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皮质盲的危险因素。方法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 20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皮质盲进行分组,对比组间差异,分析皮质盲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皮质盲22例(0.52%),其中视物模糊19例,双眼失明3例,经治疗后均基本恢复。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分析,体重、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影响术后皮质盲因素较多,体重和造影剂剂量为影响术后皮质盲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皮质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经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已日益普及。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皮质盲就是较罕见的并发症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在2009年9月——2010年12月共行全脑血管造影4000例,其中出现皮质盲4例,发生率为0.1%。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性脑病合并肝性皮质盲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合并肝性皮质盲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11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肝性脑病基础上并发肝性皮质盲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 11例肝性脑病患者肝性皮质盲发病率为3.1%,平均年龄38.8岁,随访2年,6例在2年内死亡,其余5例患者均随其肝性脑病治愈后视力恢复,无后遗症.结论 肝性皮质盲男性较女性多见,中青年患者发病比例较高,该病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逆的,不留后遗症,其预后取决于原发病.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造影后皮质盲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质盲是脑血管造影罕见的并发症,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动脉造影后皮质盲与对比剂通过枕叶的血-脑屏障而导致枕叶脑细胞损害有关,该损伤较轻微,往往为可逆的[1-2]。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06年4月共行全脑血管造影600例,出现明显视力改变者3例(0.5%)。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穿刺后经股动脉鞘注入3000U肝素盐水。常规双侧颈总动脉及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置管正侧位投照,必要时颈内、外动脉分别投照及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用对比剂为碘海醇(…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传统观念认为,SAH后继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导致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机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更加注重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级联瀑布",微循环灌注与利用间的矛盾,神经内分泌与自身脑保护及皮质神  相似文献   

6.
肝性皮质盲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性皮质盲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对12例肝性皮质盲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加以分析。结果 12例肝性皮质盲均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其发病率2.05%,起病前多有劳累、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不当应用药物等诱因;临床以一过性视觉丧失,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强光照射及外界恐吓性刺激时眼睛无闭合反应,双侧瞳孔大小相等、对光反应存在,眼底、视觉通路及颅内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积极治疗肝性脑病可100%好转。结论肝性皮质盲发病率低,临床较为罕见,易于漏诊或误诊,一旦罹发,可视为肝性脑病的特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不稳定的脑血管征象和神经科急症.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不仅为深人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而且,成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肝性皮质盲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俊  华潇钦  黄加权 《肝脏》2008,13(6):518-520
肝性皮质盲又称肝脑一眼综合征、肝脑中枢盲,是指重症肝病时双侧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辐射、视皮质受损而出现的双眼视力障碍,为肝性脑病少见的一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大类脑血管疾病,主要影响穿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具有多种不同的病因.尽管发病机制不同,CSVD具有相似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血管源性腔隙、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脑萎缩.CSVD作为老年时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血管狭窄及动脉内膜病变背景为基点和主线对缺血性脑血管发病的宏观机制进行了剖析和论述,通过解析既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文献和成果,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给出了几点不同的认识,提出了没有栓子(动态栓子或原位栓子)便没有脑梗死的理论命题,对低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进行再解读,并进一步剖析了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在这条主线的引导下,将晕厥和跌倒发作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体系。基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机制,对其三种不同临床转归和预后进行了理论阐释。本文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理论推断或可丰富传统意义上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病机制的认识,以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按照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其具有病程发展迅速、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目前,临床上无特效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且患者发病后多遗留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背景、内科治疗药物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供血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脑血管介入术后同样面临再狭窄的问题。如何减少术后再狭窄,是脑卒中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如何有效干预这些环节成为减少再狭窄发生的关键。临床实践证明,即使规律服用西药,仍不能解决再狭窄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者在中药防治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方面进行一些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现将新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9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9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0.92±2.18)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6例)。结论对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对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上对DAVF的正确诊断率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学者们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血管构筑有了较深入的认识。随着介入栓塞材料的发展,介入栓塞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其他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对该病的真正病因、发病机制和瘘口位置的认识尚不充分,目前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尚不完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不统一,需要脑血管疾病研究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脑心综合征(BHS)的心电图改变和发病机制。方法对210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HS发病率为54.8%,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0.05),BHS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假性心肌梗死样改变和心肌梗死。结论BHS发生与脑血管疾病类型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股动脉入路为全脑血管造影及神经介入治疗的经典穿刺路径, 也是最初的脑血管介入诊疗路径。随着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的进展, 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 TRA)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报道1例应用TRA行基底动脉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病例, 以期提高对该入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诊断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诊断的评估魏岗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是中国老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血管意外的警告信号。其中约有1/3将发展为脑血管意外,一次TIA预示有罹患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而能使医生在发病前进行干预。TIA是由于血...  相似文献   

18.
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是脑血管疾病术中或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就近年来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其发病机制、预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人脑基本生理活动及认知功能需要精确的脑血流调控机制以供应充足的氧和葡萄糖,神经血管耦合(NVC)作为实现脑内血流自主调控的重要机制,具有多通路、响应迅速的特点。作者总结了皮质内、皮质下、节后神经元等3种NVC调节的基本生理机制,论述了缺血、缺氧等病理状态与NVC功能障碍的关系,并对NVC未来机制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水化疗法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通市海安县人民医院行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水化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碳酸氢钠水化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48 h血肌酐(Scr)、血尿酸(BUA)、胱抑素C(Cys-C)水平及CIN发生率;脑血管介入术患者CIN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24 h两组患者Scr、BUA、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Scr、BUA、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造影剂用量、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前24 h Cys-C水平及水化疗法是脑血管介入术患者CI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碳酸氢钠水化疗法预防脑血管介入术患者CIN的效果较好;应关注高龄、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前Cys-C水平升高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并合理使用造影剂,选用合适的水化疗法,以降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