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秦慧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5)
目的探究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院内ACS急诊救治护理,观察组予以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救治时间、护士工作效率、临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转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护士到达导管室时间、PCI术前准备时间及获取知情同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ACS患者从院前急救到进入心导管室PCI治疗期间开展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ACS救治时长,并在高效率的护士干预下,降低住院病死率,改善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范围宽广的临床情况,是常见的心内科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不稳定、变化快、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特点;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病的预后。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ACS患者196例,在住院期间除认真细致地做好常规护理外,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过程中的一个类型,根据心肌急性缺氧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个体氧供失衡状态,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Ⅲ。病理机制是由于冠状内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导致血栓形成,全部阻塞冠状动脉而形成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了患者的急救措施,注意饮食与通便,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介入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42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1例因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护士娴熟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使ACS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范围宽广的临床情况[1],是常见的心内科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不稳定、变化快、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特点;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王会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6):75-7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猝死[1]。该综合征由于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易致心室颤动而猝死。尤其不稳定型心绞痛很易发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肌缺血急性发作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S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严重的出现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心率衰竭甚至猝死.ACS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因其病死率高,所以对护理、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专科护士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护理干预对降低ACS的病死率的作用。方法:对60例ACS病例进行护理,病人入院后,判定紧急情况,迅速评估ACS的危险层次,严格控制"4Ds"时间点,迅速执行抢救流程,缓解病情,减少延误。并及时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宣传健康教育。结果和结论:专科护士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面对病人不典型的症状时,能正确判断是急性的心肌缺血还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或抑郁症,进行快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ACS的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药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经验,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80例ACS患者类型、治疗方法、转归及治疗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药物救治成功率。结果 60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通过强化抗栓、调脂、抗缺血治疗,病情稳定50例(83%),效果不良10例中转上级医院行PCI 8例、放弃治疗2例;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15例,再通10例(66%)、转上级医院行补救性PCI 5例。溶栓治疗组3例有出血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在不能开展PCI的情况下,对ACS患者及时进行充分评估,积极强化抗栓、调脂、抗缺血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此基础上尽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同样可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脉旁路移植术。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列病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各异,其冠状动脉却有着非常相似的病理生理现象,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和Q波型心肌梗死(QMI)[1]。ACS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斑块的破裂。斑块破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展到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合,在ECG上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使管腔不完全闭塞的血栓和/或那些由较少比例的稳定纤维蛋白和较大比例的血小板组成的血栓产生UA和NQMI,在ECG上表现为ST段压低和T波倒置[2],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很高。现将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的胸部疼痛的ACS患者32例疼痛部位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01-04-2004-09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29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15例,对照组(单纯西医)14例.比较两组病人在心电图的改善,和临床症状的缓解方面是否有差异.结果:治疗组不论是心电图的改善,还是临床症状的缓解,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可以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减少心肌缺血损伤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俊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17-2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 (P<0.05);2组均未见严重出血事件.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CS是安全的,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实施双心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ACS患者,实施双心护理模式,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双心护理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P0.01),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是A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双心护理模式是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专科护理的同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使患者达到身体和心理双健康,有助于患者全面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共同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心血管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技术的迅速发展、强化降脂理念的普遍认同及新型抗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ACS的预后。AC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局部反应,治疗靶向仅集中于冠状动脉或者缺血的心肌组织,显然难以获得真正理想的效果。如何改善ACS患者的长期预后,中医药复杂的药理作用初步显示有较好的综合效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系统研究。按照循证医学要求,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中医药综合治疗ACS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综合现代ACS中西医研究进展,建立包括中医证候在内的ACS高危人群的辨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临床经验,构建ACS中医药干预规范,对提高我国ACS患者高危人群的综合识别能力和ACS中医药二级预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C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缺血性心源性猝死等,祖国医学称为胸痹和真心痛,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近年来ACS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展,使得其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是世界范围医学难题。近年来,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64例,效果显著,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5,(6)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对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成功实施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心悦胶囊,连续服用6个月,随访1年,应用心功能检测[包括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清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共同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与试验前相比,试验后1年两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LVEF明显增加(P0.05)、LVEDV、LVESV和NT-pro BNP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后1年,治疗组的LVEF、LVEDV、LVESV和NT-pro BNP改善更加明显(P0.05),但两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后1年,治疗组的MACE总发生率明显降低(10%vs 24%,P0.05),治疗组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升高(0.886 vs 0.743,P0.05)。结论心悦胶囊能明显改善介入后ACS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患者1年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苏欣康中药复方,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以外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心律失常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苏欣康结合常规手段治疗ACS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C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