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时医嘱审核和集中调配运行方式,为更好的优化工作流程,满足临床安全用药需求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临时医嘱的接收、审核、分配输液批次、核对、配置、交接等各环节分析临时医嘱运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从2014年8月开始实施临时医嘱集中混合调配工作,目前已覆盖全院所有96个科室及病区的所有临时医嘱的调配,日均调配量达到2300组左右,为每个科室及病区节约了护理人员3~4人,基本保证医嘱接收后120 min左右配送至临床。结论目前PIVAS临时医嘱的运行方式能有效的服务临床,确保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但医嘱审核及配送时间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的不合理用药医嘱,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别,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累计审核不合理用药医嘱4032份,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溶剂选择不合理(占23.91%)、药物浓度稀释不当(占17.96%)、超剂量用药(占15.23%)、重复用药(占11.98%)、配伍禁忌(占10.22%)、选药不合理(占9.85%)、超适应证用药(占6.99%)等7个方面。结论:在静脉用药集中配置过程中,临床药师通过对用药医嘱的审核,及时纠正了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性,避免或者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以及用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外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2012年7月的全部静脉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2096条不合理医嘱,占医嘱总数的0.83%,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涉及: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频次不适宜、载体量不适宜、超出加液量、给药剂量不适宜、配伍禁忌等。结论:我院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用药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药师应积极发挥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作用。以促进临床更为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各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医院PIVAS的智慧园软件系统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审核医嘱125 217份,从医嘱溶媒载体适应性、药物用法用量、药物配伍禁忌、医嘱信息完整性等方面,统计、归类分析不合理用药医嘱。结果 125 217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932份,占比0.74%,其中给药浓度不适宜占比最高(30.69%),其次为溶媒选择不适宜(26.07%)、配伍禁忌(14.06%)、给药剂量不适宜(9.87%)、用药频次不适宜(7.62%)等;常见给药浓度不适宜主要包括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常见溶媒选择不适宜的药物主要有注射用洛铂、依托泊苷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遴选药品不合理48份,占比5.15%,涉及的药品主要包括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注射用青霉素钠、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医嘱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情况,通过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员工自觉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差错的发生,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充分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进行差错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在PIVAS差错明显减少,由改善前的每周47.75件,下降至改善后的17.16件。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的活动,不断改进药事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数量,保障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各项步骤,充分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有序地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品管圈活动,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过程中的差错率降低了64.06%。结论为保障住院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史秋晨  刘丽萍  胡伟  梁敏  汪洋  魏彩 《安徽医药》2011,15(11):1446-1448
目的促进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0年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拦截不合理医嘱179份,不合理情况可分为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电脑录入错误、超剂量用药等几种。结论通过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拦截,及时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PIVAS 2012年8-12月全部14个科室37个病区的医嘱进行审核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医嘱373 974组,不合理医嘱组数为8813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为2.36%。结论:药师应立足于药房和PIVAS,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用药信息,保障病人安全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我院临床静脉输液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审方药师2020年1月—2020年12月拦截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原因和主要药品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结果:拦截不合理医嘱1583条,涉及药品126种,存在溶媒选择、用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方法:根据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以PIVAS新生儿营养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每一个流程所用时间,分析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较慢的原因,活动按照PDCA循环法的十大步骤进行。结果:药师调配每袋营养液时间、计算汇总单时间、药师摆药时间、药师审核时间是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流程耗时长的原因。通过采取加强人员培训、信息化计算汇总单、更改摆药流程等措施,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时间由原来的62.1min下降到28.5 min,目标值为52.81%,改善值54.11%,目标达成率102.4%。结论:我院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改进流程,优化信息,不仅缩短了调配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质量管理有效方法及控制体系。方法全面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各环节和要素,研究各项控制措施,并纳入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结果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基本建立,进一步保证药品配置质量,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降低了输液反应率,加强了抗菌药物使用控制与管理,有效发挥了药学工作作用。结论 PIVAS的建立,实现了医院药学由单纯药物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有效遏制了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了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出现摆药差错的情况及原因,对各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标签安排及摆药复核措施,降低摆药差错率,提高PIVAS药品调配质量。方法:将2016年1-12月未实行分类安排医嘱标签出现的摆药差错和2017年1-12月分类安排医嘱标签出现的摆药差错作为对照比较,通过改进前后的摆药差错率降低比例,评价相关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后摆药差错率由0.032‰下降到0.004‰,降幅达86.67%。摆药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到4人。结论:分类安排医嘱标签,既减少了摆药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减少了摆药差错发生率,又保障了药品调配质量,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PIVAS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金海荣  闫荟羽  宋燕青 《中国药事》2017,31(9):1072-1077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个人调配速率及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方法:根据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第三批次药品的调配速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输液总量、配制人数及配制时间,相比得出的速率值(单位:袋/小时)作为衡量指标,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拟定计划书,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对政策的实施进行效果确认,制定标准化流程,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提出品管圈活动的改进意见。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查找到影响个人调配速率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备品准备不充分和其他个人因素。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个人调配速率由活动前的88袋/小时,提高到改善后的106袋/小时,进步率为20.4%。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个人调配速率,亦提高了各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形成标准化文件,完善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5.
罗焕华  曹侠  俞淑文  郝婕 《中国药事》2018,32(10):1423-1429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难溶性粉针剂的总配置时间,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协作氛围。方法:在原有3期品管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挑战性更高的课题研究型品管圈(亦被称为“创新型”QC小组,是建立在成熟品管理念和新品管手法基础上,主要针对新的、无既往经验的工作,通过探讨对策和手段,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达成新的期望值),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结果:PIVAS难溶性粉针剂的调配时间由改善前的5.2 h/600支,降低至改善后的2.1 h/600支,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增强了存在感和荣誉感。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了难溶性粉针剂的调配时间,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主动改变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差错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各种品管手法,对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数明显减少,由改善前的每周84.75件,降低至改善后的每周35.44件。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内部问题,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配药机器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方法 将配药机器人调配药品以及人工调配药品的效率、残留量、推拉针筒次数、手部意外刺伤发生率、调配药品的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配药机器人调配卡络磺钠、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复合辅酶、头孢硫脒4种药品,残留量分别为0.13±0.01,0.14±0.01、0.12±0.01、0.14±0.01,均低于内控标准(≤溶媒体积的5%);配药机器人能够减少手部推拉针筒的次数;在观察的时间内,人工调配发生手部意外刺伤6次,而配药机器人未发生,人工调配共发生60次差错,而配药机器人仅发生4次。随着调配时间的延长,第3小时内机器的调配效率高于人工;1 h内,1名工作人员同时操作2台配药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高于人工调配。结论 配药机器人能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职业伤害,提高调配的准确率及效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520例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审核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2月的520例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的原因可分为溶剂选择、溶剂用量、药物剂量、配伍用药、无间隔输液、用法、录入错误等不合理方面。结论:在PIVAS,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的医嘱审核,能有效地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化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操作点,以优化后的关键点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构建预调配模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找出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点,包括精准度、成品输液的核对方式、配液泵的残留.通过对排气泡、校准和灌注体积确定方式的改进,保障配液泵的精准度和成品输液的精准度,优化成品输液核对方式.测定配液泵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管理方法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调配药品差错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北京医院PIVAS药品调配差错件数作为QCC活动前的数据,按照QCC活动的步骤,成立QCC小组,选定主题,绘制甘特图计划,绘制柏拉图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实施。结果:QCC管理步骤顺利运行,2019年6月,PIVAS调配药品差错率由2019年3月的11.03‰(279/25295)明显降至5.69‰(116/20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目标改善值(6.51‰),目标达成率为118.14%,进步率为48.41%;增加了PIVAS的操作规程并修订了制度,同时圈员们在沟通配合、解决问题方面的评分都明显提高。结论:应用QCC活动,降低了PIVAS调配药品差错率,完善了工作模式,同时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