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楼绍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4):3-5
通过对上海中医“老三校”(原私立上海中医学院、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与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办学方向与目标、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风格与流派特色等方面的比较,认为“老三校”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上海中医学院,虽无直接的承续关系,但前的教育实践与成果,为上海中医学院的组建、发展、壮大提供了创业和学术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医学院中医教学双向交流教学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交叉、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独立地探究问题所在,综合多门学科,把知识交叉融合在一起,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参与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因此,自主、交叉、合作三者繁荣核心与关键是交叉,交叉统领着自主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4):98-98
百年沪上,名医辈出。自20世纪初以来,上海按照现代学堂模式开展中医药的规模教学已有90余年的历史。其中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等与我校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期间造就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中医人才,亦不乏有许多名的中医学思想家、中医临床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他们誉满杏林、德扬海内,学问渊博、医术精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5.
6.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原基础部)成立于1984年,1999年组建基础医学系,2006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至今。学院经多年和谐稳步的发展,现拥有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医诊断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临床基础、病原生物(免疫)、预防医学(统汁)、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10个教研室;省首批普通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能教学实验中心),省基础课合格实验室1个(形态教学实验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医临床基础),设有免疫学实验室、心脑血管病研究室和文献理论研究室,其中免疫学实验室于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004年获得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2005年本学科被评为省“重中之重”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省属高校重点扶植学科1个(中医诊断学);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方剂学);省优势学科1个(《实验中医学》);拥有博士点1个(中医临床基础),硕士点5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金匮要略》、《方剂学》),省级精品课程2门(《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校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7.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F0004-F0004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原基础部)成立于1984年,1999年组建基础医学系,2006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至今。学院经多年和偕稳步的发展,现拥有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医诊断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临床基础、病原生物(免疫)、预防医学(统计)、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10个教研室;省首批普通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能教学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8.
9.
吴云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4)
我国近代化的中医高等教育,创始于辛亥革命以后,当时医坛诸名家,根据其学术见解和教育思想,制订了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呈现出诸家争鸣之景象。其中施今墨、陆渊雷、谭次仲等,均主张将西方科学和医学知识纳入中医教育中,程度不同地提出了中医学科教育中中西医一体化思想。本文以上海国医学院医教思想为例,对此略作介绍,或可作为当今中医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125
基石出医学院是学校重要教学单位,现设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预防医学等10个学科组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承担学校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所有中、西医 相似文献
11.
冯晓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3):11-12
本文在研究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家关于教育的论述,学习国外知名大学先进医学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对医学教育所提出的更高需求,根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办学的历史传统以及现实条件,提出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教育的目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分析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和受到冷落的原因;指出通过整合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注重在生物医学课程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医学生特点开展多种人文教育活动,并落实各种保证性措施,以确保基础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石美玉(1873-1954),英文名Mary Stone,中国最早留学美国的女医生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医学界的先驱、医学教育家.1896年,她学成归国先后在九江、上海等地开办医院及护士学校,毕生致力于医学和护理教育事业.本文参考有关文献,介绍了石美玉的生平,并就石美玉的医学教育思想进行了探析,将其归纳为:医护并重的大医观;面向农村的服务观;知行统一的教育观;注重社区的卫生观;开拓创新的发展观;独立自主的开放观.今天,学习石美玉的医学教育思想,就要坚持医护并重,知行统一;面向农村,注重社区;能力导向,改革创新;独立自主,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医学法学教育及其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对法治建设日益重视,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提高。本文初步分析了医学生医学法学教育和医务人员医学法学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医学法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认为医学法学教育对医护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是至关重要的,应当纳入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在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对上海医学高职教育的基本评价与岗位需求。方法根据上海医学高职教育的现状,以问卷形式调查上海各级医疗机构对医学高职教育的基本评价与岗位需求情况。结果和结论通过调查认为上海应进一步发展医学高职教育,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进步对医学提出了新要求,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标准,人文教育日益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索进行归纳总结,从增强专业人文内涵建设、精炼人文类课程结构、加强教师队伍人文精神建设、注重医院人文环境构建、加强人文类精品课程建设、促进高校人文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文类课程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步入新时代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革命衍生的新技术以及人类对医学认知的改变,使得现代医学从业者不断探索并逐渐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也将进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和个性化精准诊治并存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首先提出了"新医科"的概念,试图回答在未来如何发展医学教育、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医学人才。这些都是新时代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对新时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医学发展和科学研究创新方面来思考医学教育的变革以及医学人才的培养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新医科”为背景构建以“育人为驱动力—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全过程育人路径,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大一至大五)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等方法构建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模型和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临床医学本科生采取随机抽样进行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探讨构建全过程育人的路径。结果 实证调研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情况的医学生人文态度评分均值为(3.47±0.75)分。从性别上来看,男生人文认知、态度、行为评分为2.81分、3.68分和3.22分,全部高于女生的2.52分、3.22分和2.95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大一到大五年级数据显示:人文认知、态度、行为评分均呈现出年级升高而递增的趋势,运用“知信行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P)”模型发现医学生对人文素养认知率较为理想,不同年级医学生知晓率不同,并利用交叉分析去研究学校对医学生开展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教育效果与多选题的交叉关系,呈现出显著性。结论 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培育医学人文素养需贯穿大一至大五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