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前牙埋伏阻生“开窗”手术和正畸矫治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前牙埋伏阻生用外科手术方式消除阻力,将牙体暴露出来,再在暴露的“窗口”牙体上粘接挂钩,用正畸治疗方法将这些不正常位置的牙齿恢复正常位置,并恢复其功能及美观。作者就口腔外科“开窗”手术及正畸粘接护理配合作了总结。首先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信心,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是正畸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手术前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工作,使手术及粘接能顺利进行。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要保持口腔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挂钩托槽脱落;按时复诊,坚持正畸矫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正畸金属固定矫治器光固化粘接托槽脱落的原因。方法对2010—2012年3年内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矫治的700例口腔错畸形患者(男286例,女4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粘接MBT及ROTH直丝弓托槽13 500个,根据对年龄、牙位、牙列区段分组后托槽脱落的情况,分析其脱落的原因。结果经分析,总脱落托槽数目为2 084个,总的脱落率为15.44%。前磨牙区托槽脱落为1 192个(29.43%),前牙区托槽脱落为892个(9.44%)。其中下颌第二前磨牙脱落率最高,下颌侧切牙脱落率最低。后牙高于前牙,后牙区同名牙下颌高于上颌,前牙区同名牙上颌高于下颌。结论正畸托槽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牙齿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孔梅 《天津护理》2002,10(4):187-187
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需要戴固定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固定矫治器由托槽、带环和各种矫治弓丝组成。将托槽成功的粘结于釉质上不仅要求正畸医生正确的操作,还要有护士密切的配合,才能使医生操作过程顺利完成。我科使用了单组份粘结剂。现对粘结托槽全过程的配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斑牙固定矫治中托槽脱落的影响因素。方法中度氟斑牙正畸病人53例,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正畸,粘贴托槽996个,观察托槽脱落情况。结果托槽粘贴后第1个月脱落率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不同牙位脱落率不同,其中下颌第二双尖牙脱落率最高。同名牙下颌托槽脱落率高于上颌,后牙高于前牙。结论牙位及粘接时间均影响正畸托槽脱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托槽间接粘结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共计570个托槽.对同一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牙齿分别用间接法粘接托槽(A组)、直接法(B组),在治疗期间比较脱落率。结果:A组应用间接法粘接托槽285个,在治疗期间共有9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3.16%;B组应用直接法粘接托槽285个,在治疗期间共有23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8.07%。两组间临床脱落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外间接法粘接托槽口内转移法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托槽粘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种正畸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提高制作间接粘接导板的效率和正畸托槽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口腔科接受唇侧固定正畸治疗的错合畸形患者36例,使用口内扫描仪得到数字化模型,应用数字化设计软件定位每颗托槽的位置,并设计托槽间接粘接导板。托槽粘接后再次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患者口内托槽的实际位置,与计算机模拟排牙定位的位置进行重叠对比。结果 所有牙位托槽设计位置和实际粘接位置的线距测量值为0.025~0.130mm,全部小于检验值0.20mm,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正畸数字化软件模拟定位的托槽位置与口内间接粘接的实际位置具有一致性,本研究设计的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口腔科护理     
98以51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护理/张国明…//护士进修杂志一1997,12(2)一32 正畸患者正确的口腔护理: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以一把普通牙刷作牙的纵刷用,另一把中间刷毛短,两端刷毛长的保健牙刷,作横刷用,顺着托槽弓丝横向刷牙。2.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立即漱口,1周3次间断使用药物漱口。及时治疗牙眼炎症及口腔粘膜溃疡。(双购)98以52聘裂修复术后喉水肿病因分析与护理探讨/傅丽华刀天津护理一1997,5(l)一22一23 病因分析:术前鼻咽部有慢性炎症;麻醉中插管操作不当;麻醉过深,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对创伤刺激敏感者。预防与护理:1.术后未…  相似文献   

8.
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64-5365
目的观察口腔冲洗器对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2例12~45岁错畸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刷牙加使用口腔冲洗器护理口腔,对照组只做常规刷牙护理口腔。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检测4颗下切牙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治疗组牙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冲洗器能有效防治牙龈炎,改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喷沙洁治在正畸粘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托槽粘结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关键步骤。临床中如何有效的提高托槽粘接的效率和成功率,是每个正畸医师都感兴趣的课题。使用表面清洁和喷砂技术能否达到此目的,是本实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采用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在临床上精确粘接APCⅡ托槽的方法。方法:选取需正畸治疗患者20例,均采用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粘接APCⅡ托槽,并对托槽脱落率进行统计。结果:所有托槽或颊面管都能精确粘接于20例患者牙面上,托槽脱落率为5.0%,椅旁操作时间大大缩短。结论: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采用硅橡胶作为第一层软质托盘容易与托槽分离,第二层硬质托盘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把APCⅡ托槽精确地转移到患者的牙齿上,该方法粘固后托槽托盘容易取出,操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1.
刘从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36-2837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采用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在临床上精确粘接APCⅡ托槽的方法。方法:选取需正畸治疗患者20例,均采用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粘接APCⅡ托槽,并对托槽脱落率进行统计。结果:所有托槽或颊面管都能精确粘接于20例患者牙面上,托槽脱落率为5.0%,椅旁操作时间大大缩短。结论:双托盘间接粘接技术采用硅橡胶作为第一层软质托盘容易与托槽分离,第二层硬质托盘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把APCⅡ托槽精确地转移到患者的牙齿上,该方法粘固后托槽托盘容易取出,操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2.
蔡志斌  邓辉  倪振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53-1854
目的:研究粘接托槽时在牙面酸蚀后局部分别涂布氟保护剂和双氟脱敏剂在预防固定正畸牙釉质脱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5g例采用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牙面予以3种不同处理方法,其中42例粘接托槽前牙面应用氟保护剂。42例粘接托槽前牙面应用双氟脱敏剂,其余21例牙面不做任何特殊处理作为对照组。在粘接托槽前及12个月后记录所有前牙及前磨牙唇颊面釉质脱矿指数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托槽脱落次数。结果:正畸治疗前3组患者之间牙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畸治疗12个月后局部用氟组牙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双氟脱敏剂组较氟保护剂组牙釉质脱矿指数为低(P〈0.05);3组间的托槽脱落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氟化物时,双氟脱敏剂较氟保护剂对固定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具有更好的预防作用.粘接强度亦能满足临床的需要,适宜正畸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两种正畸粘接剂粘贴托槽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2003-01~2005-02正畸科收集错牙合患者68例,年龄12~14(平均13.12)岁,其中安氏类的牙列拥挤40例,男16例,女24例,均采用Edgewise矫正技术;安氏类的下颌后缩,上颌前突28例,男10例,女18例,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正技术。所有患者牙釉质发育正常,经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确定为非拔牙矫正患者。观察期为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期,时间为8~18(平均11.6)个月。1.2材料杭州新亚自动化仪表成套厂生产的超薄型带钩方托槽及M、B、T直丝弓托槽。正畸粘接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20世纪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种摘戴的矫治器,以其隐形、美观、舒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和青睐。方法2004~2012年有300余例患者前来我院口腔正畸科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其护理中重点注意制取硅橡胶印模的护理;粘接附件的护理;交代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使用和有关的口腔宣教。结果通过以上的整套正畸护理配合,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矫治技术顺利开展和进行。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有可能成为临床常规使用的矫治器之一,其正畸护理配合也会随着经验的增多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固定矫治器对牙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固定正畸矫正技术的推广使用 ,固定矫治器对牙龈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正畸医师的重视。托槽、带环、弓丝的戴用 ,使口腔的自洁能力大大降低 ,大量菌斑牙石堆积于牙面 ,导致牙龈炎。本文通过对正畸 5 0例口腔卫生状况的分析 ,提出牙周健康的有效维护方法。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接受固定正畸治疗 5 0例 ,男 18例 ,女 32例 ,年龄 11~ 4 2岁 ,平均 14 .79岁。分别于安放矫治器前、矫治开始后 3个月及治疗结束后 2个月 ,进行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的测定。1.2 方法 指数牙、检查位点的确立 [1 ] :选取 11、2 3、2 6、31、4 3、4 6六…  相似文献   

16.
口腔正畸是以改善面型、排齐牙齿以及提高咀嚼效能为目的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1]。口腔正畸患者往往需要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技术,然而固定矫治器的长期滞留会使患者的牙齿出现菌斑,易导致牙周炎、牙龈炎,严重者可导致矫治中断[2]。自锁托槽无需使用结扎丝或橡皮圈结扎固定,优势明显,但临床上对自锁托槽方法是否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问题,仍有较大争议。本研究收集了154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自锁托槽或传统托槽对患者矫治过程中口腔卫生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正畸临床随机抽查10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以检测健康教育在正畸临床的意义。对照组患者仅按常规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的正畸相关知识的宣教;实验组患者从接诊开始就确定负责护士,直至治疗结束,由该护士对此病人全过程实施健康教育。饮食要求不吃硬、粘食物,不做啃的动作;刷牙要求软毛牙刷,每次餐后、起床后、睡前对着镜子彻底清洗,每次刷牙时间不低于3分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托槽的脱落数(托槽粘结后第一次复诊)、牙用维护情况(配戴矫治器半年后)。在治疗中负责护士不断地观察、交谈、启发患者自述,以便掌握患者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告诉患者娇治装置配戴后必须戒除一些饮食习惯、软硬、较粘的食物都有可能损坏娇治器,吃水果时应将水果切片放口内,禁止啃的动作,下次复诊时由专人检查托槽脱落情况;负责护士指导患者尽可能进行自我护理,教育患者要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要教会患者刷牙,每次餐后、起床后、睡前用软毛牙刷在龈缘附近,带环、托槽与牙龈之间的部分,对着镜子认真清洗,达到去除菌斑,促进牙龈血液循环的目的。由调查结果可明显看出实验组患者托槽脱落、边缘性龈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在正畸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标准方丝弓矫正技术在正畸临床上广泛应用。作者通过对临床57例牙列拥挤病例分别采用不锈多圆线和镍钛丝矫正后,发现两种弓丝在正畸的不同阶段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上中切牙90°扭转直接影响到口腔功能和美观 ,正畸治疗中有一定的难度。目前 ,固定矫正器在临床治疗中所占比例很高 ,特别是方丝弓和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最为广泛[1,2,3]。选择方丝弓技术矫治扭转牙体现了当今的技术水准。由于矫治上中切牙90°扭转需要足够的间隙进行旋转移动 ,而方丝弓托槽的厚度大于双圆管托槽 ,临床应用中矫治进程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作者对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改良 ,将双圆管托槽应用于扭转中切牙的旋转移动阶段 ,共矫治完成16例 ,并取得满意疗效。本文介绍矫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6…  相似文献   

20.
由慧珠  韦雪  马丽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127-1128
增生性龈炎存在于大多数正畸患者中,这是因为牙齿排列不齐,前牙深覆[牙合],错位拥挤等错[牙合]表现,本身就是引起增生龈炎的一个病因,而正畸所用的正畸装置又是引起增生龈炎的另一诱因。炎症较轻的患者,在告知注意口腔卫生后,牙龈形态可恢复正常。但多数正畸患者会形成纤维增生的龈组织,而这种纤维增生的龈组织极不易消退,不仅影响美观,有碍菌斑控制,而且会影响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