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在麻疹控制预防中的有效性。方法针对哈尔滨市道里区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麻疹病发的960例患者病发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同时针对强化免疫的预防、控制效果进行统计释放。结果 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接收麻疹病发患者960例,其中男636例(66.3%),女324例(33.8%),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包括0~1岁者172例(17.9%)、2~14岁者425例(44.3%)、年龄≥15岁者363例(37.8%)。其中以2~14岁患者数量最多,其在所有麻疹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0~1岁者以及年龄≥15岁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005年麻疹病发例数346例(36.0%)、2013年麻疹病发例数395例(41.1%)、2014年麻疹病发例数172例(17.9%)、2015年麻疹病发例数47例(4.9%)。可见2005年至2013年道里区麻疹病发率显著高于2014年至2015年,而2015年道里区麻疹病发例数显著小于2014年、2013年以及2005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能有效降低麻疹患者病发率,在麻疹控制预防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塞氏病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2011年间临床诊断白塞氏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0年-2011年在临床中收集的16例白塞氏病病例,通过(1~5)年综合性的治疗,随访观察(1 ~2)年以上,本组痊愈3例(18.75%),显效11例(68.75%),有效2例(12.50%).结论:综合性治疗方案治疗白塞氏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正>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亦称囊虫病,是人体感染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而引起的常见的寄生虫病。人囊尾蚴病早在1558年就为Rumler 所发现。在我国最早的是1922年Barnes 的报道,随后有Mills (1934)、胡传揆(1930)之皮下猪囊尾蚴病、秦光煜(1933)之病理切片  相似文献   

4.
韩彦龙  宋洁  孙凯  卜晓波  张书捷 《医学综述》2011,17(12):1892-1894
目的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基因病发生的影响,阐明开展遗传咨询的必要性。方法分析基因病的种类,遗传方式以及影响基因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结果牡丹江医学院遗传研究室从1999年3月至2010年4月共咨询各种基因病66例,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病44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病10例,X连锁隐性遗传(XR)病7例,多基因遗传病5例。结论遗传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鼻硬结病为较少见的地区性慢性传染性肉芽肿。自1870年 Hebra 首次在维也纳医学周刊上报道第一例“鼻硕结病”以来,世界各地均陆续报道该病例。193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耳鼻喉科会议上,决意将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名称改为硬结病(Scleroma)。1936年在柏林召开的国际鼻硬结病研究委员会上,  相似文献   

6.
克罗恩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为一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与溃疡性结肠炎(UC)合称炎症性肠病(IBD),于1932年美国Crohn医生首先报告故名,曾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确定其译名为克罗恩病。该病在全球分布不均,北欧  相似文献   

7.
恶性网状细胞病(Malignant Reticulosis)又名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也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国内早期报告称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症(Histiocytic Mydullary Reticulosis)。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已得到确认。国外自1938年首次报道本病以后,至1975年累计报道约为100例。大组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8.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肉芽,是一种较少见的预后良好的慢性反应性疾病,是1937年由我国学者金显宅"以嗜酸细胞增多淋巴肉芽肿"首次报道.1948年日本学者Kimura(木村)对本病进行了系统描述,之后在国际上称之为木村病或Kimura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出院诊断为川崎病的1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典型和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49例病例中,108例(72.5%)为典型川崎病,41例(27.5%)为不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相比,不典型川崎病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不典型川崎病常见的症状依次为肛周脱皮(61.0%)、口腔黏膜的改变(61.0%)、双侧球结膜充血(56.1%)和皮疹(51.2%),颈部淋巴结肿大(12.2%)为少见症状。典型川崎病和不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出现持续发热、口腔黏膜改变、双侧球结膜充血、皮疹和肛周脱皮时,应高度怀疑川崎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以下简称病窦)是内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我院自1974年以来共收治病窦患者145例,鉴于心房调搏试验在诊断病窦方面尚值得探讨,也有人谓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在某些病例可能有假阴性,窦房传导时间(SACT)病窦患者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别等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对按1977年北京地区病窦综合征座谈会上所制定的标准,诊断为病窦  相似文献   

11.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为Castleman's病(Castleman's disease,CD)[1], 1954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1956年命名为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病、血管瘤样淋巴错构瘤等.  相似文献   

12.
本院14例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7例(50%),其中Ⅳ级2例(14.3%)。Ⅰ~Ⅱ级5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14.3%)。9例胎肝移植中1例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Ⅰ级。1例自体骨髓移植后因输未经照射的异体血引起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收集1988年至1991年12月国内文献报告异基因骨髓移植57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4例(77.19%),Ⅲ级以上12例(2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4例(24.56%)。初步分析我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与欧美早期报告近似。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告介绍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48-50+53
目的总结并探讨川崎病(KD)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7年9月我院住院的269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1)比较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2)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为标准进行分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敏感性川崎病与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1)典型川崎病组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组(P0.05)。不典型KD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除了CRP外(P0.05),两组其余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为标准进行分组,除口唇、肛周改变外,IVIG敏感性川崎病其余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P0.05)。除CRP、ALT、AST外,两组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脉改变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应强调早期评估临床参数,对高度怀疑为川崎病患儿应多次复检提高阳性率,尤其注意CRP的变化,对无反应川崎病注意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白塞氏病为一病因未明的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口腔和生殖器溃疡。大量报告说明,此征还可累及皮肤、关节、心血管、消化各系统。1941年knapp首次报道合并神经症状的本综合征称神经白塞氏病。国外神经白塞氏病的发病率约为白塞氏病的10~25%(11、12)。我国自1957年齐氏首次报告2例,至1979年9月已有512例,其中神经白塞氏病共16例(2~10)。我院历年收治白塞氏病19例,其中有神经损害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曲阜市曾是山东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氏病)疫情较重的县(市、区)之一,1963年发现首例病人,至1978年累计发现病人达190例。有关部门采取了有力的防制措施。1978年发生最后一例病人至1990年,连续12年无新发病人,阳性病畜逐年减少,达到基本控制该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本院共收治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的烟雾病(Moyamoya病)患者30例现将其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预测内蒙古自治区2013-2018年布氏杆菌病发病趋势。方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2年布氏杆菌病疫情资料建立灰色模型GM(1,1)。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布氏杆菌病发病率(1/10万)的灰色数列模型为:Yt=(33.23+43.66/0.06)e0.06t-43.66/0.06(t=0,1,2,…,7),拟合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精度合格(C=0.46,P=9.11),能较好地预测布氏杆菌病发病率的中长期趋势。结论:2013-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搞好计划生育和优生学,1980年4月至1983年12月,湖北省34所市(县)医院分别在省内六个市、八个专区对56,656人进行了血红蛋白病(Hb病)调  相似文献   

19.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由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所致的人兽共患疾病,在我国自1957年于恩庶分离出弓形体,1964年谢天华发现人弓形体病例,1976年吴硕显发现猪弓形体病以来,逐步引起医学界和兽医学界注意,但研究极少,绝大部分省呈空白状态,而且广大医学界兽医人员不大熟习此病,因此开展本病的研究工作对了解和认识弓形体病在广西及我国的流行和危害性具有一定医学和兽医学意义。我们在广西从1978年到1984年进行了6年的人畜弓形体病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南康市有 30个乡 (镇 ) ,1998年以前 ,北片山区 8个乡 (镇 )每年均有钩体病发生 ,基本处于流行状态 ,其他乡 (镇 )无病例报告。多年来 ,由于我们采取了以灭鼠 ,人群接种钩体菌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控制了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2 0 0 1年我市没有发生钩体病。为了分析我市钩体病的流行情况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1996~ 2 0 0 1年我市钩体病流行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历年发病情况我市 1996~ 2 0 0 1年共发病 175例 ,各年份发病、钩体菌苗接种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