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以防艾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职高生艾滋病防控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以某校职高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协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职高生艾滋病知识水平及防艾生活技能提高,其中VCT的干预效果最佳。学生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90.7%的学生对课堂培训非常满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措施有效(干预vs.总分b=3.94,P0.05),女生对艾滋病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比男生好(性别vs.总分b=1.38,P0.0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问卷总分提高(干预前后分别为24.2分、28.6分)。结论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防艾生活技能具有较好的效果。职高生艾滋病防控应该开展长期的、以学生需求为主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贵州某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构建大一新生精准防艾教育干预模式,提升大学生防艾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贵州某高校2 406 名大一新生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表”进行自愿不记名问卷调查。 该高校大一新生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专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24%,高于女生的81.35%;城镇学生知晓率为86.06%,高于农村学生的77.41%;理科学生知晓率最高,为83.25%,文科生为82.51%,体育与艺术学生知晓率最低,为80.69%。 加强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尤其是侧重加强女性、农村地区、体育与艺术类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应包括生活技能教育。通过执行疫情通报制度、融入性教育等综合干预,以提高青年学生的防艾生活技能及艾滋病相关行为。方法学校层面,落实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学生层面,融合艾滋病教育和性健康教育。采用类实验设计,在成都市某大学3个学院用方便样本法招募基线人群,半年后采用同样方法招募效果评价人群,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防艾生活能力、VCT意愿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变化。结果分别有414位和360位青年学生作为基线和效果评估人群。防艾生活技能得分由干预前的(116. 3±11. 7)提高到干预后的(118. 2±11.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项技能中,风险评估能力和协商能力分别由干预前的(49. 2±6. 0)、(29. 1±4. 3)提高到干预后的(50. 3±6. 4)、(30±4. 3)(P0. 05),拒绝和寻求帮助能力变化不明显(P0. 05)。VCT意愿得分从(1. 9±0. 9)提高到(2. 0±0. 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知识得分变化不明显。分性别考虑,男性表现为协商能力增加,而女性表现为风险识别能力增加。结论以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为突破口,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结合的青年学生干预模式,提高了防艾生活技能,尤其是风险识别能力和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4.
评价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干预效果,为今后开展有效的生活技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年级和学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对经过同伴教育后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同伴教育后,女生在生活技能的风险识别、协商、拒绝和寻求帮助4个维度上,由干预前的(52.00±5.82) (22.74±3.05) (18.85±2.63) (21.89±2.94)分提高到干预后的(54.31±5.89)(23.16±3.04)(19.29±2.64) (22.66±2.77)分,艾滋病防治总体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4.08±2.47)提高到(15.18±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的风险识别和拒绝能力由干预前的(50.82±7.10) (15.88±3.19)分提高到干预后的(54.79±6.97) (17.68±2.66)分,艾滋病防治总体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3.57±2.89)分提高到(15.03±1.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防艾生活技能的影响因素为喜欢同伴教育、喜欢专家讲座、愿意参与防艾宣传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P值均<0.01).结论 同伴教育与教育对象的主动参与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防艾生活技能现状,探索其对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的影响。方法利用问卷星调查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防艾生活技能、性行为发生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将自报发生过性行为的1 862人纳入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36%(1 862/15 07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其中74.60%的分析对象最近1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二学生的安全套使用率(76.92%)高于大一学生(72.72%),汉族学生(76.12%)高于其他民族学生(68.75%),独生子女(77.78%)高于非独生子女(72.90%),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者(76.80%)高于不知晓者(65.47%)。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越高者,安全套使用率越高。控制混杂因素后男女生分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防艾生活技能和风险识别能力、拒绝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3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安全套使用有促进作用,随着得分的升高,安全套使用率逐渐升高,但未发现协商能力影响大学生的安全套使用。结论防艾生活技能可促进大学生的安全套的使用,建议加强大学生的防艾生活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新时期农村贫困地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适宜技术。方法运用"电视、互联网+双传播模式"传播防艾知识,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已婚育龄妇女双重点群体"防艾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已婚育龄妇女、中学生和村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2%、2.02%、77.60%和96.62%、96.58%、92.83%,能够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并摒弃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错误观点者的比例分别为39.24%、38.87%、43.64%和85.80%、85.75%、75.76%,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回答率分别为65.19%、74.26%、68.83%和95.94%、98.08%、89.83%。实施干预措施后,三项主要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最多的是电视,其次为互联网。结论电视仍是当前广大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健康教育方法已成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新的传播方式。利用"电视、互联网+"健康教育方法,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已婚育龄妇女双重点群体"防艾教育,促进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并利用已婚育龄妇女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及影响力,将防艾知识传播、辐射给家庭成员及社会大众,从而提高全社会的防艾能力,遏制艾滋病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高校预防艾滋病大型健康教育活动(以下简称防艾)的效果,探索高校长效全覆盖的防艾同伴教育机制。方法 由红会社团按统一教案自主培训、考核选取同伴教育师资,对全体新生以班为单位开展防艾活动,并进行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评估效果。结果 研究对象艾滋病“国八条”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干预后较干预前,对艾滋病人持接纳态度的上升25.6%,持歧视态度的减少4.13%,对多个性伴侣持反对态度的上升9.55%,对一夜情持反对态度的上升8.61%。结论 新生大型防艾同伴教育活动收效明显,以学生社团按统一教案内容开展大型同伴教育活动的模式可实现防艾教育长效全覆盖运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成都市某高校新生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风险意识、歧视态度等现况,评价学校防艾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借助调查问卷在防艾教育干预前后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进行两次横断面调查;收集艾滋病相关知识、风险识别能力、歧视态度;通过信息匹配获得配对样本;使用基于配对设计的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228位调查对象进入合格配对人群中。艾滋病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1.54±1.29)上升至干预后的(11.8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25,P<0.01)。风险识别能力由干预前的(44.26±5.00)上升到干预后的(45.8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22,P<0.01)。歧视率由干预前的12.72%增加到干预后的1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27,P>0.05)。结论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可提高学生的防艾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但学生的歧视率不减反增。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信平台指导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大众意见领袖(popular opinion leader,POL)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的同伴干预及其效果评价,为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12月,以天津为中心,招募参与过前期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培训的POL 22名,并通过滚雪球法,将POL招募的100名同伴或性伴纳入研究.2020年1-3月,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海报,指导POL对招募的同伴/性伴的艾滋病预防能力进行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青年学生MSM发生性行为、多性伴的比例下降(X2值分别为12.12,5.94,P值均<0.05);POL同伴的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国八条"知晓率由90.0%提高至99.0%,"青八条"知晓率由86.0%提高至98.0%(X2值分别为5.82,7.56,P值均<0.05).知识得分由(11.08±1.89)分提高至(11.84±1.27)分,态度得分由(54.29±4.01)分提高至(56.06±3.75)分,行为得分由(52.12±4.78)分提高至(55.08±4.25)分,技能得分由(51.96±4.75)分提高至(54.67±5.04)分,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得分(百分制)由(87.30±6.95)分上升至(91.86±5.42)分(t值分别为-4.21,-3.51,-5.32,-5.16,-6.55,P值均<0.01).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指导POL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干预,对提高同伴的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有效.  相似文献   

10.
探索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大众意见领袖(popular opinion leader,POL)干预应用于艾滋病高危青年学生群体的可行性,为高校开展艾滋病POL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5-10月,对从西安市前期调查的艾滋病青年高危学生中征集的9名潜在POL实施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干预实验,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采取统一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POL的同伴地位和心理社会能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4,0.45,P值均>0.05).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中坚持使用效能维度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的得分分别为(10.56±1.88)(11.11±2.21)(12.89±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4,P<0.05).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L开展3个月共计宣传覆盖216人次,相较于干预前(108人次)宣传行为有所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POL干预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8名POL认为非常有用.结论 对艾滋病高危青年学生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POL干预模式覆盖面较广、接受度较好,在坚持使用安全套效能方面有较好效果,其他方面的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为基础,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北京市5所初中、4所高中的1257名学生分组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专题教育,在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学段、性别的学生,干预后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联合国艾滋病大会核心构建指南(UNGASS)指标全部回答正确率实验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除高中组学生外,实验组学生干预后态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相关拒绝技能情况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实验组同学更愿意与家长、同伴沟通艾滋病相关问题。结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态度的转变和拒绝技能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青年学生的防治艾滋病生活技能,探讨其对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VCT)利用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和大专生共1 237人。采用问卷收集学生的防艾生活技能、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VCT利用情况。单因素分析各种因素对VCT利用率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防艾生活技能促进VCT利用率的贡献。结果 12.6%的调查对象接受过VCT服务。男生的VCT利用率(14.5%)高于女生(7.3%),独生子女(15.2%)高于非独生子女(10.0%),曾经发生过性行为者(19.8%)高于没有性经历者(11.1%)。除风险识别能力外,青年学生VCT利用率均随着协商能力、拒绝危险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得分的增高而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防艾生活技能总分、协商能力、拒绝危险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促进VCT利用的OR值分别为1.75、1.717、1.893和1.675。结论防艾生活技能可促进青年学生的VCT利用率提升,建议加强青年学生的防艾生活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3.
了解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现状及艾滋病教育效果,探索提升防艾意识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防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江苏省6所防艾试点高校中随机整群抽取3 422名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知识、态度的改变情况,从而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国八条”总体知晓率从69.1%上升到82.2%(x2=147.335,P<0.01);各个条目的上升幅度介于3.8~ 16.6百分点之间.学生认为“学校讲授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为重要”“怀疑被染了艾滋病病毒会马上做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发生性行为时,避孕套会一直使用的意愿”分别从干预前的91.53%,88.5%及56.37%上升到干预后的94.99%,92.8%及60.92%(x2值分别为31.151,34.895,20.862,P值均<0.01).结论 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态度有待提高,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可在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防艾知识需求,为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2018级大一所有新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防艾知识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大一新生2 031人,艾滋病新"国八条"知晓率为38.8%~95.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0.3%;4.4%的学生自述有过性行为,男生(8.8%)高于女生(1.0%)(χ2=81.69,P<0.01),其中19.1%的首次性行为发生在高考结束后至进入大学前,使用安全套占48.3%。27.6%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赞同比例男生(45.7%)高于女生(15.1%),有性行为者(64.0%)高于否认有者(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4.48、67.84,P值均<0.01);39.3%愿意与身边感染艾滋病的同学、朋友交往,男生(43.9%)高于女生(36.0%)(P<0.01);90.5%自述如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马上去做检测,女生(92.1%)高于男生(88.3%)(P<0.01)。53.8%知道国家有免费艾滋病检测政策,79.2%愿意接受检测服务,78.9%希望通过网络和学校内自动售货机购买检测试剂。76.1%艾滋病相关知识来自学校教育,希望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前3位依次为拍摄微电影、动画或动漫形式、专家讲座。结论启东市某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应根据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了解大学生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和现场自救互救常识掌握情况,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平顶山市3所高校大一新生1500名,利用暴力恐怖袭击行为量表评价大学生相关应对行为,采用国内外权威相关试题库测试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专家现场演示等手段干预1年后重复上述评价和考核,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大学生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的个人准备行为得分分别为(13.11±5.79)和(27.02±13.71)分,信息寻求得分分别为(4.08±1.85)和(6.35±2.77)分,规避行为得分分别为(5.66±2.49)和(10.31±5.18)分,自救互救常识考核得分分别为(41.83±12.33)和(69.74±20.17)分,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18,25.71,30.46和44.50,P值均<0.01).干预前后不同性别、城乡、地区大一新生应对行为和自救互救常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和现场自救互救能力在干预前均不理想,科学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现实要求仍有差距,进一步完善干预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不同干预方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河南省2个县13~18岁430名农村校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7.09%和85.22%,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21.9%和87.1%,与艾滋病病人共餐不传染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28.4%和81.0%;不同方法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01);不同干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0,P0.05);综合干预、同伴教育和专题讲座3组平均得分提高值较明显,分别为45.72,42.33和35.56分。结论本研究中采用的干预方法均能提高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水平,综合干预、同伴教育和专题讲座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中的适宜性与有效性,为相关健康促进工作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某县104名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进行以普及艾滋病知识、建立关爱态度、提高自尊与自信水平为目标的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干预,另105名学生为对照,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学生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得分与对照组基线水平一致;干预后,干预组上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内,干预后男生自尊与自信水平均显著低于女生.结论 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干预模式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是有效、可行的,男生在干预过程中应被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评价某市青年学生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大众意见领袖(popular opinion leader,POL)的艾滋病预防与领导力干预即刻效果,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6月,采取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方式,对招募的某市54名青年学生MSM中的POL进行艾滋病预防、领导力的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取统一的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艾滋病预防能力部分,信息方面得分由(36.30±7.30)分提高到(42.09±3.43)分(P<0.01);动机方面,安全套使用经验与态度得分由(5.43±1.19)分提高到(5.83±1.24)分(P<0.05);行为技巧方面,安全套使用技巧得分由(4.30±1.04)分提高到(4.85±0.53)分,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得分由(55.85±12.40)分提高到(61.48±8.01)分,自主HIV检测能力得分由(4.11±1.09)分提高到(4.65±0.52)分,性行为前避免饮酒的能力得分由(3.74±1.19)分提高到(4.13±0.91)分,患病后正确求医的能力得分由(9.33±1.32)分提高到(9.69±0.77)分(P值均<0.05).领导力部分,同伴地位得分从(26.96±5.55)分提高到(29.81±6.68)分,主动交流能力得分从(21.35±5.76)分提高到(24.43±4.17)分(P值均<0.01);干预前后心理社会能力得分分别为(77.96±13.42)(80.89±12.42)分(P<0.05).结论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指导,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干预对提高POL的艾滋病预防能力和领导力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评价高校学生团体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效果,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某高校大一新生共319名,利用受培训的学生社团成员作为志愿者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活动,并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有294名学生全程参与了干预活动。干预前艾滋病8个基本知识答对率41.01%~98.11%,"输血是否传播知晓率"最高;干预后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由67.19%提高到99.32%(χ~2=109.80,P=0.000),婚前性行为的支持率由53.00%下降到43.88%(χ~2=5.078,P=0.024),艾滋病相关歧视态度各维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高校学生社团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降低歧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师范学生防艾生活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艾滋病在学生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444名大学生进行防艾生活技能调查,使用 SPSS21.0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XC小五号.EPS;P〗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师范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影响因素。结果 师范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具备率为53.56%,风险识别技能、协商技能、拒绝技能、寻求帮助技能具备率分别为60.73%、44.56%、52.11%、58.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防艾生活技能具备率上,女生是男生的1.48倍(95%CI: 1.29~1.71);独生子女是非独生子女的1.52倍(95%CI: 1.33~1.73);异性恋学生是非异性恋学生的1.29倍(95%CI: 1.11~1.51);愿意进行HIV检测的学生是不愿意检测者的1.49倍(95%CI: 1.25~1.77);二年级学生是一年级学生的1.38倍(95%CI: 1.20~1.59);城市出生的学生是农村出生学生的1.39倍(95%CI: 1.14~1.69)。客观支持(OR=1.05,95%CI: 1.02~1.07)、主观支持(OR=1.10,95%CI: 1.08~1.12)及支持利用(OR=1.18,95%CI: 1.14~1.22)得分高是师范学生具备防艾生活技能的促进因素。结论 针对男生、非独生子女、一年级、非异性恋、出生地为农村的师范学生加强各种防艾生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提高师范学生HIV检测意愿,为其提供更多和更友好的社会支持环境,进一步提高防艾生活技能具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