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几乎无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 ,α SMA)的表达 ,但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形成的晶状体前膜和混浊的晶状体后囊膜分离出的分化细胞中可见α SMA的表达[1,2 ] 。α SMA的表达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的重要标志。我们选择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具有调节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2 ,TGF β2 ) [3 ,4] ,研究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中α SM…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人晶状体内的分布,探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PEDF表达水平与年龄及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所取前囊膜、新鲜眼库眼透明晶状体样品,冰冻切片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PEDF蛋白在人晶状体中的分布,前囊膜标本分别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LEC中PED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人晶状体中存在PEDF蛋白,主要分布于前囊下LEC胞浆中。按透明晶状体、轻度白内障、重度白内障及年龄分组分析,人LEC内PED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晶状体由透明变混浊、混浊由轻变重的过程中呈下调趋势(P<0.01),且随着机体的衰老显著下降(P<0.01)。结论:人LEC中PEDF表达随晶状体衰老和白内障发生发展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NFα和E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EC)增殖的作用。结果0.1U/ml的TNFα即可明显促进人、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EGF为1、10ng/ml时可明显促进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结论细胞因子TNFα、EGF通过促进LEC的增殖参与后囊混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人类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探讨PEDF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实施前囊膜环形撕囊时摘取晶状体前囊连同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EDF和VEGF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虽然PEDF存在高强度表达,与VEGF相比,这种表达还是较弱。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存在PEDF和VEGF的表达,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由此推断PEDF和VEGF在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CNA在不同年龄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不同年龄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 ,探讨白内障术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后囊混浊的关系及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原因。方法 按年龄段分为小儿组 (<12岁 )及老年组 (5 1~80岁 )。在白内障手术时环形撕囊后获取晶状体中央区前囊膜 ,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PCNA的表达及积分光密度值 ,取其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定性检测小儿组 10张切片中 7张阳性 ,2张可疑 ,1张阴性。老年组 2张可疑 ,8张阴性。定量检测 (积分光密度值 )小儿组为 2 89± 0 5 7,老年组为 2 13± 0 63 (P <0 0 5 )。结论 小儿组晶状体上皮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 ,提示可能为小儿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重要因素。通过PCNA表达的检测可能为判断后囊混浊高危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的表达。方法: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进行培养并传代,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处理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整合素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整合素α2,α3,α5,β1,β2在SRA01/0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3%,97.6%,74.0%,97.7%,3.65%。整合素α3与β1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整合素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兔眼IOL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在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s)在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和TIMPs对后囊膜混浊的形成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取 2 5只健康成年家兔 ,均一只眼行晶状体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另一眼作为对照组。每 5只兔眼为一组 ,分别于术后 1、3、7、14、3 0d取出虹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 ,用RT PCR和反向酶谱分析法检测各标本中的TIMPs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并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晶状体囊膜羟脯氨酸量的变化。结果 在正常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组织均有TIMP 1、 2、 3和 4mRNA的表达 ,而无相对蛋白质活性的表达 ;术后第 1d ,TIMP 1、 2、 3和 4mRNA即出现明显升高 ,其中术后第 7d ,TIMP 1和 2mRNA的表达量为最大 ,此后逐渐下降 ,术后第 3 0d的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TIMP 3mRNA轻度升高 ,TIMP 4mRNA则轻度下降 ;羟脯氨酸的含量于术后 1、3、7d和 14d明显低于术后 3 0d(P <0 0 5 )。结论 TIMPs可能是抑制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因素 ,还可能是后囊膜混浊的形成和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曲尼司特(Tranilast)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传代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用含不同曲尼司特浓度的培养液培养,每天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收集细胞做流式细胞仪检查。空白培养液培养的细胞做阴性对照,含0.004%丝裂霉素C(MMC)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 用18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细胞时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受抑制越明显,细胞生长曲线越低平,细胞形态变化不大。经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随药物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数增多(67.47%~79%),而S期细胞数减少(21.19%~4.32%)。阳性对照组细胞于48h全部死亡。结论 曲尼司特具有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效果,且呈浓度依赖性。曲尼司特将细胞抑制在G1期的限制点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对核因子-κB(NF-κB)P65亚基的小干扰RNA(siRN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3条NF-κB siRNA,1条阴性对照siRNA.实验分为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常规体外培养HLE-B3细胞;B组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组;C、D、E、F组为转染组,分别转染4条siRNA,24h后加入含TNF-α的培养基培养.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F-κB P65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 B组与A组比较,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D组与B组比较,NF-κB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特异性siRNA可以明显降低HLE-B3细胞株NF-κB 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为RNA干扰治疗外伤性白内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2例前囊下性白内障、17例核性白内障、14例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和11例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OPN的表达,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和各组间比较。结果:OPN在前囊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其阳性表达率与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及正常人晶状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OPN在前囊下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表达阳性,在前囊下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维拉帕米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株SRA01/04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人LECs株SRA01/04进行培养并传代,分别以0.02、0.04、0.08mmol/L的维拉帕米作用于SRA01/0424h,经流式细胞仪检测SRA01/04各整合素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整合素α2、α3、α5、β1、β2在人LECs株SRA01/04中呈阳性表达,维拉帕米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P〈0.05)。结论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LECs整合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阻碍整合素介导的LECs黏附、移行和增生,有望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和p27蛋白在不同年龄段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分别取10,20,30周龄兔晶状体前囊膜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该组织中p21和p27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兔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p21与p27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相似,青年最高,老年次之,中年最低。p21和p27在青年、中年及老年兔LECs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p21和p27在兔LECs周期调控过程中可能起着平衡作用,对防止PCO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硅油并发性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将我院2014-03/2016-03收治的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眼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已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研究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9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100%、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100%,而同期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80%、Bax蛋白表达阳性率84%、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提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部分凋亡因子全程参与硅油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兔晶状体培养及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兔晶状体培养及其体外生长情况,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方法对40只兔晶状体分3组进行体外培养。对生长3,5,7天的3组兔晶状体分别观察,并将其前囊制成透射电镜标本,对其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100nmol/L;1,10,100μmol/L和1mmol/L的过氧化氢处理40min,对照组无过氧化氢,随后在正常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0,6,12和24h用MTT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活力;在24h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在培养液中加入1nmol/L~10μmol/L浓度的H2O2处理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率(A值)随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以10nmol/L最为明显;而100μmol/L,1mmol/L处理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出现生长抑制。ELISA检测结果显示,1nmol/L~10μmol/L的过氧化氢刺激后,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呈浓度依赖性,峰值出现在10nmol/L和10μmol/LH2O2处理组。结论:低浓度(1nmol/L~10μmol/L)的H2O2可以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并使VEGF分泌增加;提示VEGF可能作为一种氧化应激产物,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到保护、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Bcl-2、Bax的基因表达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及其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患者91例91只眼,取晶状体前囊膜.根据年龄分为3组,即Ⅰ组为≤30岁的患者11例,Ⅱ组为31~60岁的患者30例,Ⅲ组为≥61岁的患者50例.采用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染色,镜下检测三个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Bcl-2基因蛋白与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Bcl-2基因表达分别为89%、60%、0.5%,Bax基因表达分别为0、11%、91%.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Bcl-2基因表达逐渐降低,Bax基因表达逐渐增高,为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白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aract lens epithelial cell and Bcl-2, Bax expression with increasing age in pati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Bcl-2 and Bax expression in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of cataract.Methods Ninety-one patients (91 eyes) who were done phacoemulsification for cataract were selected and took anterior capsule of lens.The catarac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11 cases of less than 30 years of age in group Ⅰ , 30 cases of aged 31-60 in group Ⅱ, 50 cases more than 61 years of age in group Ⅲ.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of cataract from three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cataract patient was detected by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P) method.Results The Bcl-2 gene expression in group Ⅰ , Ⅱ, and Ⅲ was 89%, 60% and 0.5% respectively, the Bax gene expression was 0, 11% and 91%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3 groups (P <0.05).Conclusions The genes expression of Bcl-2 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of cataract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with age increasing, while the genes expression of Bax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with age increasing.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to treat of cataract at the gene leve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LECs凋亡以及LEDGF对LE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5.56,11.11,22.22mmol/L葡萄糖处理体外培养的LECs,诱导建立LECs凋亡模型。用终浓度为200ng/mL的LEDGF抗体进行干预。利用流式细胞仪对LECs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葡萄糖浓度增高,LECs凋亡百分率亦呈升高趋势,不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LEDGF抗体能够增加由高糖引起的LECs凋亡百分率。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在体外诱导兔LECs凋亡。LEDGF可保护LECs并减少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人晶体状上皮细胞CD44的表达,探索后发障的成因。方法 在白内障超生乳化术中环形撕囊后获得晶状体前囊,立即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标本。结果 晶状体上皮细胞结构完整,30例中25例染色呈阳性。结论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位表达CD44。CD44可能参与白内障术后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黏附致后囊混浊这一过程,抑制细胞黏附因子CD44也许可以成为治疗后发障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培养小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V型胶原表达。方法小牛晶状体前囊组织块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2次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1V型胶原表达。结果原代培养2-3周后细胞成单层后传代培养,传代细胞易贴壁,9~10d后可再传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Ⅳ型胶原表达,形成细胞的骨架成分。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增生时有大量Ⅳ型胶原表达,其与晶状体后囊混浊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