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血管内超声指导组(IVUS组)75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组(CAG组)75例。对比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比首次球囊扩张后支架最小直径、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以及介入术后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结果血管内超声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组首次球囊扩张后支架最小直径、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分别为(3.2±0.3、8.5±1.8、45.2±7.0、104.2±20.6;2.4±0.4、6.3±1.9、56.9±8.2、71.2±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超声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组介入术后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分别为(9.35±1.65、49.2±9.2、107.5±22.2;9.3±1.7、49.1±8.7、92.6±25.1),支架最小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获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成像在介入术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急性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血管内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指导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行支架置入手术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治疗,对照组给予动脉造影指导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置入率和不达标率分别为93.75%、5.33%,均优于对照组的76.25%、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复发率、再狭窄率8.75%、11.25%,与对照组的7.50%、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死亡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相比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可有效提高置入率,扩大置入支架后血管总截面积和斑块面积,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我院介入科自 2 0 0 0年 7月~2 0 0 1年 7月 ,对 3 5例冠心病患者 ,45支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成功地实施了血管内支架置放术 ,效果理想 ,现就手术前后病变血管的造影变化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 5例患者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在 42~45岁 ,所有病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为中、重度狭窄 ,左前降支主干狭窄 7支 ,前降支中段狭窄 8支 ,左回旋支中段狭窄 5支 ,右冠状动脉主干中段狭窄 2 4支 ,完全闭塞 1支。1.2 血管内支架置入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33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生室颤5例,均经电复律后窦性心律恢复.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心包填塞1例,拔管时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5例,皮下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3例.结论 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术中的急性血管闭塞和术后再狭窄问题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简称支架置入术 )可降低急性冠脉事件和远期再狭窄发生率 [1 ,2]。冠心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 ,且多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支架置入术可提高PTCA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3 ,4]。现将我院1999年完成的30例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以评价该技术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为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但根据病变的不同,支架术后仍有12%~58%的再狭窄发生率,增加了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结果表明,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主要是由于内膜过度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韩立宪 《中国医刊》2000,35(3):20-21
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可减少或避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血管内膜撕裂、弹性回缩、夹层以及急性血管闭塞等严重并发症 ,亦可减少PTCA的再狭窄率。我院自 1 995年 6月至 1 999年 6月为 99例冠心病患者置入 1 0 8个冠脉内支架 ,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资料   99例患者中 ,男 82例 ,女 1 7例 ,年龄3 8~ 72岁 ,平均 56 3岁 ,稳定心绞痛 59例 ,不稳定心绞痛 4 0例 ,其中陈旧心肌梗死 1 2例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梗死后 2~ 6周 ) 1 0例。1 2 方法1 2 1 用药 术前 3天开始服用巴米尔 (乙酰水杨酸水…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循环科常见的诊治冠心病的手段。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诊断准确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规范的护理 ,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恢复速度 ,减少并发症发生。笔者在北京阜外医院血管病科进修期间 ,对其 2 0 0 1年 6月至 12月施行这一手术的 2 82例患者进行护理 ,现将护理体会做介绍。1 临床资料2 82例患者中 ,男 181例 ,女 10 1例 ,平均年龄5 9± 5岁 ;心绞痛 2 33例 ,心肌梗死 4 9例 ;心功I级5 0例 ,II级 132例 ,III级 61例 ,IV级 39例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7± 3天 ,均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在县市一级医院开展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对42例48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置入48个支架。其中左前降支31支,左回旋支9支,右冠状动脉8支。结果 42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即刻效果良好。本组无死亡,术后低血压反应3例。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值得在县市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使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拟在血管内超声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80例同一时间在本院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分析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使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冠状再狭窄5例,对照组出现冠状再狭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中治疗效果明显,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60例应用国产乐普支架进行PCI术后的患者,评价乐普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在我院260例接受乐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即刻临床疗效和3年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260例患者全部成功置入支架。9例成角且钙化严重病变通过时较为困难,支架的顺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乐普支架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冠心痛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2.
7例12处B型与C型冠脉病变经球囊预扩张后,4处冠状动脉内膜夹层形成,2处血管弹性回缩而置入枝架6处直接置入支架,术后造影内膜夹层及血管弹性回缩消失,全部病例扩张满意,血流改善充分,1例术后发出血,处理后康复,随诊1~24月,1例术后2月再发心绞痛,药物能缓解。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时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规律。 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 1 36例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心电图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 (CAG)资料。 结果 :1 36例患者中 ,1 0 8例术后心电图发生改变 ,占 79.4 1 %。不同病变范围组的心电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该研究分别从临床症状、诊断冠状动脉的优势类型、病变部位及手术前后累及导联数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具体探讨了不同病变范围组之间在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提示 ,二支病变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和非ACS患者支架置入前后的心电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2 5 ) ,单支病变时 ,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置入支架后心电图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心电图有改变者术前、术后导联数对比分析结果 ,在单支、二支及多支病变组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通过观察手术前后心电图的改变 ,可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心肌血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142例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评价其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处理病变血管162支,其中前降支病变79例,回旋支病变24例,右冠脉病变54例,第一钝缘支病变3例,第一对角支病变1例,中间支病变1例,血管平均狭窄程度(92.51±9.05)%,经股动脉途径110例,经桡动脉途径32例,植入支架179个,植入支架的总成功率97.2%,支架平均长度为21.38±5.08 mm,支架的平均直径3.04±0.35 mm,支架释放压力平均为12.55±1.74atm,平均住院天数21.88±11.92 d。主要并发症:死亡3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急性冠脉搭桥1例,术中出现室速、室颤6例,均除颤成功。随访3月~2年,支架植入术后因心脏事件再次住院患者30例(占21.1%),支架内再狭窄8例,均为Medtronic AVE系列裸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率4.5%,其余患者临床疗效均佳,无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生活质量较好。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包括复杂病变在内的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冠脉病变尤其是处理PTCA术中明显内膜撕裂和急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325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心包填塞1例,拔管时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1例,穿刺部位出血5例,皮下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 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公认为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和术后易发生难以预测的急性血管闭塞致心肌梗死(MI)或猝死等重大并发症,术后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可明显减少PTCA的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本文报告20例安放30个血管支架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7.
龙小青  李越妮 《中外医疗》2012,31(10):142-14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倒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无发生手部缺血及动脉搏动消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因此术前心理疏导、术中实时护理、完善的术后护理措施对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2 .8± 4.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5 .4± 8.1) %。因球囊扩张后不理想占 43.7% (4 9枚 )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占 2 5 .9% (2 9枚 ) ,选择性置入支架占 30 .4% (34枚 )。严重并发症 2例 (2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疗效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置入不同类型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然后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术后充分抗凝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88%。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1.09±10.7)%降至0。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架置入术可成为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直接将带球囊的支架送至未经预扩张的病变部位,支架释放后使用同一种支架球囊进行高压扩张。术后着重做好持续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血管鞘的护理。抗凝护理。结果 32例患者共置入38个支架,不预扩成功置入36个支架,成功率为95%。置入支架前后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加强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