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骨宝1号方对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股骨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口服钙尔奇D、罗盖全,连续3个月;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增加口服强骨宝1号方水煎液,每日1剂,连服3个月。2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假体柄周围骨矿含量测定。结果获得完整随访病例共2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柄全扫描区平均骨密度,术后6个月ROI 1、ROI 4、ROI 7区平均骨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宝1号方能有效防止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的骨量丢失,可用于预防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强骨宝1号方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女性患者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和阿仑磷酸钠片,疗程3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强骨宝1号方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疗程3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测量2组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值(BMD),并于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钙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2个月内BMD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术后1周比较,2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假体全区骨密度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在假体全区、ROI 1区、ROI 4区、ROI 6区、ROI 7区骨密度均升高(P0.05)。服药期间2组均未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下颌骨坏死、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强骨宝1号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股骨侧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有效降低股骨侧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对非骨水泥型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1周对照组予以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组予以骨康1剂/日 钙尔奇D片。连续服用3周,休息2周,5周为1疗程,连续5个疗程。分别于术后7天、3个月、6个月行假体周围骨密度(DEXA)检测。结果:50例病例中,43例获得完整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周围骨量(ROI1区和ROI7区)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骨康能减少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
非骨水泥型假体周围早期骨密度变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后周围骨密度的变化,对25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假体置换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按Grune[1]分7个测量兴趣区测量假体周围骨密度.结果显示假体周围骨密度术后3个月平均丢失11.7%,6个月平均丢失17.77%.其中以1和7区明显,1区术后3、6个月分别减少21.25%、25.55%(P<0.01),7区术手3、6个月分别减少22.80%、32.14%(P<0.01).说明假体置换术后早期周围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假体近端(1、7区)明显,且骨量丢失以术后前3个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3例,常规组在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2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Harri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常规组ROIⅢ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术后1周(P均0.05),而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联合组ROI1、ROI2、ROI3、ROI4、ROI5、ROI6、ROI7区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联合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用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可减少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降低水平,提高Harris评分,对维持人工髋关节假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逐瘀生骨汤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THA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阿伦膦酸钠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逐瘀生骨汤,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值变化、骨代谢状况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ROI 1~7区骨密度值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ROI 7区骨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除ROI 4区外,联合组各区骨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TPⅠNP、CTX-β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生骨汤可有效抑制老年THA术后炎性反应,预防股骨假体周围骨量流失,延缓骨溶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去金属伪影(MAR)技术探讨强骨宝1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股骨侧假体周围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福州市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治住院的初次行单侧THA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骨宝1号颗粒剂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股骨侧假体周围各感兴趣区域(ROI)羟基磷灰石(HAP)值及术后3个月、6个月HAP值丢失率。结果 与术后1周比较,2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股骨侧假体周围各ROI分区HAP值均降低(P均<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OI 2分区HAP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OI 1、ROI 2、ROI 6、ROI 7分区HAP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OI 2、ROI 4分区HAP值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汤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鲑降钙素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肾活血汤配方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VAS评分、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Ca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鲑降钙素喷鼻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独使用鲑降钙素喷鼻,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降低骨吸收标志物水平,整体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OP)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06月至2019年0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基础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后开始予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行基础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法中成药(壮骨强筋片)治疗。两组病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半年、1年分别评测Harris评分了解术后功能康复情况。采用目测类比(VAS)疼痛评分了解术后1个月、3个月了解疼痛缓解情况。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分别使用CTX、PINP两项骨代谢指标了解补肾活血法对术后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促进骨形成的疗效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分值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统计学无差异性。术后半年、9个月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肾活血法中成药(壮骨强筋片)可改善骨质疏松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VAS疼痛评分: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补肾活血法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骨代谢指标:CTX: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CTX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9个月CTX的改变量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不同时期治疗组CTX改变量均小于对照组,说明补肾活血法的应用对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早期破骨细胞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减轻骨量丢失。PINP: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PINP改变量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不同时期CTX改变量均小于对照组,说明补肾活血法对成骨细胞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补肾活血法(壮骨强筋片)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起到一定的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作用,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助于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生存预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肾阳虚骨质疏松患者髋臼假体周围骨丢失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肾阳虚骨质疏松并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口服健肾补阳汤,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观察术后1周及3个月、6个月髋臼假体周围四个区的BMD。结果:两组R1、R2、R3、R4区在术后1周时BM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1、R2、R3区在术后3个月时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4区在术后3个月时BMD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1、R2、R3、R4区在术后6个月时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术后髋臼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以髋臼假体周围的负重区较为明显,健肾补阳汤能预防肾阳虚骨质疏松患者髋臼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结合钙剂能有效地改善髋臼假体周围负重区BMD,效果强于单纯口服钙剂,从而预防髋臼假体的松动,减少THA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