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断伤漏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10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切割伤漏诊的原因,关键是对前臂间背侧神经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根据解剖学特点将前臂背侧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各区段间骨侧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同,食指固有伸肌和拇长肌的功能存在与否对判断前臂背侧中上段的切割伤是否累及骨间背侧神经有重要意义。肌电图有助于陈旧性损伤的诊断,强调有前臂中上段背侧锐性伤有手部功能障碍时,应有良好的麻醉下手术,并常规探查骨间背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利用断裂的前臂背侧皮神经分支移植修复前臂骨间背侧神经肌支断裂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合并前臂背侧皮神经损伤的骨间背侧神经肌支断裂的患者9例,均为二期修复(2d~2周),术中切取断裂的前臂背侧皮神经远近端分支移植修复前臂骨间背侧神经肌支缺损.结果 8例患者随访6 ~ 30个月(平均18个月),6例患者主动伸手指掌指关节60°~80°(平均73°),肌力M3~M4,但仍存在掌指关节伸直受限10°~ 30°.其余2例肌力M0~M1,二期行肌腱转位手术重建伸指功能.结论 采用断裂的前臂背侧皮神经分支移植修复前臂骨间背侧神经肌支的缺损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并且不增加新的神经供区缺陷,为临床修复前臂骨间背侧神经肌支断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右骨间背神经自发性断裂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资料骨间背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多由外伤、卡压等引起。而骨间背神经自发性断裂比较少见,我院于2002年5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3岁,因右手伸拇、伸指功能障碍4个月来诊。该患于4个月前因被动牵拉右前臂,致前臂中上1/3部背侧疼痛,3日后伸指、伸拇不能,疼痛消失。查体:右手伸拇、伸掌指关节不能,虎口区感觉正常,前臂背侧肌肉轻度萎缩,伸腕功能尚可,伴有桡偏,肘部活动正常。肌电图示:示指固有伸肌、指总伸肌、尺侧伸腕肌无动作电位,桡侧伸腕肌动作电位混合相。手术方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于上臂中…  相似文献   

4.
骨间后神经终末支显微外科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骨间后神经终末支进行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放大10-16倍的视野下,观测36侧成人上肢标本中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在前臂后区、腕后区的行径、分支、分布及其毗邻关系。结果: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在前臂支配伸腕、伸指等肌肉和尺、桡骨背侧骨膜。在腕部支配指伸肌腱腱周组织、腕骨关节囊、腕背韧带及滑膜组织、骨间背侧肌肌膜和第三第四掌骨背侧的骨膜;并与尺神经深支有交通支。结论:骨间后神经终末支是支配腕后区和手背深层组织的重要感觉神经,损伤后可引起腕背痛。  相似文献   

5.
前臂背侧锐器伤在上肢损伤中常见,临床治疗中较重视前臂背侧肌肉、肌腱损伤的修复,而常忽略了骨间背神经及肌支的损伤,尤其前臂背侧近1/2处的损伤,其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特点.2006年6月-2008年7月,我们对11例前臂背侧锐器伤合并骨间背神经及其肌支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前臂背侧肌肉损伤和神经损伤均能使伸拇功能受损 ,这类病人临床多见且需急诊手术处理。作者于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2年 11收治有伸拇功能障碍的前臂锐器伤 13例 ,采用显微探查后骨间神经或其肌支 ,一期修复肌腱肌肉和神经 ,并经系统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例中男 12例 ,女 1例 ,年龄均在 2 0~ 45岁间 ;后骨间神经损伤而无拇长伸肌损伤 4例 ,单纯拇长伸肌损伤而无后骨间神经 3例 ,后骨间神经合并拇长伸肌损伤 6例。1.2 手术方法1例在外院缝合后转入我院 ,时间超过 6个月 ,行肌腱转位…  相似文献   

7.
前臂背侧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改进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0侧,对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及其皮支进行解剖测量。临床应用前臂骨间背侧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创面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32岁。损伤情况:机器挤压伤14例,皮肤撕脱伤10例,电击伤1例,烧伤1例。损伤部位:手背20例,虎口3例,拇指背侧1例,腕屈侧2例。转位皮瓣最大面积为14cm×9cm,最小面积为6cm×8cm。供区全厚皮片植皮。结果在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的腱腹交界区域有恒定的前臂背侧皮动脉存在,前臂背侧皮动脉距尺骨茎突(9.24±1.33)cm,直径(0.70±0.15)mm。据此设计了前臂背侧皮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并应用于临床,26例全部成活。术后22例未使用扩血管药物;2例使用扩血管药物6h后皮瓣下出现张力血肿,清理血肿并停用扩血管药物后,皮瓣成活;2例术后4h皮瓣苍白,使用扩血管药物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周~1年,皮瓣良好。26例均未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皮瓣游离后,供区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游离包含前臂背侧皮动脉的皮瓣使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骨间后动脉,为前臂背侧皮瓣的营养动脉。我们对40侧前臂骨间后动脉,进行以下解剖学研究:①骨间后动脉分型。②在旋后肌下缘的骨间后动脉外径,长度和该动脉型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③骨间后动脉行程与紧邻。以上研究对骨间后动脉各型作为前臂前侧皮瓣血管蒂修复手和前臂等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修复前臂或腕背部及虎口区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皮肤缺损(前臂4例,腕背部6例,手背至虎口区15例)的患者,应用带蒂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进行修复。其中急诊皮肤缺损创面21例,瘢痕切除皮肤缺损创面4例。结果 术后25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好,肤色与厚度均与受区正常皮肤接近,伸肌腱粘连不明显,伸指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对前臂至腕背部的皮肤缺损,应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转移修复是优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体会王福成范遗恩骨间背侧神经是在肱桡关节上下各3cm范围内即桡管内分出的一条主要分支,也称桡神经深支。该神经通过旋后肌浅层的Frohse弓进入旋后肌,穿出旋后肌分为两大组:一组支配浅层的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间背伸肌腱修复指背伸功能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5例前臂机器致伤者急诊行皮瓣修复创面,择期采用骨间背伸肌腱修复指背伸功能结果5例患者伸屈功能基本正常,手指指腹感觉存在.结论手内在肌协助手指背仲,因此:肾骨间背侧肌止点调整至PIP背近侧或MP背侧,可完成指背伸功能。  相似文献   

12.
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并结合文献阐明其变异程度及变异的处理。结果骨间背侧血管在前臂中1/3缺如1例.皮瓣边缘坏死;皮瓣向近端延伸超过4cm者4例,远端坏死,延迟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结论虽然前臂骨间背侧血管有变异,但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仍是修复手背中等大小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以近点皮肤穿支向近端延伸皮瓣不要超过4cm。  相似文献   

13.
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解剖特征及损伤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损伤修复的方法.方法 36侧成人上肢标本,于肘外侧做"S"形切口,从肱肌和肱桡肌间隙内解剖出桡神经肘段,沿桡神经干向远端追踪,找出桡神经深支出旋后肌的各个分支,测量深支各肌支的发出点、入肌点距肱骨髁上水平的距离和长度.逆行分离各分支,观察各分支的神经纤维在桡神经干内的分布定位特征.对12例肘部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桡神经定位缝合和不定位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2例获得平均2.4年的随访.根据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运动区肌腱肌力恢复情况,神经定位缝合6例,术后有效率为83.3%.非定位缝合6例,有效率为50.0%.桡神经定位缝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不定位缝合组.结论 前臂背侧距肱骨外上髁10~15cm范围内的锐器伤,伸拇困难者应考虑有骨间背神经肌支的损伤.运动支的神经纤维在桡神经干的内侧,对肘部桡神经断裂伤修复时重点应缝合内侧部分.显微定位缝合技术修复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损伤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以手部内在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双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双侧第一背侧骨间肌和尺侧腕屈肌肌电罔(electromyogram,EMG)检查。结果:3例以尺神经肘上-肘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大于10m/s及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肘管综合征;4例以SEP颈髓至外周电位(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和尺侧腕屈肌、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7例为尺侧腕屈肌及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源性损害、尺神经肘上-肘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大于10m/s、SEP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诊断为二者合并存在。手术治疗10例,术中所见均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相符。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肘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881年Volkmann首次详细描述了缺血性肌麻痹与挛缩.1890年Hildebrand把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后期结果命名为Volkmann挛缩.目前人们已经认识Volkmann挛缩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组织液压力升高,导致前臂密闭的筋膜腔内肌肉和神经循环障碍而产生一系列症状[1].虽历经百余年的实践研究,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仍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儿童创伤的一个严重的、“灾难性”的并发症[2 -3].本文对儿童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解剖特点与小腿解剖结构相似,前臂的肌筋膜与尺骨、桡骨、尺桡骨间膜一起构成4个筋膜室,分别为背侧筋膜室、掌浅筋膜室、掌深筋膜室、桡侧筋膜室[4].通常筋膜室解剖位置越深,越容易缺血受压[5]. 掌深筋膜室包括屈拇长、屈指长肌腱、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等,由于尺桡骨之间的骨间膜坚韧而缺乏弹性,掌深间室的容积侧向扩张最易受阻,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常首先累及该筋膜室;掌浅筋膜室包括屈指浅、尺桡侧腕屈肌等,该筋膜室位置处于掌深筋膜室的浅面,受累率次于掌深筋膜室;背侧筋膜室包括腕、指伸肌;桡侧筋膜室[6]包括肱桡肌、桡侧腕伸肌等[7].正中神经深支穿行于掌深筋膜室其主干在前臂的中1/3段行掌浅、深筋膜室之间,最易受累;骨间前神经支配指深、拇长屈肌,行于掌深筋膜室底面,故缺血性肌挛缩时,该神经也易受累并加重相应的肌肉损伤;尺神经在前臂中段被尺侧腕屈、指浅届、指深屈肌间所包绕,位置表浅,受累率次于正中神经;桡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分别位于桡侧筋膜室和背侧筋膜室的底面,位置表浅,受累率较低,多见于严重型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前臂背侧嵌合骨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2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骨间后动脉皮支分布,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血管交叉点血管的外径及骨间后动脉与前动脉吻合情况。同时观测尺骨茎突近端5cm范围内,尺骨背侧骨膜血管支数目及血运来源。结果骨间后动脉沿途发出6-10个皮支,在深筋膜浅层形成丰富血管网吻合。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间隔1-2cm发出皮支(15例);Ⅱ型:分远、近两组(7例)。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血管交叉点动脉外径(1.4±0.2)mm。在尺骨茎突近侧(2.4±0.5)cm处骨间后动脉与前动脉腕背支形成恒定吻合。尺骨茎突近侧5cm范围内,骨间后动脉向尺骨远段发出(3.0±0.8)支骨膜支(19例);骨间后动脉发出2支骨膜支,骨间前动脉背侧支发出1支骨膜支(2例);骨间前动脉背侧支发出2支骨膜支(1例)。结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可切取前臂背侧皮瓣、尺骨远端骨瓣形成嵌合组织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合并小块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存在的卡压部位 ,为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解剖观察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的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神经卡压的影响。结果 旋后肌管上下口均由腱性组织构成 ,其宽度分别为 13 8± 3 1mm和 6 1± 1 5mm ,容易对骨间后神经形成卡压 ,此外 ,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也可卡压骨间后神经。结论 旋后肌管上下口、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均可对骨间后神经形成卡压 ,手术前应对卡压位置作出准确定位 ;若手术中所见的病理形态改变不能解释病情时 ,应考虑到在其它部位存在卡压的可能 ,并予以探查和减压。  相似文献   

18.
孙益  童培建  李象钧 《中国骨伤》2013,26(11):949-952
目的:探讨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5例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5~60岁,平均50.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10个月,平均6.3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前臂上段外侧处酸痛,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伸腕力弱,肌电图检查呈现神经源性损害或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将神经损伤后按制订的标准结合临床进行运动、感觉功能评定。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为8.5个月,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可,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疗效评价,优(M4S3+及以上)3例,良(M3S3)2例。5例患者伸拇、伸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达到正常生活要求。结论: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彻底解除骨间背侧神经卡压,促进该神经的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前臂背侧血管分布特点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目的:通过成人前臂背侧血管的解剖学观测,为临床选用皮瓣提供依据。方法:用50例上肢标本,对前臂背侧血管的分支分布和吻合进行详细的解剖学观察和分析。结果:骨间后动脉和骨间前动脉腕背支是前臂背侧的营养血管,动脉间以及与尺、桡动脉腕背支相吻合。结论:本研究为下述血管为蒂的三种逆行皮瓣,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1)以桡动脉腕背支为蒂前臂背侧中下段皮瓣;(2)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尺侧骨皮支为蒂前臂背侧中下段尺侧皮瓣;(3)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桡侧骨皮支为蒂前臂背侧中下段桡侧皮瓣。上述皮瓣可携带骨膜、骨质,用于手部创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IOM)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从10个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中取出尺桡骨连同骨间膜结构,测量腱性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测量完毕后将骨间膜腱性部分同其尺桡骨附着端一并分离,将标本的桡骨近端及尺骨远端分别用牙托粉包埋固定,标本夹持固定于MTS 858型生物材料试验机上.使用10000N力传感器进行测定,以50mm/min的速度拉伸骨间膜,直至骨间膜断裂.通过计算机采集数据描绘载荷一位移曲线,同时测定骨间膜的最大载荷和刚度.结果 (1)前臂骨间膜由三部分组成:中央腱性部分、两端膜性部分及背侧附属斜索.3个标本中未观察剑背侧附属斜索.骨间膜在前臂中立位时伸展,在前臂旋前及旋后时弯曲.(2)6个标本发生骨间膜腱性部分撕裂,最大载荷为(1021.50+250.13)N,刚度为(138.24±24.29)N/mm,骨间膜的拉伸长度为(9.77+1.77)mm;4个标本在腱性部分撕裂之前发生尺骨固定端骨折,最大载荷为(744.40+109.85)N,刚度为(151.17+30.68)N/mm,骨间膜的拉伸长度为(6.51+0.51)mm.结论 前臂骨间膜是尺桡骨之间具有韧带性质的结构,对维持前臂的纵向稳定至关重要.其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数据可以作为评估前臂骨间膜重建方法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