定的局限性。易出现术后口腔感染;钢丝骨同固定治疗损伤较大,术后反应大,肿胀,疼痛明显。微型钢板固定术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功能的早期恢复,但价格较贵,农村患者难以接受。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各类型骨折病人效果显著,特别是严重骨折的病人术后颌面部外型和口腔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颌间牵引方法治疗前牙局限性的牙槽骨骨折效果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内固定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而传统的钢丝内固定存在着很多弊病和不足。坚固内固定作为现代骨折治疗手段 ,近年已在口腔颌面外科得到推崇和应用。本治疗组自 1998年引进了坚固内固定技术 ,并应用于临床颌面部骨折的治疗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颌面部骨折接受坚固内固定 6 5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年龄 37.6岁 ;男性 4 9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 3:1;骨折部位 ,上颌骨 2 1例 ,下颌骨 2 6例 ,颧骨 10例 ,多发骨折 8例。1.2 固定材料 选用德国马丁公司生产的小型钛夹板 (mini-plate)和微型钛夹板 (mi…  相似文献   

10.
12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我们采用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共治疗63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8年3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3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9例;年龄8~76岁,平均29.1岁;共采  相似文献   

11.
何林  曹海鹏  李朔源 《广西医学》2001,23(3):561-562
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部骨折的 50 %以上 (1)。过去下颌骨骨折复位多采用颌间固定为主 ,固定时间长达 6~ 8周。长时间的颌间固定 ,不仅造成患者进食困难 ,同时也限制了颞下颌关节运动与口腔功能的行使 ,咀嚼肌系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2 )。而坚固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及骨折愈合的速度 ,消除颌间固定 ,并可即时恢复咀嚼功能。我科自 1 998年 2月~ 2 0 0 0年 1 0月以来采用微型钛夹板螺钉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 ,男性 1 7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67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临床上处理颌面部创伤方法,避免人为错误使创伤损害加重,甚至因时间耽误失去挽救生命的机会。【方法】对颌面损伤的创口,根据伤势的轻重,作清创缝合,合并有颌骨骨折的病例,使用纯钛夹板或钛合金夹板作坚硬内固定手术。【结果】全部病例中优602例,良60例,差16例,优良率97.64%。全部患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头面部损伤的病人,首先必需检查是否合并有颅骨、胸腹及身体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坚固内固定技术促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颌骨损伤的病人通过内固定后必须注意咬合关系和颌面部美容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部骨折不论在平时或战时都比较常见,铝丝带钩牙弓夹板自1914年用于临床以来,一直是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之一,尽管出现采用铝合金板成型带钩牙弓夹板,但结扎固定较难,挂钩易压迫牙龈,结扎丝对牙龈刺激大,口腔不易清洁,咬合关系恢复慢等缺点。本院采用固定矫正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应用微型钛来板和小型钛夹板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对上颌骨,颧骨和下颌 骨骨折固定,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和X线片对比观察。结果:72例颌央部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愈合延迟现象,全部钛板未取出,1例患者轻度咬合障碍,治愈率100%,结果: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提高了骨段间的三维稳定性,缩短了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颌面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面积最广、位置最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暴力打击,因此,下颌骨是颌面部骨折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下颌骨钛夹板螺钉内固定稳定性强、愈合快、质量高,避免了颌间接扎给患带来的不便,在我科已应用了8年,经X线检查及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运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5月-2013年5月前来该院就诊的6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式进行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颌间结扎方式进行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愈合程度、咬合关系,张口度,外形恢复等皆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骨折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在外形恢复、口腔颌面咬合和张口关系、骨折恢复和钛板移位上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坚强内固定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颌骨内固定技术,也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各类骨折后的主要治疗方法。颌骨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关系及颌面解剖形态,是评价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标准。从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微型钛板及小夹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186例下颌骨骨折,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87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损伤原因、骨折类型、部位、合并伤及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致伤原因最多为交通事故,下颌骨骨折最多.187例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复位和钛板坚固内固定,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 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重要,正确及时地处理颌面部骨折,能促进颌面部功能的恢复,防止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19.
微型钛板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恩来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101-102
目的评估微型钛板在口腔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43例51处口腔颌面部骨折复位后用微型钛坚固内固定。结果43例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全部恢复了咬颌关系。结论微型钛板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复位后的坚固内固定,其效果可靠,较传统的骨折复位钢丝栓扎固定、不锈钢坚固内固定或颌间结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分别采用单颌固定,颌间牵引固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本组口腔颌面部患者均获一期愈合。结论:认为口腔颌面部骨折早期复位及正确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