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262例,其中1型糖尿病(T1DM)36例,并发糖尿病。肾病(DN)12例(33.3%);2型糖尿病(T2DN)226例,并发DN30例(13.3%)。42例DN患者中男26例(61.9%),女16例(38.1%)。年龄30~49岁6例,占14.3%,50—60岁17例,占40.5%,〉60岁19例,占45.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体型特征及并发其他代谢性疾病时的体型变化。方法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205例(男132例,女73例)T2DM病人进行体型评定。按性别、年龄及是否并发其他疾病进行分组,计算体型相关指标,并与本地区已有的健康成年人体型进行比较。结果T2DM病人平均体型男性6.4—4.5—1.3,女性7.3—4.5—1.0,体型分布均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为主(男性75.76%,女性84.93%);其中单纯T2DM病人(单发组)平均体型男性5。3-4.2-1.7,女性6.4-4.4-1.2,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为主(男59.09%,女77.08%);T2DM并发其他代谢性疾病病人(多发组)平均体型男性7.0—4.6—1.1、女性9.0—4.6—0.6,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占绝对优势(男84.09%,女100.00%)。T2DM病人体型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t=2.223~3.701,F=3.539~5.465,P〈0.05)。与本地区已有的健康成年人体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4~16.23,P〈0.05)。结论T2DM病人体型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为主,内因子值显著升高,在并发其他代谢性疾病的T2DM病人中表现更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血压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分别测定正常对照(NC)、T2DM、高血压病(EH)、T2DM+EH4组,血糖控制较好的T2DM、T2DM+EH;血糖控制较差的T2DM、T2DM+EH4组,轻度EH、EH+T2DM;中重度EH、EH+T2DM4组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百分含量(vWF%)。结果:vWF%:T2DM组(115.81±38.5)%、EH组(112.97±32.4)%、T2DM+EH组(133.77±42.7)%均高于NC组(92.29±23.9)%;T2DM+EH组分别高于T2DM组、E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较差的T2DM+EH组(145.01±33.99)%均高于血糖控制较好的T2DM组(106.84±40.56)%、T2DM+EH组(114.70±35.12)%及血糖控制较差的T2DM组(112.36±2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EH+T2DM组(143.36±45.84)%均高于轻度EH组(93.50±13.95)%、EH+T2DM组(116.83±3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EH患者存在内皮功能损伤,T2DM+EH患者内皮功能受损较单纯T2DM组、EH组更严重。T2DM+EH患者既要控制血糖、又要控制血压才能减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PTB)的环境危险因素,以为其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3年8月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和200例T2DM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肺结核的环境危险因素。结果人均居住面积(OR=6.878,95%CI 0.956~6.778),室内采光不良(OR=5.675,95%CI 0.654~5.767),室内通气不良(OR=4.345,95%CI 0.567~7.675),家庭或同事有结核患者(OR=5.785,95%CI 0.753~6.677),化学烟雾接触(OR=4.242,95%CI 0.753~6.900),粉尘接触(OR=4.478,95%CI 0.867~6.896)是导致 T2DM 合并肺结核的环境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肺结核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应积极控制环境危险因素,以减少 T2DM 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PAD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纤维化和动脉内皮功能异常。2型糖尿病(T2DM)可以使PAD的患病率增加2倍。有报道病程大于5年,年龄大于40岁的T2DM患者中PAD的发生率高达90.8%。踝肱指数(ABI)、彩超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PAD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最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市崔各庄社区2型糖尿病(T2DM)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人群分布特征,以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纵向管理。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5月本社区居民中已确诊的、资料完整的T2DM患者578例为本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等,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该T2DM人群中MS的患病率为69.03%。(2)T2DM患者中非MS者与伴有MS者的性别、年龄构成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崔各庄社区T2DM人群中MS的患病率较高,血压、BMI及血脂可能是MS的影响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可能会减少MS的发生,有利于提高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岩  朱栗文  张志茹 《吉林医学》2008,29(19):1687-1689
高血压病(EH)与糖尿病(DM)均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导致大量心血管事件与死亡,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DM患者中EH的患病率为20%~40%,我国大约是40%~50%,DM患者EH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5—3倍。反之,EH患者比血压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DM,EH人群中DM的患病率是正常血压人群的2~2.5倍,有85%的EH患者易发生DM,大约50%的EH病患者也同时有2型糖尿病(T2DM)。  相似文献   

8.
王鸿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48-149,152
目的探讨超高年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于海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242例超高年龄老年T2DM患者,按有无AS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及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AS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对阳性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AS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超高年龄老年T2DM患者AS发生率为54.5%,AS组同NAS组患者吸烟史、糖尿病病程、BMI、PBG、FBG、HOMA—IR、TC、LDL—C、HDL—C、APN、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HOMA—IR、SBP、TC、hs—CRP是超高龄老年T2DM患者并发AS的独立危险因素,APN是超高龄老年T2DM患者并发AS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超高年龄老年T2DM患者并发AS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要注意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T2DM合并甲状腺肿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肿的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35例T2DM患者及对照组103例(健康查体)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TSH水平。结果:T2DM患者甲状腺肿大的发病率为39.6%,高于对照组(26.8%),其中T2DM组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中年人的发病率高于老年人。血清sTSH水平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867,P=0.000)。T2DM甲状腺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sTSH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SH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结论:T2DM患者甲状腺肿患病率增加,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2DM患者甲状腺的损害可能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1型糖尿病(T1DM )和2型糖尿病(T2DM )临床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T1DM患者(T1DM组)与577例T2DM患者(T2DM )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两组胰岛自身抗体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T1DM组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2自身抗体(IA‐2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及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 T2DM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者起病年龄、空腹C肽(CP)、餐后2 h CP、空腹胰岛素(INS)、餐后2 h INS、三酰甘油(TG)和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T2DM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P及餐后2 h CP水平在T1DM组均随着病程延长呈下降趋势,且不同病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DM组无明显的下降趋势。病程小于2年的患者空腹CP、餐后2 h CP鉴别诊断T1DM与T2DM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02(0.850~0.954)、0.905(0.852~0.958)。当空腹CP诊断界点为0.283 nmol/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89.2%;餐后2 h CP诊断界点为0.421 nmol/L 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89.2%。结论T1DM、T2DM患者的起病年龄、BMI值及血清GADA、IA‐2A、ICA、ZnT8A、INS、CP、葡萄糖、HbA1c、TG 、HDL‐C水平等指标存在差异,可辅助临床对其进行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