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我们知道,当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室颤的时候必须要紧急除颤,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可能永远躺在除颤器旁边,随时等待着医生电击除颤。此时,患者就需要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除颤器——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ICD在外观上和普通的起搏器极为相似,也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体内。与起搏器不同的是,ICD只有一根导线连接到右心室。患者在植入ICD之后仍然需要继续服用抗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4例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分析,探讨ICD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经静脉和埋藏式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结果:4例均植入成功,其中2例植入单腔ICD,1例在原单腔起搏器基础上植入单腔ICD,1例在原双腔起搏器基础上植入ICD。参数设定符合要求,经随访3—32个月,无植入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都接受了成功的ICD治疗,1例术后7个月因肝硬化死亡。结论:ICD是治疗致命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成功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参数更能准确识别和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科收住了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5年前他曾得过心肌梗死,此后出现反复气促并先后发生多次昏倒,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并实施了电击治疗使其心跳恢复正常。事后医生告诉患者及家属,如这病再发作可能就没有下次了。在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医生为患者安装了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此后,患者感觉有过几次心跳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术的护理.方法 对6例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认真观察和护理并给予合理的出院指导.结果 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ICD置入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表现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发作 ,室速形态可为单形性和多形性 ,而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或多形性室速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 ,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蜕变为室颤 ,危及生命 ,因而及时而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室速患者心脏恶性事件或猝死的发生率 ,本文将针对室速药物治疗的选择进行相关的论述。1 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的溯源自 190 9年ThomasLewis首次报告了室速心电图表现 ,近百年来有关室速的治疗有了不断的发展与飞跃 ,从药物到起搏、射频消融及至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 ,然而药物治疗一…  相似文献   

6.
北京阜外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最近成功地为一名心脏病患者安装了一台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这是我国自行手术安装的第一例除颤器。 在冠心病的死亡人中,三分之二是由心脏猝死。如何有效地防止心脏猝死,始终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目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和心脏手术对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杜绝心脏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外刊摘要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9):166-166
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电除颤器治疗或胺碘酮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心力衰竭患者可以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s)来延长生命。但是有人指出,植入ICD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时尚育儿》2016,(9):30-31
尽管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及消融治疗近年来己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病率仍在全球范围持续增长,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的健康问题.正像著名心脏病学家DP.Zipes所言:当今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死亡率正在降低,但没有看到SCD相同的变化趋势,更严重的是,大多数SCD发生在既往无心脏病史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浙江医院心内科日前已有2名男性患者接受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植入。患者此前长期均患有冠心病,并已出现室颤等高危症状,手术后在一周内得到恢复并出院,目前除需进行常规检查以外。已恢复了正常韵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术的护理。方法2001年7月~2004年6月给予13例ICD患者进行了护理及随访。结果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风暴”,经处理后未再出现心室颤动。随访患者1~4年,均存活,未发生晕厥等并发症。结论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心律失常“风暴”,并做好ICD健康教育,是ICD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保健医苑》2007,(3):54-54
我国一项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研究显示,IC置入心脏性猝死高危患有显的预防发生猝死的效果。该项研究纳入1073例心脏性猝死高危患,均推荐使用ICD治疗,其中144例接受置入ICD治疗,929例未接受ICD作对照,平均随访10.9个月。结果,ICD组心脏性猝死3例(2.1%),对照组心脏性猝死82例(8.8%),比ICD组高了4.2倍,充分证明ICD预防心脏性猝死效果显,为我国推广应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陈永梅 《现代保健》2008,(32):50-51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心脏性猝死的87%,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大量结果显示60%的患者认为ICD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30%~50%的患者术后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尤其易见于经历过电击的患者,笔者所在科室成功植入了ICD的患者术后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恐惧或抑郁),经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心理干预后获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方法 选择22例有瓣膜置换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分析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及原因.结果 术后8例为结性心律,4例为房颤心律,1例发生室速.经治疗后19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6.4%.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总结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原因改进后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医学多棱镜     
我国每年54万人心脏猝死由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和张澍教授带头,全国31家医院参加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及心脏猝死预防研究,采取人群监测的方法,在北京、广州和新疆分别选取20.6万、  相似文献   

15.
论及半个世纪以来在心律失常电治疗上的进展。分别对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以及致命的心律失常_室颤的发病机理、表现形式及电治疗的原理作了扼要的介绍。指出心脏起搏器、射频消融术和埋植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和张澍教授带头,全国31家医院参加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及心脏猝死预防研究,采取人群监测的方法,在北京、广州和新疆分别选取20.6万、14.9万、16万城市居民,在山西选择16.2万农村居民.进行心脏猝死发病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陈燕  许卫国 《职业与健康》2005,21(3):461-461
室性心律失常是较常见的,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成年人发生率明显增高.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易致室颤而猝死,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差的情况下,笔者采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30例,治疗期间对其复律后的窦性维持及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风暴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24h内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接受电除颤≥3次或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后放电次数≥3次患者81例,分析该人群血钾、血清钠、血清氯、血清镁、血清肌酐清除率、心脏功能、原发病因、患者除颤前治疗情况和抢救时用药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发生电风暴,多数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可能为电风暴的诱发因素。结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为电风暴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新等人完成的“心脏起搏及埋藏式心律转变除颤器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而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可以说是心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而应用远程ICD监控手段在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很好地监测到患者的心脏跳动状况,ICD可以发射低能量的电子脉冲来让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同时还可以完成心脏除颤,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