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血清CRP(血清C-反应蛋白)和Fib(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3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头针组和药物组每组65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蚀法和凝结法进行血清CPR和Fib的含量检测。结果:药物组患者CRP和Fib含量高于头针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塞头针组的CRP和Fib含量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治疗对CRP和Fib含量有调节作用,可作为反映病情和评估预后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头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针前与针后的 TNF的血清测定及依上田敏法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病例疗程结束后血清 TNF均有下降 ,但针刺组下降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肢体功能评定显示 ,针刺组 15 d后肢体功能明显提高 ,针刺前后有明显差异 ( P<0 .0 5 )。而对照组经一般治疗 15 d后肢体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进行头针治疗能降低血清 TNF含量 ,促进脑组织的恢复 ,加强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调神通络法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调神通络法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6例 ,给予常规治疗及体针治疗 ;治疗组 60例 ,给予常规治疗并采用调神通络法———头、体针并用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8 9%、76 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 ( χ2 =12 67,P <0 0 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调神通络法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方法:将66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另设健康正常组2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针刺组加用头穴透刺,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100B蛋白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及疗效判定.结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S100B蛋白指标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治疗28 d后,上述指标的调节,针刺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头穴透刺对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含量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改善作用,从而改善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代偿机能及全身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静脉血S100B蛋白、神经肽γ(NPγ)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内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8例和针药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药物组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gtt.针药组加用针灸治疗.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疗后1,7,14 d测S100B蛋白和NPγ的含量及脑水肿体积(影像学)、神经功能评分.结果:①针药组总有效率95.23%高于药物组(76.31%)(P<0.05);②针药组疗后14 d血清S100B降至正常,药物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③针药组疗后7,14 d血清NPγ含量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④针药组7,14 d脑水肿体积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七叶皂苷钠能降低脑出血患者S100B及NPγ含量,有效改善脑水肿,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药物(A组)和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针刺标准化头针方案穴区(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加药物(C组)治疗急性CI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VEGF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C组血清VEGF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1,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颅针加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血清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与标准头针加药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头体针结合康复体位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头体针结合康复体位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方法:将66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另设健康正常组2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针刺组加用头穴透刺,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100B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与判定,并与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S100B蛋白及IGF-1均有较显著相关性,治疗后上述指标的调节,针刺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提示血清S100B蛋白,IGF-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较高相关性;头穴透刺对其含量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并改善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代偿机能及全身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体针结合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头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运用放免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TXB2、6-Keto-PGF1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1a含量,治疗组的作用较对照组作用明显。结论:头体针治疗可明显调节急性期脑梗塞患者TXB2、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  相似文献   

10.
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使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残程度。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头针组及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有效率(97%)明显高于头针组(87%)和对照组(73%)(P<0.05和P<0.01);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头针组及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表明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京京  东贵荣 《四川中医》2008,26(4):119-121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方法:将66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另设健康正常组2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针刺组加用头穴透刺,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100B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与判定,并与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S100B蛋白及IGF-1均有较显著相关性,治疗后上述指标的调节,针刺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提示血清S100B蛋白,IGF-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较高相关性;头穴透刺对其含量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并改善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代偿机能及全身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E)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针前与针后1周的TNF的血清测定,及针前,针后1周,1月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病例针刺后1周血清TNF均有下降,针刺组下降明显(P<0.01)。疗效评估针后1周无明显的差异(P>0.05),30天后两者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进行针刺能降低血清中TNF的含量,加速炎性的吸收或减少炎性的关系,促进脑组织和肢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窍健步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安慰汤剂,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通窍健步汤,疗程14d;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积分评分,并测定血浆hs-CRP、MDA、SOD含量,总结疾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s-CRP下降,血清MDA值下降,血清SOD值上升,中医症状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服用通窍健步汤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症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显著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头埋针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17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立皓 《北京中医》2002,21(4):239-240
目的 观察分析头埋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273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头埋针组,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对其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头埋针组的显效率85.88%。常规针刺组78.43%,药物组48.08%。结论 头埋针法为主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加氧雾化吸入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中药加氧雾化吸入;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普通氧吸入),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MES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BI)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4d,血清NSE、S-100β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ESSS和B I评分则在治疗14d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加氧雾化吸入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血清S100B含量及脑水含量的影响,揭示头针对BBB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穴;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B含量,观察BBB通透性的变化;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结果:①电镜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型胶质细胞的足突肿胀减轻,血管周围的电子空白区变小,TJ和基底膜的结构破坏减轻;②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脑水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24 h、48 h、72 h,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头针能够在早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BBB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降低BBB的通透性,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头针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焕英 《陕西中医》2003,24(2):165-165
目的 :观察头针配合中药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头针配合补阳还五汤与对照组单用补阳还五汤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 80例 ,总有效率分别为 96.2 %、83 .7%。提示 :头针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蔡立皓 《北京中医药》2002,21(4):239-240
目的 观察分析头埋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273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头埋针组、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对其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头埋针组的显效率85.88%,常规针刺组78.43%,药物组48.08%。结论头埋针法为主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头针应用于脑梗死 (CI)早期的作用。方法 :60例早期CI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B组采用CI早期常规药物治法 ,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外周血丙二醇 (MDA)检测、神经功能评分 ,并对MDA含量与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可显著改善MDA及神经功能评分的情况 (P <0 .0 1) ,A组疗效优于B组 ,治疗前后MDA含量与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结论 :头针应用于CI早期治疗时 ,对MDA及神经功能改善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刺颅骨缝区(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痰证患者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和单纯药物(A组)治疗急性CI痰证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MDA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血清MDA含量降低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B组血清MDA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P〈0.01),B组较A组更明显地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P〈0.05)。结论头针加药物治疗性脑梗死痰证患者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血清丙二醛的含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