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CT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并获得诊断.对于亚厘米的小结节,无论是影像学还是肺穿刺活检其诊断准确率都不高,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活检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死率低且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是肺小结节活检的首选方法[1-2].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新型肺结节定位针定位肺小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新型肺结节定位针定位肺小结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肺结节患者共53枚肺小结节,直径5.0~15.0 mm,均于CT引导下以新型肺结节定位针定位病灶后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观察定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对50例53个病灶均成功植入锚定定位针,定位成功率为100%(53/53)。穿刺过程中9例(9/50,18.00%)穿刺针道附近轻微出血;定位术中14例(14/50,28.00%)出现轻度气胸,1例(1/50,2.00%)发生胸膜反应。8例于定位当日、42例于次日接受VATS;术中按定位针指导均成功找到并切除病灶。结论 CT引导下新型肺结节定位针VATS术前定位肺小结节效果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系统评价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与弹簧圈定位在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比较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与弹簧圈定位在肺结节定位中应用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0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1 117例患者,其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组473例患者,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组644例患者。纳入文献NOS评分均>6分,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Hook-wire定位组与弹簧圈定位组定位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4,95%CI(-3.43,3.71),P=0.940]。Hook-wire定位组定位成功率优于弹簧圈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17,0.72),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快速医用胶定位在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4月对111例126个肺小结节术前72 h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将快速医用胶注射到肺结节周边形成硬结,随后行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结果 111例术前在CT引导下注入快速医用胶均形成硬结,定位成功率100%。结节在定位后共发生气胸15例,肺内出血5例,但均无明显不适,未特殊处理。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均探查到胶水结节,无中转开胸,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前CT引导下快速医用胶定位肺结节方法可靠,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对精准定位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92例患者共102个肺小结节(直径≤ 2 cm)于VATS前行CT引导下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定位,定位后24 h内行VATS手术切除结节,观察定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02个肺小结节定位成功率为98.04%(100/102),定位操作时间8~45 min,平均(17.26±5.92)min;2例2个结节VATS术中发现弹簧圈自肺组织内脱出滞留于胸壁;定位后少量气胸发生率10.78%(11/102),少量肺泡出血发生率12.75%(13/102),均无症状而未予处理。102个结节均经VATS成功切除,无中转开胸病例。结论 VATS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可有效定位肺小结节,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比医用胶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最大径≤30mm)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术的肺小结节患者的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分为医用胶组(88例,共90个结节)及Hook-wire组(19例,共19个结节),比较2组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胸腔镜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包括气胸、肺出血、局部疼痛、咳嗽)的差异,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及胸腔镜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定位成功率均为100%。医用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ook-wire组(P均0.01)。定位方法为总体并发症、肺出血、局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节到胸膜的距离为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医用胶可用于肺小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且相对于Hook-wire定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双弹簧圈标记定位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双弹簧圈精准标记定位在胸腔镜下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经胸部CT发现的45例SPN患者,术前采用CT引导下双弹簧圈精准标记定位,然后于当日或次日行胸腔镜楔形切除肺内病灶。记录弹簧圈定位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弹簧圈在术中的引导作用。结果 CT引导下双弹簧圈可精准标记、定位肺内微小结节,成功率100%,定位操作平均时间为(18.0±5.3)min。定位后无气胸、咯血发生,沿穿刺针道及弹簧圈周围少量渗血8例(8/45,17.78%);未发生弹簧圈移位、脱落。患者均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进入胸腔后均能看到标记弹簧圈并可迅速找到病灶,获得病理结果。结论采用双微弹簧圈进行SPN胸腔镜手术前精准标记定位,具有安全、准确、方便、易于操作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胸腔镜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时运用CT引导微弹簧圈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治疗的32例SPN患者,术前做好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观察下对患者SPN进行楔形切除。计算微弹簧圈定位的准确度、定位后平均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微弹簧圈定位十分精准,全部患者均成功定位,手术时间(15.61±5.23)min,其中出现3例(9.38%)肺组织局部出血、2例(6.25%)气胸、1例(3.13%)肺组织局部出血合并气胸,手术全部成功,未出现术中中转开胸的情况,也未出现因微弹簧圈被缝合器切断而残留于体内的情况。结论 SPN切除前使用微弹簧圈进行定位,具有精准度高,并发症少,方法简便、易行,廉价,微弹簧圈不易滑脱等特点,是一种适合临床推广的术前定位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SPECT/CT引导Sens-cure针穿刺定位肺小结节(直径≤10 mm)的价值。方法对19例肺小结节患者行SPECT/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共定位21个肺小结节;之后行VATS,根据定位器位置寻找靶病灶,并予以局部楔形切除。观察定位成功率、穿刺定位时间、肺结节大小、胸膜下距离、并发症及病理类型等。结果经皮穿刺定位肺小结节成功率100%,平均定位时间(15.0±3.1)min;病灶最大径(7.1±1.8)mm,胸膜下距离(17.8±5.8)mm;而后均成功完成VATS,完整切除靶病灶,无脱靶。术后病理诊断其中16个(16/21,76.19%)为病变恶性。穿刺后并发症包括少量出血2例、少量气胸3例。结论VATS术前SPECT/CT引导Sens-cure针穿刺定位肺小结节安全有效,可提高VATS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局灶性磨玻璃样病变(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4月对21例单侧fGGO(直径5~17 mm,平均11.5 mm,距壁层胸膜0~28 mm)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前皆行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并辅以亚甲蓝染色。结果 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成功率为100%,定位时间15~28 min,平均21 min。1例术中金属钩脱落,胸腔镜下观察肺组织表面血肿和亚甲蓝染色而成功手术切除;1例亚甲蓝染色失败,但Hook-wire锚定病灶亦成功手术切除。6例(28.6%)发生并发症,其中无症状气胸4例,无症状左上叶出血1例,无症状气胸和右下叶出血1例。VATS手术时间15~43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23~38 ml,平均31 ml。术后住院5~12 d,平均7 d。fGGO术后病理:原位癌4例,微浸润腺癌3例,肺腺癌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错构瘤1例,间质性肺炎3例,肺内淋巴结增生2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论 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fGGO的准确率高,并发症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CT下弹簧圈定位肺结节后在胸腔镜下精确切除肺结节的诊疗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共4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配至定位组和非定位组,每组各20例,其中定位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1.35±8.47)岁;非定位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0.50±8.27)岁。术前患者肺结节未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结节大小均≤15 mm。弹簧圈的头端深入至结节旁,尾端留置在脏层胸膜表面以便在胸腔镜下清楚地显露。肺结节在胸腔镜下使用切割闭合器行楔形切除,切下的肺组织送快速病理检查,初次送检即能找出肺结节并明确病理就定义为精确切除。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肿瘤大小、肿瘤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位组精确切除的成功率更高(100.00%vs.70.00%,P=0.008),切除肺结节所需时间更短[(35.65±3.38)min vs.(44.38±11.53)min,P=0.003],切除肺结节所需使用的切割闭合器组件数目更少(3.25±0.85vs.4.44±1.26,P=0.002),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CT下弹簧圈定位能提高腔镜下肺小结节精确切除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及带线锚钩用于肺部微小结节及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286例肺结节患者,其中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微弹簧圈组)139例,男49例、女90例,平均年龄(57.92±10.51)岁;带线锚钩定位(带线锚钩组)患者147例,男53例、女94例,平均年龄(56.68±11.3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弹簧圈组共定位173个结节,带线锚钩组共定位169个结节。两组定位成功率相近,但微弹簧圈组的定位时间[(9.53±3.08)min vs.(8.15±2.55)min,P=0.001]及手术切除送检时间[(34.96±19.75)min vs.(30.46±14.41)min,P=0.029]明显长于带线锚钩组;微弹簧圈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带线锚钩组(11.0%vs. 21.3%,P=0.006),但肺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带线锚钩组(30.1%vs. 10.7%,P=0.001)。结论带线锚钩与微弹簧圈在小结节定位中均有良好的效果,二者成功率相近。带线锚钩定位时间更短、血肿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采用hook-wire穿刺定位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患者,共41个直径小于2cm的肺部pGGO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在DSAInnovaCT引导下采用hook-wire对病灶穿刺定位,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指触诊阳性率与病灶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指触诊与hook-wire定位的成功率,总结hook-wire定位定位的并发症等。结果术中触诊12个病灶(29.3%)可触及并明确定位;3个病灶(7.3%)术中发现穿刺针移位;病灶的大小、深浅、病理类型、所在部位以及穿刺定位过程的时间长短,与触诊的阳性率无显著关系,39个(95.1%)病灶可通过hook-wire准确定位,与触诊比较准确性有显著差异(P<0.01);常见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5例(12.8%),血胸2例(5.2%),严重胸痛1例(2.6%)。结论对于小于直径2cm的肺部pGGO,胸腔镜手术有必要常规进行病灶的定位,其中采用Hook-wire对病灶进行穿刺定位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220例术前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并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95.9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疾病史、定位体位、穿刺深度、定位时间、穿刺次数是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疾病史(OR=0.240,P0.05)、定位体位(OR=3.100,P=0.002)、穿刺深度(OR=1.124,P=0.049)、穿刺次数(OR=5.902,P0.05)是引起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应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有效、安全、成功率高,积极控制肺部原发疾病,穿刺时尽量保持仰卧体位,准确把握穿刺深度和穿刺次数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疗条件下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而手术中识别和治疗小型肺部病损仍然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将手术和肿瘤学原理与更微创、更适当的肺保留手术相融合。为了满足肺结节发生率增加的需求及其外科治疗模式的转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领域已有许多相应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单孔VATS和非插管麻醉VATS的兴起明显降低了VATS的侵入性,裸眼3D显示系统、图像引导下的VATS、杂交手术室和荧光胸腔镜检查技术的出现更有助于提高VATS的精准度,成为诊疗肺结节的重要辅助手段。文章探讨了近期VATS技术的发展重点及其在肺结节手术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8月,采用由四爪锚钩和三色标记刻度缝线组成的带线锚钩系统,对35例肺GGN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带线锚钩行术前定位,24 h内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相似文献   

19.
肺内小结节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前CT定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指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7例肺内小结节患者(共53个结节,直径30mm)行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将微弹簧圈植入紧邻肺小结节边缘的肺组织内,使22个结节内的微弹簧圈的尾部位于脏层胸膜之外。于定位当日或次日行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VATS下完整切除全部肺内小结节(直径3~26mm)。51个(51/53,96.23%)肺内小结节应用微弹簧圈定位成功,2个(2/53,3.77%)微弹簧圈植入后发生移位;定位术中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气胸6例、轻微肺泡出血9例。结论术前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小结节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VATS切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新型肺定位针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定位时间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于术前0.5~1 h进行定位操作,观察组于术前16~20 h进行定位操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操作相关指标、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3.25±0.36)较对照组(3.93±0.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操作时间(14.24±1.73)较对照组(18.63±2.03)明显变短,差异显著(P<0.05);术中观察到观察组定位操作发生术中无症状血胸1例,术中观察到对照组患者发生术中脱钩1例、无症状血胸2例、无症状气胸1例和胸膜反应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测量后观察组中定位准确率(97.5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肺定位针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