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燕琨  贾树才 《天津中医》1998,15(6):247-247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孟小丽 《中医研究》2007,20(9):34-3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已被公认为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腹胀、便秘、黏液便、便后窘迫感等消化道症状,有时还伴有头昏、心烦、失眠、焦虑、抑郁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其中又以精神因素最为主要。2000-01—2006-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 ,常以腹痛伴大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为主症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确。笔者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并西药得舒特治疗腹泻型IBS患者 3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 1 8~ 5 9岁 ,平均 3 3岁 ;病程 0 .5~ 1 1年 ;均以腹痛、痛后泄泻、泻后痛减、舌淡苔白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病例诊断符合 1 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学…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慢性 反复发作的常见消化道非器质性疾病。临床以腹泻、便秘, 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是一群 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异常的症候群。本病多发于中青年, 在我国女性多于男性。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习惯的改变,此 病呈上升趋势,且病情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采用中 药枫蓼肠胃康片配合丽珠肠乐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 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40/42)和69.05%(29/42),显效率分别为73.81%(31/42)和50.00%(21/42),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春音 《光明中医》2016,(22):3340-33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饮食和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及主要症候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或不适)、排便频率改变,腹泻和(或)便秘及粪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稀水便或硬便等)为主要症状。IBS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便秘与腹泻交替型三种。该病持续或间歇发作,但各项检查尚未显示有器质性病变存在。目前对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不能以单一的病理生理机制来解释其复杂症状,且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今常见的全球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可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在中国以腹泻型多见,且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从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学两方面,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中西医结合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优点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兵  张声生 《北京中医》2007,26(5):312-3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根据新近罗马Ⅲ标准,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未分型等四型。其中,临床上以腹泻型(IBS-D)最为常见,约占40%~45%。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中医治疗IBS相对于目前西医对症治疗更具有优势,而辨证则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近年来对IBS证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苏敏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99-99,10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陆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42例中,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2%。观察组42例中,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亦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的治疗各种类型的IBS。中医通过中药、针灸等多种途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药在治疗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如治疗方式多样、临床疗效好、症状不易反复、费用低等,但在对IBS-D的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实验设计不严谨,样本量小;临床研究中采用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发展,以使中医药能在治疗IBS-D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对IBS-D治疗进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室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治疗的132例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按就诊次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病情发展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情况和肠道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实验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副作用小,疗效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上常见腹泻和便秘2种类型.随着医学继续教育的普及和医学交流的增多,肠易激综合征渐渐为临床医生所熟识,事实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基层并不少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09年3月消化内科门诊患者38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24~49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6年。  相似文献   

1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10年来中医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干预方法、观察指标、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8.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脾胃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泄泻"范畴,近年来发病率增高,西药疗效欠佳。中医外治法在IBS-D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种外治法如针刺、灸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灌肠、耳穴贴压等单法及联合外治法等均取得较好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文章旨在论述IBS-D的多种中医外治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伍根强 《中医药导报》2009,15(12):29-3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匹维溴胺、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等。腹泻型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另外还往往伴有身体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疾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良反应大,易反复。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确切优势。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安德明主任认为,该病以脾胃气虚为根本病机,在治法上应以健脾为主,佐以运脾化湿、温补脾肾、调和肝脾等法。同时老师非常重视肝主疏泄对脾胃系疾病的作用,肝疏泄调达,则脾升胃降,水谷得以消化吸收;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调,故在治疗本病时常配合调肝之品。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安德明主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