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定期口腔护理联合Teach-back模式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定期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each-back模式。比较两组菌斑清除效果[采用菌斑指数(PLI)]、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3个月后,两组PL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OHIP-14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联合Teach-back模式能有效清除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口腔菌斑,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2.
纪永芳  张晓萍 《全科护理》2012,(16):1467-1468
[目的]观察青少年固定正畸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青少年固定正畸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卫生宣教,未进行有效刷牙方法指导和监督,观察组给予口腔卫生宣教及有效刷牙方法的指导,同时加强病人的配合能力。比较两组病人初次治疗及治疗6个月正畸菌斑指数(PLI-O)。[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PLI-O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刷牙指导及全程口腔卫生状况监控,有益于青少年口腔固定正畸病人的口腔牙齿健康。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我院为200例(554颗牙)患者实施口腔固定正畸矫治,其中815颗牙发生釉质脱矿,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即将粘接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配合光盘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宣教。采集两组正畸患者矫治前、矫治后第3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刷牙前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染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矫治后第3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全部指标牙位的菌斑染色指数评价结果,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光盘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对保持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晓芬 《上海护理》2020,20(6):64-67
错颌畸形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目前治疗对象仍以青少年患者居多,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是现阶段最普遍的治疗方法,但治疗过程中易出现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损害等问题。本文围绕口腔健康的相关概念、青少年正畸治疗的特点、固定正畸治疗中易出现的口腔问题、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评估工具及口腔健康自我管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正畸患者心理特征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到相应适合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全力配合完成正畸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未成年和成年人两类,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完成正畸治疗。结果充分了解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对正畸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针对患者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干预对预防口腔固定正畸治疗过程牙菌斑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口腔固定正畸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腔固定正畸过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口腔固定正畸过程由专职护士进行随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固定正畸矫治前、矫治第3个月、矫治第6个月牙菌斑染色情况。结果口腔固定正畸矫治前两组患者菌斑染色指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3个月、矫治6个月两组患者菌斑染色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固定正畸过程由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牙菌斑,保持患者口腔卫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乳牙脱落或拔除后,恒牙根已基本形成而长期埋伏在牙槽骨内,称为阻生,它是恒牙萌出异常的一种常见情况。近年来随着固定矫正技术的不断发展,埋伏阻生牙的牵引治疗已成为口腔正畸中的常规治疗。为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提高医疗质量,笔者就埋伏牙牵引中有关护理问题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石美芬  薛海萍  刘丹 《全科护理》2012,(16):1474-1475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口腔护理指导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正畸科进行全程固定正畸治疗的恒牙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常规医嘱刷牙及注意口腔卫生,观察组行全程口腔护理指导、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相结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12个月后的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牙釉质脱矿指数。[结果]正畸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41例发生脱矿,观察组27例发生脱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釉质脱矿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实施全程、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指导,可有效改善牙釉质脱矿症状。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72例行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的各项PAR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总PAR评分也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釉质脱矿率为8.60%。对口腔畸形患者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疗效显著,但牙釉质脱矿发生比较高,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四手操作就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始终保持坐位操作,医护的双手都在工作,医护之间平稳而迅速地传递器械、材料和其它用品。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口腔操作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形  相似文献   

12.
成年正畸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口腔正畸/正颌门诊咨询者的年龄分析,成年患者的比例处于上升趋势.但接受治疗的成年患者比例甚微.因此,增加成年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信心,成为口腔护理工作者的一个新的课题.现将对正畸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106例使用固定正畸进行治疗的患者在矫正保持期间做口腔的检查以及摄牙片等,对比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组以及设计的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组以及设计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固定矫治器造成患者口腔黏膜、牙周牙体的损害和进行矫正治疗的对象以及对象的年龄、设计的治疗方案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中口腔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6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4例,牙齿952颗,在正畸治疗的同时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控制口腔卫生的状况;对照组34例,牙齿952颗,按常规的正畸治疗进行健康卫生宣教。对2组患者患龈炎牙数、龋牙数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龈炎牙数、龋牙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做好口腔正畸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矫治的整体水平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高士光  王磊  付晓影 《全科护理》2008,6(31):2859-2860
介绍儿童口腔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家长的护理功能,包括矫治前准备、矫治中的心理护理、口腔卫生维护、矫治器适应、牙齿松动的处理、饮食护理以及矫治后的监护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儿童口腔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家长的护理功能,包括矫治前准备、矫治中的心理护理、口腔卫生维护、矫治器适应、牙齿松动的处理、饮食护理以及矫治后的监护等.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  俞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9,10(11):124-124,12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0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从认知、心理、行为3个方面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用治疗过程中的托槽脱落率为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托槽脱落率分别为38.75%、7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的行为依从性,主动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适用于青少年固定矫正畸形(简称正畸)患者的科学、客观、实用、可操作的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指标。方法 2015年1-6月,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法、理论研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形成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来自口腔医疗、护理领域的22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91.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均在0.8以上;构建形成的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其权重也被确定。结论 Delphi法构建形成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可为下一步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