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带瓣牛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15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试验组)用带瓣牛心包补片行跨肺动脉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另外15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用牛心包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肺动脉瓣反流情况和肺动脉瓣压力阶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无死亡,也无因流出道严重狭窄和严重肺动脉瓣反流需再次手术者。术后第10天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瓣压力阶差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瓣反流程度:试验组轻度反流14例,中度反流1例;对照组轻度反流9例,中度反流6例;两者反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带瓣牛心包补片是肺动脉瓣跨瓣环重建的一种良好材料,在围手术期对肺动脉瓣抗反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自体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进行法洛四联症一期矫治手术的患者125例,术中均采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心室流出道的重建. 其中,39例采用单纯自体心包补片, 86例采用带瓣自体心包补片.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肺动脉瓣的返流程度及活动度变化情况. 结果 单纯补片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3 ± 8)个月,带瓣补片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5 ± 7)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表面积、心率、肺动脉直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引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单纯补片组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加重程度、瓣膜活动度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带瓣补片组. 结论 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带瓣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有助于降低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的返流及减缓瓣膜增厚硬化程度,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牛颈静脉带辩管道(BJVC)进行心脏右室流出道(RVOT)的重建,探讨BJVC植入人体内后免疫反应的程度.方法 2005年10月~2009年5月共应用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片(BJVCP)重建重症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右心室流出道13例(A组),并与同期自体心包跨瓣环加宽13例(B组)进行比较,通过免疫学方法,监测患者术后免疲球蛋白、T细胞亚群、补体,研究其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补体等免疫指标下降,这些免疫指标术后7~14 d恢复正常.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心包重建组13例经测试结果全部为阴性.BJVC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组有5例阳性,余为阴性.结论 戊二醛交联的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片植入人体后,可监测到特异性抗体,但机体未出现明显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婴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岁以内婴儿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间本院收治64例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经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确诊。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一期根治术,其中3例为急诊手术。用Dacron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自体心包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跨瓣环补片修补62例。结果:治愈出院60例,住院死亡4例,住院死亡率6.2%。随访3~26个月,紫绀消失,恢复良好。结论:1岁以内婴儿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是安全的,改进手术方法及加强术后监护是提高婴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Liu XG  Wu KH  Shi C  Li XF  Wang ZY  Ta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53-555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同时扩大肺动脉瓣环与瓣膜的跨环补片技术在右心室流出道(RVOT)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心包片扩大原有的瓣叶、瓣环或重建新的瓣叶2种技术,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行RVOT重建手术。包括法洛四联症24例,右心室双出口法四型5例,重度肺动脉狭窄3例。结果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其他并发症6例治愈。31例随访4~40个月,心功能Ⅰ~Ⅱ级,肺动脉瓣功能良好;无或微量肺动脉瓣返流17例、轻度12例、中度2例。无需再次手术病人。结论自体心包同时扩大肺动脉瓣环与瓣膜技术重建RVOT的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于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带单瓣自体心包补片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一07/2010-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手术,其中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2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TOF+PA)12例,右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连续 14 3例法洛四联症 (TOF)根治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4 3例法洛四联症患者 ,平均(10 .1± 6 .7)岁 ,合并肺总动脉闭锁 1例、房间隔缺损 (ASD)及卵圆孔未闭 (PFO) 2 8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 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 (PLSVC) 4例。所有患者均施行根治术 ,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 (VSD) ,其中 133例经右心房切口修补 ,10例经右心室流出道 (RVOT)切口修补。用自体心包片行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扩大。结果  14 0例治愈出院 ,手术死亡 3例 ,手术死亡率为 2 .1%。结论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右心功能的保护 ,彻底解除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的梗阻 ,加强手术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疗效及预后除缺损修补外,更主要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疏通和扩大程度和所用的材料有关.以前多用牛心包,涤纶布或自体心包等作为扩大右室流出道的修补材料,而这些材料做右室流出道带单瓣跨环补片的远期功能可能因蜕变、钙化而丧失.有些病人术后出现肺动脉瓣返流,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从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我们用同种主动脉瓣为26例法乐氏四联症行右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跨环补片,全组病人存活,疗效优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6例重症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跨环补片材料进行改进。先用自体心包加宽右室流出道,再对右室漏斗部分加盖涤纶补片或涤纶人造血管。术后渗血少,血流动力学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右室流出道重建术治疗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WZ  Wen B  Shu L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0):2846-2848
目的评价带瓣心包补片重建右室流出道术在预防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返流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法洛氏四联症患者20例,接受带瓣心包补片重建右室流出道术,术中用心包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的同时,将心包片上预留部分折叠形成较大人工瓣兜,与加宽的心包片一并缝合。结果术后无死亡,随访至6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返流程度小于对照组。结论人造单瓣的宽度略大于肺动脉瓣环的宽度,使瓣膜片不致过大产生狭窄,且面积足够,能更好地发挥抗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