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MRI对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各期硬膜下血肿的MRI表现。结果:10例(33.3%)为双侧同时发生硬膜下血肿。血肿多呈“新月形”,呈“双凸形”者,在冠状位,横轴位及矢状位观察分别为14,4和6例。血肿急性期(≤2d)呈等T1长T2信号;亚急性(3~14d)及慢性期(>14d)呈短T1长T2信号,部分中心可见少许等T1信号。结论:MRI检查各期硬膜下血肿均有明显的阳性改变,且慢性期血肿在CT上呈等或低密度,故笔者认为硬膜下血肿应首选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胸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12例胸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男8例,女4例,2.5-11岁7例,23-25岁5例。伤因:绞伤1例,辗压伤8例,坠落伤2例,砸伤1例。10例伤后立即瘫痪,2例伤后2-3天延迟瘫痪。瘫痪特点:弛缓性,大小便失禁。X线及CT照片胸椎无骨折脱位;MRI:损伤平面早期脊髓水肿,晚期伤段以下脊髓普遍变细,脊髓选择性血管造影脊髓前动脉不显影。术中检查见胸6-8以下脊髓普遍变细,脊髓占椎管1/3,脊髓苍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病变显示价值。方法:对12只中国家兔建立脊髓液压损伤模型,伤后72h内行MRI扫描,分析比较自旋回波、小角度翻转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于创区脊髓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脊髓损伤后于创区脊髓MR表现呈高低信号混杂、结构紊乱。其中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对于创区脊髓显示的准确率(90%)及创区脊髓信号强度差值(372±22.68)均高于其他几种序列(P<0.01)。结论: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矢状面可显示创区脊髓不同信号表现,横断面可显示创区中心结构混杂。  相似文献   

4.
MRI对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3例脊髓损伤患者于伤后7天内行1.0T超导MR机检查,并采用ASIA损伤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23例在MRI上均显示脊髓异常信号,其中19例有脊柱骨和(或)韧带损伤。脊髓损伤有两种信号类型,10例见急性脊髓出血,在T2WI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围高信号;13例为脊髓挫伤或水肿,T2WI表现为脊髓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区。11例能评价预后,两种信号类型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没有明显差异。1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和1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在T2WI上异常信号的平均面积分别为4.44±1.80cm2及1.76±0.80cm2。11例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6例,没有明显改善5例,异常信号区的平均面积分别为2.41±1.05cm2及4.82±1.86cm2。脊髓异常信号区面积的大小与脊髓损伤严重性及其预后的改善有关。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急性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T2WI上异常信号区的大小是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严重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方法:10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分析其受伤脊髓的位置、信号和外力特点及临床脊髓功能表现。结果: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多发生在C3~4节段。MRI的信号特点是急性期T1加权等信号,T2加权高信号;慢性期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异常信号范围局限,多位于脊髓背侧。结论:MRI能对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作出精细、正确的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肝破裂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回顾性总结10例急性肝破裂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10例患者于受伤后24小时内行CT或MRI检查,肝破裂损伤根据受累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结果:外伤后24小时内,33.3%和28.6%的肝破裂伤在CT平扫和MRIT1加权像上呈等密度和等信号,所有病变在T2加权像上均呈边界清楚的明显高信号。如果以T2加权像作为标准对照,T1加权像和CT平扫判断急性肝破裂伤损伤程度的符合率分别为57.1%和55.6%。55.6%(4/7)的深破裂伤在术后1~3周内合并迟发性并发症。结论:T2加权像可准确判断急性肝破裂伤的损伤程度和类型,并与术中所见一致。对深破裂伤患者,有必要在伤后1月内行MRI和CT随访,以明确合并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脊髓纵裂畸形的MRI诊断(附2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畸形的分型和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男10例,女14例。年龄6个月至52岁,15岁以下者20例。24例脊髓纵裂共累及25段脊髓。均有病变区脊柱X线平片、平扫CT和MRI。脊髓纵裂分为有隔刺的Ⅰ型和无隔刺的Ⅱ型。Ⅰ型分为有完整隔刺的Ⅰa型和不完整隔刺的Ⅰb型。Ⅱ型分为完全纵裂的Ⅱa型和不全纵裂的Ⅱb型。结果:(1)25段脊髓纵裂Ⅰ型和Ⅱ型分别占56%(14段)和44%(11段)。Ⅰa型占48%(12段),Ⅱa型占36%(9段),Ⅰb和Ⅱb型均占8%(2段);(2)25段脊髓纵裂X线平片、平扫CT和MRI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2%(3段)、68%(17段)和100%(25段)。(3)25段脊髓纵裂MRI横轴面全部诊断正确,冠状面和矢状面分别诊断23段和16段。结论:MRI是诊断脊髓纵裂畸形及其椎管内伴发病变最有效的非创伤性方法;对骨性隔刺的显示以CT为优;横轴面T1WI是诊断脊髓纵裂的最佳断面;Ⅰ型脊髓纵裂的隔刺以T2WI显示为优;脊髓纵裂分型有助于反映脊髓纵裂的病理形态和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8.
颈椎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0年1月~1998年1月收治颈椎损伤218例,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9例,现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临 床 资 料1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外伤前均无胃炎、胃溃疡等病史。本组男17例,女2例;年龄23~60岁,平均40岁。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坠落物砸伤4例,军事训练伤3例。合并脊髓损伤15例,无脊髓损伤4例。其中呕血8例,黑便7例,经胃管抽吸空腹胃液呈咖啡色或鲜红色、潜血试验阳性(排除胃管损伤胃黏膜所致出血)4例。伤后7天以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8~14天11例,14天以…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MRI对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性肿瘤共1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1)脂肪瘤(3例)具有特征性MRI表现,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通过脂肪抑制技术高信号转变为低信号。(2)皮样囊肿(2例)及表皮样囊肿(7例)好发于马尾及脊髓圆锥处,多发生于儿童,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低及T2WI高或等高混杂密度影,病灶均有T1WI等信号包膜,两者MRI不易鉴别。(3)畸胎瘤(3例)多位于骶尾部椎管内,MRI可同时出现骨质信号、软组织信号及脂肪信号,亦可无骨质信号而单纯表现为软组织信号及脂肪信号。结论:椎管内胚胎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MRI表现,结合发病部位和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黄韧带骨化脊髓受压性损伤的MRI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MRI评价黄韧带骨化(OLF)导致脊髓受压性损伤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对36例OLF患者的MRI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轻度受压11例,中度受压16例,重度受压9例,MRI脊髓受压分度与临床症状和体征关系密切,脊髓重度受压者于T2加权像髓内出现高者预后不良。结论:MRI是评价脊髓受压性损伤的可靠方法,髓内局限性T2高信号为脊髓重度损伤的指征,MRI脊髓受压分度在判断脊髓损伤及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神经微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别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特异的中间丝蛋白。着重探讨大鼠脊髓缺血损伤后NF和GFAP的改变及其可能的病理意义。方法利用NF和GFAP的单抗,借助于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手段,对大鼠腹主动脉再灌流缺血模型损伤脊髓神经细胞NF68染色强度及胶质细胞数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伤后1天,NF的变化不明显;伤后3天,NF染色明显降低;7天达最低水平,并持续至21天;28天基本恢复至伤前。而胶质细胞数与正常相比,伤后1,3,7天无明显变化;至伤后14天明显增加,并随时间而增加;至28天达高峰。结论脊髓损伤后NF的降低与创伤性脑损伤中NF的变化相似,提示亦具有扩散性轴突损伤的存在。而胶质细胞的增生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颈椎过屈性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的影像表现,评价MRI表现的意义。方法31例颈椎过屈性损伤,平均年龄32岁,外伤史明确。全部病例在伤后不同时间行MRI扫描,MRI扫描前常规摄颈椎平片,部分行CT扫描。结果31例中17例伤及C4~6椎体,占55%,同时累及2个椎体4例,占13%。影像表现为棘突骨折、椎体前脱位、椎体宽界面压缩骨折、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屈曲泪滴样骨折5种类型。MRI同时显示24例后部复合韧带撕裂,3例后纵韧带和5例前纵韧带撕裂,16例椎间盘受压或碎裂变形,23例颈髓受压、形态信号异常,其中3例横断。结论MRI能反映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屈曲外力引起的颈椎和脊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MRI对脊髓、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评价,是判断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椎体稳定性及预后的依据。MRI可反映颈椎过屈性损伤全部损伤机制及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脑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内恶性淋巴瘤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使用0.35T磁共振成像仪,对32例手术证实为脑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脑内恶性淋巴瘤MR图像上有以下特点:(1)病程短;(2)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或欠清晰;(3)T1W图像呈略低信号,T2W图像上呈高信号;(4)病灶周围水肿相对较轻;(5)静脉注射磁显葡胺后,病灶明显强化;(6)有时可见软脑膜及室管膜强化。结论:MRI对提高脑内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瘘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患者男,23岁。1994年5月2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因腹部外伤引起胃瘘,瘘口一直未能愈合。入院第9天视物不清,表情淡漠,双侧外展神经麻痹,眼球震颤,步态不稳。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后第10天病人意识朦胧、嗜睡。CT未见异常。MRI平扫于第3、4脑室旁及导水管周围、乳头体见长T1、长T2信号,脑室壁模糊;增强扫描示上述部位明显强化(图1~3)。MRI诊断:Wernicke脑病。入院后第12天病人图1~3 Wernicke脑病MRI增强扫描,示第3、4脑室旁…  相似文献   

15.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对脊我发性硬化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地14例脊髓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对病变的长度,横断面上病变大小、位置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者共发现病变31个。脊髓多发性硬化MRI特征性表现为;大多数为矢状位长度小于2个椎体(87.1%),病变长度大于宽度,病变局部脊髓政党或轻度肿胀。结论:MRI不仅可以发现脊髓多发化病变,并且能显示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脊人病变  相似文献   

16.
髌骨软化症的MRI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髌骨软化症(CMP)的MRI表现,研究MRI对CMP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对97例拟诊CMP膝关节的MRI表现和关节镜检查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MP的MRI表现为:(1)髌软骨内尖刺状或斑片状低信号;(2)软骨局部隆起,其内信号强度减低;(3)软骨表面不光滑;(4)软骨变薄;(5)软骨缺损、骨质暴露。以关节镜为标准MRI诊断CMP的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78.6%,准确性为85.6%。结论:MRI能显示CMP的病理变化;在病变晚期,与关节镜的诊断符合性好;在病变早期,MRI在诊断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自杀基因治疗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动态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高分辨MRI动态观察携带HSVTK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GCV治疗系统对在体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及MRI表现的演变规律。材料与方法:36只SD大鼠,使用颅内立体定向接种法制作模型。按接种细胞类型分4组:①C6胶质瘤;②C6tk;③C6+C6tk(1∶1);④C6+PA317tk。瘤龄7天后腹腔注射GCV30mg/kg/天,共14天。用1.5TMR机行T1WI、T2WI和增强扫描,1次/1~2周;并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GFAP和S100蛋白)、凋亡和电镜检查。结果:MRI显示①组瘤龄14天时病灶呈圆形长T1长T2信号,明显强化,中心见坏死区,肿瘤平均196mm3,中位存活期16天。②~④组,自然存活期大于180天,14天时病灶平均体积35mm3;28天时肿瘤消失率80%,180天肿瘤消失率93%。结论:1.5TMR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与病理结果高度相关;MRI动态观察可证实HSVTK/GCV系统治疗在体颅内胶质瘤有效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的MRI研究:附1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DF)后正常MRI表现;发现术后早期、晚期各种并发症。材料与方法:研究分析146例颈椎ADF术前、后MR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后73%患者(106例)疗效满意,27%(40例)疗效不佳。半年内T2WI显示手术植入骨块为长方形异常信号区,与相邻椎体界线清楚,多为低信号(40%);半年后呈等信号植入骨块明显增加(48%)。术后2年以上72%植入骨块与相邻椎体间隙消失,信号相等,二者完全融合。40例疗效不佳患者MRI发现手术和非手术平面骨性椎管狭窄(16例),非融骨段椎间盘突出(18例共27个平面),手术平面脊椎后凸畸形(6例),植入骨块后滑脱(5例),脊髓损伤(4例),脊髓萎缩(2例),手术椎体骨髓炎(2例),黄韧带肥厚(1例),多发硬化(1例)等为术后疗效不佳的病因。另有2例MRI未见异常。结论:MRI可作为颈椎疾病手术前、后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收集了124例脊髓损伤行MRI检查者,据其MRI所见将脊髓损伤分为五型,并对各型脊髓损伤与相应临床表现的关系,与原发脊柱损伤的关系,MRI诊断要点以及脊柱术后改变等进行了分析,还探讨了脊髓外伤后软化、囊性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流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用30只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缺血30分钟组、缺血60分钟组和缺血90分钟组,以选择性腰动脉阻断法制备腰髓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术后1、3、7、14天时,取腰髓进行HE和Holmes还原银染色以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1)受损脊髓组织早期即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坏死,伤后7天时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伤后14天炎性反应减轻;(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