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咸阳市麻疹流行特征,方法 对咸阳市2003—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MSS)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三年全市(MSS)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243例(临床诊断282例,实验室确诊620例,实验室排除病例341例。),比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高出8.84%。病例分布广泛,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局部地区麻疹爆发影响着全市的发病水平。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占53.29%。24.17%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39.36%免疫史不详。结论 分析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麻疹疫苗(MV)的初种和复种需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应开展MV的后续强化免疫。改进和提高MSS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海曙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海曙区历年麻疹发病相关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689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城乡结合区域发病率高于中心城区.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262例,占病例总数的38.0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小于8月龄婴幼儿,分别占发病数的54.14%和22.06%.对689例病例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8.87%,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8.62%和32.51%.结论 人口流动频繁和流动人口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常住人口易感人群的积累使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咸阳市麻疹流行特征,方法对咸阳市2003-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MSS)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年全市(MSS)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243例(临床诊断282例,实验室确诊620例,实验室排除病例341例。),比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高出8.84%。病例分布广泛,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局部地区麻疹爆发影响着全市的发病水平。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占53.29%。24.17%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39.36%免疫史不详。结论分析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麻疹疫苗(MV)的初种和复种需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应开展MV的后续强化免疫。改进和提高MSS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软件对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和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10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7例,发病率为1.34/10万。2-5月为麻疹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其中又以<1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共发病26例,占病例总数的38.81%。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的83.58%。在≥8月龄的58例麻疹病例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1次免疫史、2次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5.52%、17.24%、24.14%、43.10%。结论应提高2剂次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麻疹的及时接种率,加强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2007-2008年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海南省2007~2008年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数据。结果2007~2008年全省监测报告“发热出疹”麻疹疑似病例1240例,报告发病率2007年为2.52/10万,2008年为12.21/10万,监测病例报告2007年有14个市县,占77.78%,2008年有17个市县报告,占94.44%;监测病例中确诊为麻疹病例78例,实验室确诊52例,占66.67%,临床诊断26例,占33.33%,麻疹年发病率分别为0.32/10万、0.59/10万,无死亡病例;确诊病例中2007年本地常住人17占74.07%,流动人17占25.93%,2008年常住人12占50.98%,流动人口占49.02%。排除病例中风疹病例两年均在35%v;t上。发病呈高度散发,仍以冬春季为主,最小年龄为7月龄,最大为35岁,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0.26%,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7.23%。结论海南省开展麻疹症状监测以来,监测系统是敏感的,2007-2008年麻疹发病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全市麻疹发病动态,对当前麻疹监测系统及防洛睛况进行评价。方法对全市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共报告确诊病例407例,报告发病率为18.19/10万;病例分布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8.18%;全年以5月和12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09%;流动人口165例,占40.54%;73.22%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麻疹发病主要与常规免疫接种不够及时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应对全市0~7岁组儿童开展一定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最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红  黎景全  杨华可  黄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36-1637,1639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6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58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4/10万。每年5—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5年发病总数的54.3%。2006年统计外地儿童占发病人数的70.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57.6%(731/1268)。2005年麻疹-IgC,抗体水平监测儿童组和成年组保护率分别为62.1%和51.5%。结论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呈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外来青年工人和外来儿童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故应加强麻疹痘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兴安岭地区近三年麻疹发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我区2008-2010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我区的麻疹监测系统比较灵敏,2008-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5 例;报告发病率为0.1918-9.671/10万;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发为主兼有局部小爆发,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做好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08-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9/10万;1~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6.71%;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1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37.00%;发病年龄为28天~37岁;181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18.78%,存在免疫空白。结论 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发病率逐年降低,目前已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保定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和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999-200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结果 1999-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747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多3.43%,其中确诊1178例.疑似麻疹病例的及时报告、调查、血清标本采集率分别为87.81%、97.02%、92.22%.在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28.61%、31.75%、39.64%,3~5月发病占71.05%.1999-2005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8%.结论 保定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良好,近几年麻疹发病率有回升趋势.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问题需进行免疫策略的研究.除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外,重点地区应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对麻疹流行毒株进行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宁夏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疫情监测系统上报的2005-2010年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接种及实验室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宁夏麻疹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38.2/10万降至2010年的1.42/10万;麻疹发病呈季节性分布,3~6月份为发病高峰;年龄发病所占比重最大的是1岁以下婴儿和20岁以上人群;2010年8月龄以下儿童所占比重明显增加;2010年8月龄以上无免疫史(包含免疫史不详者)50例,占总病例数的56.82%,其中8月龄~1岁无免疫史13例,占总病例数的14.77%;实验室检测73株麻疹野病毒基因型,72株为H1基因型。结论宁夏需要进一步通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病例监测等措施来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菏泽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381例)多16.01%.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天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8月龄-7岁儿童有麻疹免疫史者为40.79%%.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为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模式,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1~5月份.麻疹发病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8月龄~7岁年龄组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8.16%、21.05%.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实际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疫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强适龄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工作,继续落实应急补充免疫的各项技术措施,继续加强麻疹监测与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2014年成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成人麻疹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85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10万.其中,成人麻疹670例,占总数的13.81%,年均发病率为0.18/10万,成人发病率波动在0.03/10万~0.38/10万之间,成人麻疹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不同年份成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月为季节高峰,占成人病例总数的62.99%;男女之比为1∶1.26,发病以工人、农民和民工为主,占65.67%;发病年龄主要以20~34岁组为主,占63.58%.免疫史不详的有367例,占发病数的54.78%,无免疫史的有237例,占发病数的35.37%.结论 河南省成人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建议对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村镇实施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政策,同时建议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婴幼儿母传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麻疹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点,为今后麻疹预防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和疾病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商丘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88例,报告发病率2.32/10万;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诊断病例分别为157例(83.52%)、31例(16.48%);高发年龄为<1岁年龄组,占总病例的59.04%;高发月份在5~9月,占全年发病的76.60%。全市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由于强化免疫工作的开展,2010年报告麻疹病例数大幅下降,由此可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佛山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佛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的控制对策。方法对2005—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佛山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7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0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顺德区、南海区和禅城区,发病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94.97%;4—8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7.53%;小于15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0.36%;散居儿童病例占51.49%;流动人口病例占62.00%: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者占88.33%。结论佛山市近年麻疹发病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以流动儿童为重点的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的监测和控制,适时对重点人群实施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凤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数据对凤城市2014年1~7月份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1~7月份麻疹报告发病率为14.65/10万,3~5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5岁以下和20~49岁为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9.30%,未免疫者占83.72%,免疫史不详者占6.98%。结论:凤城市麻疹以5岁以下和20~49岁为高发年龄组,且<8月龄的发病较多,病例年龄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了解定州市2005-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麻疹的策略。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5年定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5-2015年定州市麻疹确诊病例79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11/10万,3~4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发病集中在冬春季;城市发病高于农村,男女性别比为1.63∶1;发病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占76.88%,尤以<8月龄儿童发病率最高;>8月龄的确诊病例无免疫史者占34.86%,麻疹接种及时率低,有院感史病例占16.86%。MSS运转指标中,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0.91/10万,监测系统及时性指标均>90%,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85.29%,病原学标本采集率5.14%。结论在目前仍为8个月麻疹初免的基础上,只能是通过提高适龄儿童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做好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监测灵敏性和特异性,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最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理州2000-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理州2000-2008年共报告麻疹9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10万,以2007年发病率最高(6.83/10万),2005年发病最低(0.63/10万);常住人口发病870例,占92.45%。8月龄~7岁、≥20岁、8~14岁,分别占37.83%、26.35%、13.28%;对941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8.16%、49.06%、32.77%。结论常住人口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以8月龄~7岁和≥20岁为主。提高MV2剂次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定期开展MV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基层人员培训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