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相关的听力异常的影响因素,并对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待确诊者与非疑似者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市中冶医院进行职工健康检查的29 144名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各因素对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相关听力异常的影响。结果在29 144名行电测听检查的职工中,高频听损率约13.5%,较好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与高频4 000 Hz听阈加权值异常率约7.9%,达到职业性噪声聋听力异常率约5.3%;男性、饮酒、高血压、接触职业暴露(噪声、粉尘和烟尘)、职业暴露未接触高温、体质指数越大以及年龄越大可能是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中听力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对照结果表明,饮酒及年龄较大是发生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饮酒和年龄较大是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中听力异常以及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加强职工对噪声的防护,对职工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并按时进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来自省部级、市级、区级、社区和民营机构共468名放射诊断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广州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56%。知晓现从事岗位患者和受检者以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的分别为0.44%和33.04%,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知晓率为79.65%~99.1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广州市放射诊断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为放射工龄(OR = 1.068)、市级医疗机构(OR = 7.733)、从不担心电离辐射对自身健康影响(OR = 4.764)和自觉现在工作环境辐射安全(OR = 3.391)。结论 广州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总知晓率较低,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知晓最为薄弱,应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潮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潮州市县区和市级的8家医院39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潮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3.2%,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为37.8%;学历、关注艾滋病疫情及治疗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人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而影响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年限及是否接受过培训,工龄越长,知晓率越高,接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知晓率高于未接受培训者。结论潮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其培训需求,为提高职业卫生人员素质,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分层抽样的6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调查,从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一般情况及其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和需求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被调查者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及专业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实地参观、案例分析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期望为每年1~2次,每次3天,时间安排为周一至周五白天。结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卫生工作人员对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的培训,增加被培训人员实地参观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存在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164例病例资料。 结果 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有60例,确诊率为36.6%。104例未确诊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原因是:较好耳听阈加权值<26 dB (37/104),噪声作业工龄<3年(29/104),主客观听力检查结果不相符(27/104),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 (7/104),噪声作业强度<85 dB (A)(4/104)。164例病例中,有149例(90.9%)分别经市、区、街道三级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报告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最终经医学观察有55例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符合率为36.9%,不同级别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客观听力检查是鉴别夸大聋和伪聋的有效手段;应重视劳动者噪声聋诊断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夸大聋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6.
王建  廖艳研    潘沛江    黄耀锋  黄倩妮  李卓昕  宁传艺  蒋俊俊    叶力    梁浩   《现代预防医学》2020,(12):2211-2214
目的 了解广西医务人员生物安全知识认知和行为执行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生物安全知行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489份,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为79.6%,生物安全相关行为执行率为76.3%。防疫科室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人员,行政科室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最低(P<0.05);接受过生物安全岗前培训的医务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人员(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生物安全岗前培训(OR = 3.483,95%CI:2.174~5.581)、知晓生物安全知识(OR = 1.821,95%CI:1.091~3.040)的医务人员生物安全相关行为执行率高于对照;护士(OR = 3.841,95%CI:1.221~12.082)及临床医师(OR = 1.855,95%CI:1.050~3.277)生物安全相关行为执行率均高于公共卫生医师。结论 广西医务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加大生物安全岗前培训力度,支持和促进医务人员生物安全防控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核电站操纵员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及职业卫生服务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核电站操纵员职业健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88名秦山核电站操纵员,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统计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知晓情况、职业健康卫生知识需求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者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在84.3%以上,知晓率最高的是呼吸道是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达到100%,单位给员工建立职业病健康监护档案的知晓率为84.3%。员工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需求最高,为87.3%,对控烟知识的需求最低,为62.8%。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员工职称呈正相关(P=0.037),职业卫生知识需求与员工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2)。结论核电站操纵员对于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员工职称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职业卫生知识知晓和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加强文化程度低、职称低的员工相关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核电操纵人员职业卫生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省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改进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16年6个县642名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自填式面对面问卷调查,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3.93%,全部知晓率为11.21%。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知晓传播途径占63.08%、知晓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占49.07%。不同社会学特征调查对象知晓率的比较,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职业等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肺结核患者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结论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应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宣教方式,重点加强女性、老年人、文化水平低者等特殊人群的宣传,提高其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涂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医护过程中锐器刺伤暴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当涂县1家县级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及25家村卫生室,于2010年11月~2011年1月对其中的30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7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2.4%,其中对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单位知晓率为90.9%;不同医院级别、职业和科室以及是否曾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之间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同(均有P<0.05);57.3%的调查对象承认在最近1年医疗护理过程中有曾经被针具利器刺破皮肤的经历,不同职业、职称和科室医务人员之间针刺伤发生率不同(均有P<0.05)。结论当涂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发生锐器刺伤等职业暴露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回顾疑似噪声聋病例的诊断过程, 分析未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的原因, 为噪声的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听力检查、职业卫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 对2015年3月《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实施以来收治的83例疑似噪声聋患者进行诊断。
结果 83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者中, 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47例(占56.6%), 其中重度噪声聋2例, 中度4例, 轻度41例。36例(占43.3%)诊断为无职业性噪声聋。未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的原因, 主要有纯音听力测试结果不符合诊断标准、伪聋或夸大性聋、接触噪声时间不足3年、药物中毒性耳聋等。
结论 在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中, 诊断医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懂得识别伪聋或夸大性聋, 注重结合客观听力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同时也要重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对兰州市120家噪声危害企业3746名接噪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接噪工人对噪声危害的知晓率在23.1%~99.5%之间,其中,对听觉外系统损伤的知晓率大部分不足60.0%,仅9.2%的女工知道噪声可造成月经异常;接噪工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在34.5%~90.1%之间,对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及职业健康检查的知晓率均低于60.0%;国有企业、接噪工龄20年以上、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接噪工人的知晓率较高(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健康试点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保障和职业卫生与一般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特点,为开展需求评估和制定健康促进措施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4家试点企业924名员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伤保险参保率、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98.3%、88.3%和93.9%;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为15.6%;10.7%的员工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概念"知晓率为62.8%,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组间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年人正常血压标准"知晓率为14.3%,"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7.0%。管理员工在"高血压不一定有症状"、"预防慢性病方式"及"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知晓率均高于生产员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员工获取职业健康知识途径主要有宣传栏(82.5%)、企业培训(73.6%)、海报折页(38.1%)和手机(30.4%)等。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企业试点员工总体职业健康保障较好。职业卫生及一般健康知识知晓整体水平不高,存在较多认知误区和薄弱环节。建议企业优化健康促进方式,结合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干预活动,切实提高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浦东新区开展妇幼保健人员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培训班,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和统一的调查问卷,在培训前让学员自行填写问卷并现场收回。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100%。妊娠梅毒诊断知识6道题中,知晓率为20.00%;妊娠梅毒疫情管理知识6道题中,知晓率为87.50%;妊娠梅毒规范治疗及随访知识8道题中,知晓率为31.25%。总体知晓率为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影响医务人员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同临床专业相比,预防专业的医务人员知识知晓率高(OR=16.476,95%CI:3.541~76.670)。结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需进一步优化培训机制,加强培训,以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环卫女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与正确行为形成的匹配性,为有针对性制订和实施职业健康宣教,避免职业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十七个街道的环卫女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正确行为形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调查的1 463例环卫女工职业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6.94%,正确行为形成率为49.12%。不同特征环卫女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与正确行为形成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的环卫女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与之对应的正确行为形成率。而不同工龄的比较表现为工龄在15年以上者正确行为形成率高于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环卫女工对“工作中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必要性”、“职业卫生培训必要性”、“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预防职业病”、“是否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知晓率分别为44.09%、78.47%、73.62%、51.47%、17.98%;对应的行为“主动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上岗前是否做过职业健康检查”、“是否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是否签署劳动合同”的形成率分别为35.20%、30.96%、55.23%、33.15%、8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既知晓“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必要性”、“职业卫生培训必要性”、“是否了解劳动合同法”这三个知识点又能形成正确行为的环卫女工数分别是对应的既不知晓上述三个知识点又不能够形成正确行为的环卫女工数2.0倍、2.14倍、1.06倍。 结论 环卫女工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与正确行为形成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高度关注和加强这一弱势人群的职业健康管理,保护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株洲市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及噪声聋诊断情况,为噪声聋的预防、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株洲市2015年开展的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及噪声聋诊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已开展噪声作业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127家,覆盖率为59.07%,体检率为64.04%,检出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221例,检出率为2.91%,无噪声聋诊断病例。结论株洲市噪声作业健康监护状况和噪声聋诊断情况不容乐观,应继续扩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居民高血压病知信行的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地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城乡结合部两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统一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访谈并测量血压.用x2检验、非参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46.6%、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知晓率为16.5%、高血压病各种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41.4%~45.7%、高血压病各种并发症的知晓率为18.3%~48.2%.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文化程度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关.本研究发现遵医嘱规律服药者仅占既往诊断高血压病患者的44.3%,不遵医嘱的主要原因是自认为无大碍与遗忘或没有时间.结论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居民高血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健康教育干预重点可以放在较低文化层次、收入较低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防护知识和工作行为准则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6家医院,基于网络平台采用自愿抽样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HIV职业防护知识和工作行为准则问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职业暴露知识和职业暴露工作行为准则的知晓情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75份,结果显示5.45%(15名)的医务人员发生过HIV职业暴露;高级职称(正高级和副高级)暴露率为12.50%(8/64),高于中级及以下和职称不详者的3.32%(7/211)(χ2=8.029,P<0.05)。78.91%的医务人员接受过HIV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4%,对职业暴露工作行为准则总体知晓率为62.2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总体知晓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HIV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较高,工作行为准则知晓率较低,提示仍需持续构建和加强集中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多维一体的高效培训体系建设,确保全省...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省171179名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发现,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20%,职业禁忌证检出率4.87%,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33%;职业禁忌证和疑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以非金属矿采选业最高,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以汽车制造业最高。应加大对重点行业接噪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兴、张家港和丹阳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1.41%(40 370/49 588);58.4%(841/1 439)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当同事或朋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表示会对其更加关心,并注意自我保护的医务人员占78.8%(1 132/1 436);36.1%(519/1 439)的医务人员面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时会感到恐惧;83.9%(1 207/1 439)的医务人员不拒绝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仅58.3%(839/1 439)的医务人员将所有诊疗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当作艾滋病潜在传染源来防护;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预防性用药者分别占87.9%(1 262/1 435)、50.2%(721/1 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称、工作科室和接受培训情况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影响;性别、年龄、三级网络、工作科室及自觉有感染HIV危险对医务人员面对艾滋病恐惧心理有影响;培训、曾经诊断艾滋病和工作科室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行为有影响。结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仍然存在恐惧心理,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行为正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电力机车厂职业性健康现状,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该厂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该厂主要的职业性损伤为职业性噪声聋,对噪声聋与工龄的延长作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rs=0.786,P=0.036,表明在α=0.05的水平上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和年龄是职业性噪声聋的危险因素. 结论应重点加强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