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krackow-Bunnell缝合法结合钢丝减张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Bunnell缝合法结合钢丝减张法治疗闭合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18~48岁,中位数32岁。左膝20例,右膝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伸膝均无受限,1例屈膝受限15°。按照陆裕朴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可1例。Insall-Salvati比值0.9~1.1。均无高位髌骨、低位髌骨及锚钉松动、拔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Bunnell缝合法结合钢丝减张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在临床上不多见,治疗上比较困难.自2001~2004年,我们应用由孙永强[1]研制的髌骨抱聚器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2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双锚钉4向缝合技术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24例,其中运动伤12例,交通事故伤7例,摔伤5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9~51岁,平均32.2岁;右侧14例,左侧10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Meyers-McKeever分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疗效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30例,均采用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为(24.5±3.5)分,12个月Bostman评分为(27.5±2.2)分,24个月Bostman评分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Bostman评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示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6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无需二次手术,而且创伤小,对骨折部位固定可靠、术后早期能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属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移位,伤后交叉韧带松弛,功能丧失。因该部位结构复杂,治疗较为棘手,且疗效不佳,常遗留膝关节后向不稳。自2003~2006年,作者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的方法治疗PCL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Krackow缝合法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跟腱远端断裂的手术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Krackow缝合法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跟腱远端断裂患者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6 ~ 55岁,中位数32岁.16例为跟腱止点上方2~4 cm处完全断裂,断端如马尾状参差不齐;5例为跟腱止点处撕脱.术后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3.5年,中位数1.9年.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临床疗效,优1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采用Krackow缝合法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跟腱远端断裂,可有效避免跟腱再断裂、肌腱粘连等并发症,并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和重返社会生活,是治疗跟腱断裂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类型,是将会引起后交叉韧带缺失的一种症状,常需手术治疗,以恢复韧带的稳定功能[1]。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锚钉系统结合空心钉治疗后叉韧带撕脱骨折8例,内固定效果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缝合锚钉治疗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患者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1~52岁,平均31.5岁。均为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患者。致伤原因:撞击伤13例,机器伤2例。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性骨折4例,肱骨外上髁撕脱性骨折2例,皮肤剥脱伤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3 d。  相似文献   

9.
某男,30岁,打伤右膝肿痛、活动受限16小时入院,查体神志清,Bp100/50mmHg,右膝前高度肿胀,髌骨下极及胫骨结节处压痛,膝关节严重功能障碍.X线正位片示右胫骨结节骨折无移位,侧位片示胫骨结节有约1.5cm×0.8cm及3cm×0.8cm粉碎骨块,向上移位约2cm,髌骨下极有约0.5cm×0.6cm撕裂骨块,无明显移位(附图1).诊断为胫骨结节撕脱粉碎性骨折并髌骨下极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微创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小切口微创带线锚钉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对位对线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对位对线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3%、90.0%、100.0%均高于术前10.0%、6.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未出现锚钉断裂或松动脱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6%。结论:采用小切口微创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无需取出内固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髌骨下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钢丝内固定,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较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缝合锚钉固定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加缝合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3个月,X线片示锁骨骨折均愈合。18例患者Constant-Murley疗效评分结果优15例,良3例,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避免二次取内固定手术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并胫骨后缘撕脱骨折临床少见,但随着交通业发展,近年该损伤逐渐增多.以往一般采用切开复位金属内固定治疗,易出现骨折不愈合,且骨折愈合需取出内固定.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作者采用可吸收钉治疗该损伤11例,经6个月~2年随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对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 的影响。 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 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长、手术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两组患者的 手术时长、手术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 Lysholm 评分、VAS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 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 Lysholm 评分、VAS 评分、AD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升膝关节功能,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改良双钢板法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来自于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均由30例患者所组成。将通过常规双钢板法展开医治的患者收纳入对照组,将通过改良双钢板法展开医治的患者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得到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地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双钢板法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术后康复速度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O带线锚钉配合改良Bosworth法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用改良Bosworth法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再用AO带线铆钉辅助固定断裂跟腱。术后患肢屈膝30°、足跖屈30°位予长腿石膏前托固定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后托足背伸30°位固定3周。结果:随访3~18个月,1例出现刀口感染。采用Am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4例,良2例,差1例。结论:AO带线锚钉配合改良Bosworth法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好,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PushLock缝合锚固系统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行关节镜下PushLock缝合锚固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ROM)、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变化,判断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4个月,平均9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ROM分别为(93.65±3.21)分、(7.25±0.59)分和126.52°±10.33°,均高于术前的(52.47±6.32)分、(3.24±0.68)分和40.36°±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PushLock缝合锚固术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钟亮  杨志华 《江西中医药》2009,40(12):54-55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43.3岁;按Scha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9例,Ⅵ型7例。用内外侧联合切口行改良双钢板法固定;Ⅳ型采用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1/3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前内侧以胫骨平台T型钢板固定;Ⅴ、Ⅵ型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1/3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型钢板固定。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2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改良双钢板内固定可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持续有效的固定,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改良双钢板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7月进入我院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患者68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对其进行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同时选择65名进入我院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双钢板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严格的观察、记录。结果:经过对全部患者1~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骨折全部治愈。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发现,试验纽膝关节功能优43例,良1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8.53%,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30例,良20例,可5例,差10例,优良率为84.62%,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改良双钢板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Endobutton袢钢板结合锚钉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双Endobutton袢钢板结合锚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肩部感觉及活动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5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到1年,均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结论:双Endobutton袢钢板结合锚钉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重建喙锁韧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