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丘彩霞  肖春云 《现代康复》2001,5(8):131-13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肢体功能的恢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65例,采取康复干预,于治疗前24h治疗后15-55d进行测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rom6级评定法,日常生活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康复前后比较有显差异(P<0.01)。结论 脑卒中患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护理研究》2009,23(28):2572-257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我锻炼.在病人入院第1周和治疗6周~8周后,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 (FMA) 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护理研究》2009,(10):2572-257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时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我锻炼。在病人入院第1周和治疗6周~8周后,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50.01)。[结论j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5.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肢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组加以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和病程3个月分别测定腕背伸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和用Fugl-Meyer评估表(FMA)对息侧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3个月后ARoM、EMG幅值和FMA积分恢复优于对照绢(P<O.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黄强  孙家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94-1594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加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 3例和单纯复康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籽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提高(P<0.01),对照组Fug-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心崇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027-3027
为探讨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方法及意义的,对56例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认知障碍及严重的并发症的脑卒中患者提供指导性的社区康复治疗,6个月后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法评定疗效。结果56例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均有效,且脑出血性改变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脑缺血性改变,康复治疗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功能性电刺激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每项技术治疗30min,每日1次,每周5d,共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10s踝足屈伸运动(AFEM)、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过程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治疗前,4组患者AROM、10s AFEM、10m MWS、FMA下肢部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4组患者AROM、10s AFEM、10m MWS、FMA下肢部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肌电生物反馈组AROM[(11.6±4.3)°]、10s AFEM[(12.6±4.0)次]、10m MWS[(0.8±0.4)m/s]、FMA下肢部分[(22.6±4.0)分]恢复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功能性电刺激组治疗后AROM[(12.9±4.1)°]、10s AFEM[(13.7±4.2)次]、10m MWS[(0.9±0.4)m/s]、FMA下肢部分[(26.2±4.0)分]恢复显著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与功能性电刺激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AROM[(14.2±5.5)°]、10s AFEM[(14.1±3.7)次]、10m MWS[(1.0±0.5)m/s]、FMA下肢部分[(29.0±5.1)分]恢复较为优异(P<0.05)。 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10.
王永花  李琪  张福娥 《现代护理》2007,13(18):1741-1742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与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规范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刺血等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朱业智  魏进莲  余秀萍 《护理研究》2012,26(28):2647-2648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规范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刺血等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肌力、肢体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 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与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6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改良Ashworth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经16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对照组肩、手及下肢Brunnstrom评分、MBI评分[分别为(62.07±20.19)分和(50.05±17.53)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6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对照组偏瘫侧屈腕肌Ashworth评分[分别为(0.38±0.45)分和(0.71±0.61)分]及踝跖屈肌Ashworth评分[分别为(0.47±0.40)分和(0.79±0.61)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在急诊早期开展各项康复措施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进行软瘫期和恢复期康复护理。观察组由受过专门培训的"急诊卒中护理小组"人员从入院急诊开始负责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并对病人实施全面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egl-Mevyer运动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和随访时此2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诊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和:分析和探讨中医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中医按摩,疗程14d。结果:试验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明显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采取康复干预,于治疗前24h及治疗后15~55d进行测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rom6级评定法,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的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患肢肌力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连春 《全科护理》2010,8(29):2655-2656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的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患肢肌力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均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FES。结果: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评分,2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且无继发损害发生。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结合FES对促进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