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拟狐惑汤治疗白塞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年3月~2004年3月,运用自拟狐惑汤内服并配合外洗药清疮、局部敷药治疗白塞综合征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白塞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狐惑病,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1]),以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口腔、生殖器溃疡和皮肤损害等为主要特征,常累及关节、心血管、泌尿、胃肠道、神经等系统~([2])。韩世荣系陕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陕西省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学术带头人,行  相似文献   

3.
瑞特综合征是以关节炎、结膜炎、尿道炎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疾病,西医尚无特效疗法。笔者采用自拟类狐惑汤治疗该病25例,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狐惑病分位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狐惑病的治疗规律,从狐惑的病名含义,病机特点及治疗几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狐与惑是根据不同部位进行命名的,二者常可并发且皆源于湿热,但病机特点各有不同;狐以湿热下注为主;惑则与虚火上炎密切相关,因此以辨证施治为基础的分位论治是治疗狐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中医三焦辨证探讨狐惑病的机理。方法:从狐惑病的发病部位、经络循行,涉及的脏腑心、肝、脾、肺、肾和胃、胆等进行理论探讨,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与结论:运用三焦辨证理论,辨析狐惑病,治疗上焦肺胃病多采用轻清疏散之法,如菊花、桑叶、蝉蜕、鱼腥草等;中焦脾胃病变多采用清热除湿之法,如厚朴、滑石、车前子、白豆蔻、藿香等,湿热并重则二者兼用;下焦肝胆病变多采用清泻火热、清热利湿之法,如栀子、柴胡、龙胆草、车前子、猪苓等;后期肝肾阴虚火旺者多采用滋阴降火,益精补肾之法,如当归、生地黄、麦冬、玄参、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等。  相似文献   

6.
庞作为  姜德友 《新中医》2014,46(8):16-17
<正>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每起沉疴,对狐惑病诊治尤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总结姜教授诊治狐惑病的经验,以飨读者。1狐惑病命名狐惑病临床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为主要特征。患者有神情恍惚、卧起不安的症状,且有惑乱狐疑、出入无迹之性,故以"狐惑病"命名。最早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  相似文献   

7.
狐惑病治验     
<正> 我院中医专家席文煜临证擅治内妇科疑难杂症,近年来曾用《局方》龙胆泻肝汤内服配合个人经验方“新加苦参汤”熏洗外阴,治愈狐惑病3例,验案如下。王某,女,32岁,已婚。反复口腔溃疡三年,外阴瘙痒一年,双侧大小阴唇水肿疼痛伴溃疡形成半年。三年前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口腔粘膜、舌和齿龈疼痛性溃疡。双侧大小阴唇内侧溃疡糜烂,焮热疼痛,尿时尤甚。三个月前市内医院作溃疡病理检验提示:增殖性皮肤溃疡伴肉芽形成。诊断:①淋病待排除。  相似文献   

8.
狐惑作为中医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因仲景所言,语约方简,使历代医哲对其争议不休。争议焦点之要有二、一是狐惑所指何病?有去结核,溃疡,白塞氏病、性病、甚至爱滋病、莫衷一是;二是关于病名的,即狐惑、狐惑的辩定。本文仅就病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玥  阳伟红 《河南中医》2011,31(4):313-315
狐惑病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其病机为湿热虫毒内蕴;临床表现主要有咽喉、阴部、眼部损害三方面;在治疗方面虽有经方、各种名医经验、单方专药和各种综合疗法,但都没有非常理想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只有综合中医和西医的各种疗法,才能更好地认识该病,为临床和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0.
狐惑病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狐惑一证,出于《金匮要略》,类似于西医的Bechcet’s disease,该病邪势鸱张,病情纠缠,治疗棘手,眼部以炎症开始,常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而致盲。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笔者认为本病本虚而标实,以肺、脾、肝、肾诸脏亏虚为本,饮邪停滞为标。治疗时应辨证与分期相结合、针灸与药物相辅助、辨证施方与一方通治相协同,多法并举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研发的一些基本学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归纳了辨证论治研发中普遍存在的学术问题,涉及证候与疾病、体质、四诊、辨证论治的关系,疾病、证候及其辨证论治的机制,以及辨证论治与西医学的关系等,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病证结合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病证结合做一初步介绍,论述其理论体系的意义所在。主要讨论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当今病证结合的内涵,及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235-2237
通过运用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碧桃干、锻牡蛎等收敛止汗之品治疗盗汗的数个有效医案,证明中医辨病论治的有效性。据此认为,不能因为辨证论治的优越性而轻易否定辨病论治在中医治疗学的地位。从古代本草对药物主治的阐述可知中医药学最初起源于辨病论治。对于病机相对比较单纯的疾病,可以运用辨病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所谓的辨证论治往往包含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内容。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在很大程度是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体现出来的。辨病论治具有容易掌握、运用方便、疗效确切、易于重复、不受中医证型欠缺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困扰等优点。大量以固定成方或中成药治疗某专病的临床试验及实践,其实都是对中医辨病论治功用的"默认"。  相似文献   

16.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及其优越性。结果:规范的辨证治疗是血脂异常中医治疗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来研究血脂异常的辨证治疗,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桂红  傅莹  钟树文 《光明中医》2016,(16):2369-2371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冬氨酸钙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是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证候特征,进行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最终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总结分析。结果在对照组患者治疗中,痊愈的患者为10例,显效的患者为5例,有效的患者为3例,12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60.0%。在实验组,痊愈的患者为20例,显效的患者为6例,有效的患者为3例,1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较高,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痊愈,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其相关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不成熟.笔者认为,痰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中针对痰瘀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不同发病机制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论症证病结合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论述辨症、辨证、辨病论治的必要性,整理了以往中医学中对病、证、症进行治疗的认识,提出当前对辨症、辨证、辨病应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