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后根据Nakal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9例(67.86%),良7例(25.0%),可1例(3.57%),差1例(3.57%),优良率92.86%。结论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可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并能维持腰椎稳定,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7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进行双侧黄韧带切除,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单侧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3例中42例获得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 53例共建立71个工作通道,18例中央型钙化巨大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用双侧通道手术,每工作通道手术时间3 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55m1.4 2例获3~1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28例,良2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 0.5%.结论 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安全可行,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麻下以骨凿法为主行单侧半椎板切除、侧隐窝开放、神经根探查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40例腰椎管狭窄椎板肥厚、侧隐窝狭窄患者局麻下使用骨凿技术进行经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探查减压、与传统的单纯使用椎板咬骨钳行椎板切除、侧隐窝开放减压技术治疗进行减压效果对比。结果更加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下腰痛、根性疼痛、麻木症状,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疗效满意。结论局麻下骨凿法进行腰椎管狭窄症经后路减压技术十分安全可靠、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侧隐窝狭窄的彻底开放十分有利、更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进行双侧黄韧带切除,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特点和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单侧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3例中42例获得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53例共建立71个工作通道,18例中央型钙化巨大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用双侧通道手术,每工作通道手术时间3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80m1,平均55ml。42例获3~1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28例,良2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0.5%。结论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安全可行,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松解加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4年,JOA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 全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陆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2):38-3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和适应症。方法:采用后路椎同盘镜手术系统在C臂或X线下定位后,取腰背部后正中纵切口,长1.5cm.椎板开窗后置入内窥镜,在电视监视下解除嵌压硬膜、神经根的纤维软组织或骨性组织。结果: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6例,随访8~24个月,其中优186例,良21例,可9例,优良率95.83%(207/216)。结论:本术式能彻底解除嵌压硬膜及神经根的纤维软组织或骨性组织,出血少,创伤小,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柱后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Zeppelin后入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和自行研制的微创骨刀等工具,为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镜下减压手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80ml。优良率为93%。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手术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及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57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分别采取半椎板切除减压或开窗减压术。结果随访8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疗效优43例,良13例,优良率98.2%。结论根据个体情况对侧隐窝和神经根管的充分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椎板侧隐窝扩大开窗减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0-1999年共手术治疗54例腰椎管及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病例。应用一侧或双侧椎板扩大开窗及椎板下潜行减压、黄韧带切除,神经根管侧隐窝减压并保留棘突、棘上及棘间韧带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患平均随访46.8个月,优34例,良12例,可26例,差1例。另有一位老年患术后第5天突发心梗死亡。结论:该手术在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及减少了术后疤瘢而致的医源性狭窄。  相似文献   

11.
杨德顺  王开明  黄明  廖亮 《淮海医药》2011,29(4):289-291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2010年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采用椎间盘镜下手术减压24例;通过后路开放手术24例,观察2组手术疗效.结果 按Nakai标准评价手术疗效,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ED组较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4h,术中出血量为230~1350mL,术后随访9~36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没有椎弓根钉误置、断钉以及拔出等情况发生,大部分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其中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而并发症要低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结论脊髓造影诊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按照有效减压和限制破坏的原则,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mobile MED, MMED)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的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MMED由外套管和内套管构成,根据镜下TLIF操作需要,研制可通过12、14mm高度融合器的大号外套管和镜下骨凿。设计手术方法:在症状严重侧的椎弓根入钉点之间行纵行切口,经肌间隙安置外套管,显露关节突关节,MMED下经椎间孔入路神经减压,刮除椎间盘和终板软骨,退出内套管,椎间隙内植骨并安置融合器,透视下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进一步复位固定。临床应用MMED行MED-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6例,包括椎管狭窄伴失稳32例,1度滑脱15例,2度滑脱9例,节段包括L45 31例、L5S1 23例、L4-S1 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未发生神经损伤。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50-250ml,平均150ml。术后X线和CT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滑脱复位率平均72%。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前ODI平均50.1±11.2,末次随访5.8±5.6,腰痛VAS评分术前7.1±4.2,末次随访1.1±1.1,腿痛VAS评分术前4.1±2.5,术后0.9±0.9。根据MacNab标准优36例,良20例。结论:MMED下MED-TLIF操作方便,可在兼顾减压的基础上达到满意的复位和融合固定,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和稳定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4.
徐宝山  马信龙  刘越  等. 《天津医药》2016,44(8):1043-1047
摘要: 目的 为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患提供一种可达到充分减压和腰椎椎体间融合 (LIF) 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可动式椎间盘镜 (MMED) 由外层操作套管和内层手术套管构成, 根据 LIF 的操作需要, 研制可通过 12、 14 mm 高度融合器的大号操作套管。设计手术方法: 在症状严重侧的椎弓根投影连线与棘突之间行纵行切口, 紧贴棘突安置操作套管, MMED 下经椎板间隙开窗减压, 切除椎间盘, 刮除椎间盘和终板软骨, 如对侧狭窄可经硬膜囊背侧行对侧潜行减压; 退出手术套管, 松解椎间隙并植骨、 植入融合器, 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临床应用 MMED 行椎间盘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 (MED-LIF)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 102 例, 节段包括 L34 11 例、 L45 64 例、 L5S1 21 例、 L3~5 3 例、 L4~S1 3 例。记录手术时间、 出血量, 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1 例因螺钉位置不佳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 90~200 min, 平均 (120±30) min, 术中出血 50~300 mL, 平均(120±80) mL。术后 X 线片和 CT 示内固定位置良好, 减压充分并保留对侧骨性结构。术后随访 6~36 个月, 功能障碍指数 (ODI) 由术前 44.2%±16.3%降至末次随访的 4.9%±4.7%;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腰痛由术前 (5.3±4.1) 分降至 (2.1±1.7) 分, 腿痛由术前 (6.7±3.5) 分降至 (1.0±0.8) 分。根据 Macnab 标准: 优 46 例、 良 50 例、 可 6 例。结论 MMED 下 MED-LIF 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可达到充分减压、 复位及融合固定, 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和稳定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院自2000~2007年底收治的2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椎管狭窄症单纯行腰椎管扩大术120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不稳定及脊柱退变性侧弯,行腰椎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88例。观察手术前后腰及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结果随访1~7年,平均4年,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疼痛改善率为91.2%,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为93.4%,仅1例术后本节段间盘复发,再次椎管狭窄,无医源性滑脱,无相邻节段退变,无内固定物松脱折断,无植骨不融合。结论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治疗适当,会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和单纯氟比洛芬酯用于腰椎管狭窄扩大成形椎弓钉内固定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腰椎管狭窄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泵内药物:A组,芬太尼1mg+格拉司琼3mg+0.9%NaC1共100ml;B组,氟比洛芬酯200mg+格拉司琼3mg+0.9%NaC1共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5mg+格拉司琼3mg+0.9%NaC1共100ml。参数设定:A组负荷量为泵内药物5ml,B、C组负荷量为氟比洛芬酯50mg(5ml),持续输注为各组泵内药物2ml/h,PCA2ml,锁定30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时A,B和C组的VAS,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内的PCA按压次数c组显著少于A和B组(P<0.05)。B,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镇痛期间无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椎管狭窄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叶斌  金鹿 《淮海医药》2002,20(1):21-23
目的:分析系统康复治疗在腰椎管手术术后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9例腰椎管手术患术前症状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完全成功的369例腰椎管疾病患中;术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82例患,出现腰肌纤维织炎82例,神经根粘连28例,并发腰椎管狭窄18例;术后采用系统康复治疗287例患,出现腰肌纤维织炎26例,无1例出现神经根粘连,7例出现腰椎管狭窄症。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对成功进行腰椎管手术的患的术后康复及加强脊柱周围组织的稳定性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在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间,对3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2~82岁之间,平均64岁。结果对30例患者随访1~3年,按椎管狭窄疗效的Macnab标准:优:264例;良:2例。优良率:93%。结论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在病变节段彻底减压的同时,使下腰椎稳定增强,手术后腰腿痛的复发降低。  相似文献   

19.
徐宝山 《天津医药》2018,46(12):1336-1341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产生很多争议。第三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创脊柱外科工作组年会针对七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选择及骨水泥灌注量、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和椎间盘镜的选择、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微创手术策略、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症显微镜和内镜的选择、退变性腰椎滑脱微创手术策略、胸椎管狭窄的手术策略;会议充分讨论了各种微创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取得了很多重要共识,有利于各种微创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2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与术前比较,腰椎疼痛、间隙性跛行为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也恢复正常,术后疗效良好,骨融合率95.3%,治疗优良率90.9%,总改善率91.2%。结论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