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八邪穴针刺,两组均同时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并进行传统体针常规针刺,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Lindmark及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indmark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评分差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障碍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穴取水沟、百会、内关等),观察组并于患手掌侧、背侧五指掌指关节与近侧指间关节之间的筋肉进行隔日交替针刺,得气后接电针;对照组于患侧手八邪穴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接电针。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Lindmark评分、Brunnstrom偏瘫手运动功能分级、手关节活动度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indmark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Lindmark评分中的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8.24±3.07vs 6.84±2.43,3.52±2.33vs 2.16±2.12,11.76±3.55vs 9.00±3.62,均P0.05);两组治疗后Brunnstrom偏瘫手运动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手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25.35±10.91)°vs(18.65±7.86)°,P0.05];两组患者BI评分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经筋刺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障碍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合并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9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7例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康复训练,对照组42例采用康复训练,2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康复训练可促进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治疗仪对针刺治疗脑卒中的辅助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加低频电刺激的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方法,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针刺督脉配合经皮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偏瘫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观察组即行早期规范化肢体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经系统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电针法配合体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体针基础上应用电针法。两组均每日1次,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电针法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的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电针法配合体针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效应较单一传统体针针刺法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头穴透刺对脑外伤功能性偏瘫疗效影响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2月共98例脑外伤功能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49例,加用推拿结合头穴透刺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后在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研究组显效率42.86%、总有效率85.72%,对照组显效率26.53%、总有效率67.3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上,对照组治疗4个月后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评分分别为(7.18±1.67)分、(7.81±1.45)分、(7.94±1.64)分、(8.11±1.56)分、(8.56±1.47)分、(8.71±1.52)分、(7.68±1.61)分、(7.12±1.34)分、(6.85±1.28)分、(6.91±1.47)分,总分为(71.34±14.34)分,研究组相对应则分别为(8.91±1.71)分、(8.79±1.74)分、(9.01±1.58)分、(9.12±1.61)分、(9.46±1.51)分、(9.35±1.61)分、(9.01±1.72)分、(9.04±1.65)分、(9.12±1.59)分、(9.14±1.49)分,总分为(90.12±14.17)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1、2、3、4个月研究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头穴透刺能改善脑外伤功能性偏瘫症状,提高生活能力,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刘晨  张京兰  王非 《陕西中医》2022,43(6):793-796
目的:探析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30例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5例)、观察组(115例)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分别评估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及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TCT评分、FMA评分、MoCA评分、M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CT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足十二穴捻转平补泻手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rTMS,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手足十二穴捻转平补泻手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记录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上下肢体肌力及运动、平衡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上肢肌力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下肢肌力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下肢肌力分级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2.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患者存活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有促进肌肉收缩、恢复肌泵作用的功效,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个新的康复措施。2004年6月-2005年3月,本院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此辅助措施治疗70例脑卒中患者,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结合穴位电刺激的疗效及康复周期。[方法]将30例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功能训练同时配合穴位电刺激。采用偏瘫手功能分级、腕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的疗效,同时观察手功能改善所需的康复周期。[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腕关节背伸明显好转(P<0.01),腕关节桡偏好转(P<0.05),其他关节活动度未见明显差异。手功能分级情况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手功能分级和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桡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Fugl-Meyer均较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没有差异(P>0.05)。总之,腕关节活动度的好转出现在治疗1个月后,手功能的整体提高在治疗2个月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疗效。[结论]在上肢功能训练中配合特定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康复周期需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医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护理)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2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FMA)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ADL),比较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上肢及下肢FMA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效果可靠,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滞针抽提术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滞针抽提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均取患侧臂臑、手三里、环跳、丰隆穴,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滞针抽提术提高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存活的病人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头针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有独到之处,因此,我们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观察头穴搓针滞提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给予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照组仅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PASS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SS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治疗组的PASS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的肢体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前理解力的培训对偏瘫肢体恢复的效果观察。方法:100例急性脑卒中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加强理解力的培训,比较两组患者的FMA、MMSE评分及其患侧下肢肌力。结果:治疗3周后,干预组FMA、MMSE评分、患侧下肢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进程中患者的理解能力对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火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Ovid、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火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火针疗法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火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的康复锻炼、常规针刺(体针、电针等)、常规治疗等。采用Revman5.3软件对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1 061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SI [Z=4.55,P0.05,MD=-0.82,95%CI=(-1.17,-0.47)]、FMA评分[Z=7.43,P0.05,MD=9.00,95%CI=(6.63,11.38)]、有效率[Z=6.35,P0.05,OR=3.37,95%CI=(2.32,4.91)]均较优。结论:火针能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