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EVI1基因主要控制胚胎的发育,3q重排、MLL易位、7号染色单体或者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都可使其异常表达或户生融合基因.新近研究发现,EVI1基因在部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都有异常表达,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其致白血病机制有表观遗传学的修饰、调控转录、调节信号通路、提高白血病细胞黏附、增殖、集落形成和抗凋亡能力.基因治疗药物有表观遗传学制剂、mTOR抑制剂、抗人ITGA6/ITGB4复合物抗体、抗CD52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
HOXA10基因是调控造血的重要转录因子,其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可导致髓系白血病的发生.HOXA10基因主要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异常表达,与HOXA9、Pbx1、MeisL等共同影响髓系白血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HOXA9是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在白血病细胞中普遍表达.HOXA9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它能与Meisl、PBX1和Trib2等共同作用影响白血病的进程,加快白血病发生.HOXA9还与白血病的治疗与预后有关,表达水平越高对治疗的反应越差,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4.
HOXB基因是同源盒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在造血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异常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各亚型的差异性高表达影响白血病的进展及表型,还与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表达水平越高对治疗的反应越差,预后也较差.通过转基因、抑制P21、联合细胞因子或MS-5细胞株、全反式维甲酸等方法在基因水平进行研究,可为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HOXA9是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在白血病细胞中普遍表达.HOXA9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它能与Meisl、PBX1和Trib2等共同作用影响白血病的进程,加快白血病发生.HOXA9还与白血病的治疗与预后有关,表达水平越高对治疗的反应越差,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6.
HOXA9是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在白血病细胞中普遍表达.HOXA9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它能与Meisl、PBX1和Trib2等共同作用影响白血病的进程,加快白血病发生.HOXA9还与白血病的治疗与预后有关,表达水平越高对治疗的反应越差,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7.
CYP3A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3A5(cytochrome P450,CYP3A5)是CYP3A家族的一个亚型,有报道^[1]急性白血病与CYP3A的基因多态性相关,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测预后有重要作用。对2005年10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与CYP3A5基因698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基因位于11q23,该基因重排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改变.MLL基因重排阳性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从出生至成人期均可发生,表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在儿童ALL中发生率大约为6%,其中80%为婴儿ALL.在儿童AML中发生率大约为14%,其中65%为婴儿AML[1].此类白血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通常表现为高白细胞计数,对常规化疗不敏感,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低,生存期短,其中年龄小于1岁的患者预后更差[2].目前WHO已将其单独列为11q23/MLL白血病.现就MLL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异常在引发白血病中的作用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新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TOR基因SNP位点(rs2295080)的多态性与中国中部地区儿童白血病以及白血病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取180例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47例,29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方法测定SNP位点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L组、AML组以及对照组之间三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P=0.026);但三组之间等位基因G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4,P=0.066).ALL组中GG基因型患病风险是对照组的3.180倍(OR=3.180, 95%CI:1.416~7.143,P=0.004);G等位基因是患ALL的危险因素(OR=1.456,95%CI:1.052~2.015).AML组中GG基因型患病风险是对照组的3.204倍(OR=3.204,95%CI:1.109~9.253);但G等位基因频率在AML组与对照相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4,95%CI:0.792~2.115).ALL患儿标危、中危和高危三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P=0.340).结论 mTOR基因SNP位点(rs2295080)的多态性可能与ALL的易感性相关,G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HOX)广泛存在于线虫、果蝇、老鼠和人类等物种,编码的蛋白质为转录因子,通过与其转录协同因子(如PBX和Meis等)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转录,进而在造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大量文献报道,HOX基因是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增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与AML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至今未达成共识。该文分析儿童AML免疫表型与FAB形态学分型以及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评价儿童AML免疫表型与治疗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重要性。方法:自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AML-XH-99治疗方案的所有在我院新诊治的AML患儿,诊断采用MICM分型诊断,治疗按AML-XH-99危险度分类标准进行分层治疗。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将免疫表型结果分为5组,髄系免疫标志CD13,CD33,MPO(自2001年9月采用单抗胞浆内标记);髓系相关抗原CD14,CD15;系性特异抗原-红系免疫标志GlyA,巨核系细胞标志CD41;淋系相关抗原CD19,CD7;非系列特异性抗原CD34,HLA-DR。分别计算各免疫表型在FAB形态学分型及染色体核型中表达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各免疫表型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生存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免疫表型患儿一疗程缓解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双尾);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分析单独各免疫表型进入回归方程中是否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① 74例患儿中有72例(97.3%)患儿至少有CD13、CD33、MPO中的一种或两种抗原阳性表达;45例(60.8%)患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髓系抗原表达,伴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的为18例,占24.3%。在M2患儿中,常伴有淋系抗原CD19的表达,阳性预测值(PPV)为75%;FAB分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儿,缺乏HLA-DR及淋系相关抗原(CD19或CD7)的表达,阴性预测值(NPV)为100%;CD41阳性表达与M7相关,PPV为66.7%; 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各免疫表型与AML患儿的一疗程缓解率及长期无事件生存(EFS)率无关; 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各免疫表型均无独立的预后价值。结论:儿童AML患儿的免疫表型对预后无明显影响,不能单独用于治疗前危险度的评估,但可帮助识别某些特殊类型的AML患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241-245]  相似文献   

12.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s the most common and hepatoblastoma is a rare malignancy diagnosed in children. Their report on an Iranian boy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diagnosed at the age of 2 years; 20 months later his 10-month-old sister was referred to their hospital with hepatoblastoma. The occurrence of such two types of cancer is rare in a family.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细胞侵袭力及转移与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 (AL)细胞浸润及转移与黏附分子CD49d表达之间的关系及相应单克隆抗体的阻断效应 ,探讨AL细胞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的分子机理。方法 对 2 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和 2 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患儿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 (IFS)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AL细胞表面CD49d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FCM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作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 1)的表达水平 ;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法检测AL细胞与HUVEC间黏附率 ,并观察相应单克隆抗体对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  (1)临床浸润明显的ALL和ANLL细胞表面CD49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浸润组 (P <0 0 1)。 (2 )HUVEC经AL细胞培养上清液或TNF α刺激后ICAM 1、VCAM 1表达水平均增加 ,但是CD49d高表达的AL细胞与HUVEC之间黏附率随VCAM 1上调而增高 ,与ICAM 1表达无关。结论 AL细胞浸润与表面黏附分子CD49d表达水平有明显关系 ,提示 ,非常晚期抗原 4 (VLA 4 )及配体VCAM 1是AL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主要分子基础。使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黏附分子间的作用 ,阻断AL细胞的异常生物学行为 ,对防止AL细胞浸润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儿童恶性血液肿瘤的药代动力学,以及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D-AraC治疗时血液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3种白血病细胞株和48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骨髓细胞中脱氧胞苷激酶(dCK)和胞苷脱氨酶(CDA)基因表达,通过分析不同类型AL患儿,以及初治和复发患儿dCK和CDA mRNA表达差异,探讨dCK和CDA mRNA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HD-AraC治疗时血浆药物浓度可达到常规剂量Ara-C的50倍,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达到血浆浓度的10%;②不同类型儿童AL,以及初治和复发患儿的dCK mRNA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③体外实验发现经Ara-C不同剂量和时间作用后,白血病细胞株的dCK和CDA mRNA表达没有变化.结论 HD-AraC治疗可明显提高血浆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是治疗儿童AL的有效疗法.dCKmRNA表达强弱可能为儿童AL远期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Ma XL  Zhu P  Wu MY  Li ZG  Hu YM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929-933
目的 分析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TPMT)基因型对急性白血病(AL)患儿巯嘌呤(6-mercaptopurime,6-MP)耐受性的影响,提高患儿对巯嘌呤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2种方法并结合DNA直接测序,检测250例健康成人和280例AL患儿TPMT基因第5外显子G238C、第7外显子G460A和第10外显子A719G的3个多态性位点。详细记录160例患儿6-MP全量治疗时间、减少剂量时间和未治疗时间。结果 280例AL患儿中,10例为TPMT第10外显子A719G杂合变异,变异率为3.6%,未发现纯合变异,变异的等位基因均为TPMT*3C。AL患儿TPMT基闪变异的频率和类型与健康成人差异无显著性。在观察的160例患儿中,有28%的患儿未接受6-MP标准剂量、全疗程治疗。其中TPMT野生型者39例,占野生型患儿的26%,杂合型者6例,占杂合型患儿的60%(P=0.03)。而且,6/10例TPMT杂合型者和30/150例野生型者减少6-MP的剂量(P=0.009)。结论 TPMT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与AL患儿6-MP的耐受性有关。TPMT杂合型患儿中不耐受6-MP的比例明显高于TPMT野生型者,必须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以避免较大毒性反应的发生:提示检测TPMT基因型有利于提高巯嘌呤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端粒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了14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并与10例正常健康儿童外周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相比较。结果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可高达K562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75%~98%,而正常外周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具有适度低水平的酶活性,其相对活性为K562细胞的1.3%~5.7%。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1)基因参与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和调控的机制.方法 将52例患儿依据是否在随访期内持续缓解(CCR)分为难治/复发组和缓解组,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2例AML患儿治疗前及疾病发展过程中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中WAVE1、p-gp、MRPl、LRP及BCRP蛋白和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将PCDNA3.1-WAVE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L60细胞构建WAVE1高表达HL-60细胞,将WAVE1基因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WAVE1 siRNA)转染HL60/ADR构建WAVE1低表达HL60/ADR细胞;Western blot和RQ-PCR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白血病细胞系WAVE1、MRPl及BCRP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复发/难治组病例的WAVE1及耐药相关基因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患儿WAVE1基因表达水平(P<0.05);②同一患儿初治及复发时的WAVE1基因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表达水平(P<0.05);③与HL60细胞相比较,HI.60/ADR细胞WAV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53倍及95%;④转染WAVE1后HL60细胞系MRP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6.54倍、129%,BC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4.93倍及96%,而转染WAVE1 siRNA的HL60/ADR细胞MRP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为干扰前的0.11倍及43%,BC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为转染前的0.14倍及71%.结论 WAVE1与儿童AML的病程及预后相关,参与了髓系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形成并可影响MRP及BCRPl等多个重要的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是一种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及信号分子的细胞外纳米级囊泡,能被体内细胞释放.白血病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存在于白血病患者的血浆及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能把内部含有的白血病相关抗原及各种微小RNA呈递给靶细胞,不仅影响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也与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pINK4b(p15)基因表达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端粒重复序列PCR扩增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7例儿童AL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和p15基因表达情况,并与9例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15基因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AL患儿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34. 5±37. 0)TPG较对照组(2. 4±2. 2 )TPG明显增高(P<0. 001 ); AL患儿p15基因表达水平(9. 8±16. 2)%, 明显低于对照组(45. 8±16. 9)% (P<0. 001 )。AL患儿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与p15基因表达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r= 0.01304, P> 0. 05)。结论:端粒酶活化和p15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急性髓性白血病发展有关,但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