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为机体细胞内能量调节的开关.在营养缺乏、缺血等情况下,AMPK系统激活,作为代谢和应激信号转导元件调节下游靶蛋白表达.急性脑缺血后,AMPK被激活并加重神经元凋亡,而给予AMPK抑制剂则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卒中后,AMPK激活可导致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上调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化,对神经元再生和修复起着保护作用.文章对AMPK在实验性脑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能量及代谢调节酶,能够有效维持细胞及机体能量及代谢稳态,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AMPK能通过作用NF-κB、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成为多种炎症疾病重要潜在治疗靶点。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异常激活消化自身组织细胞,释放NF-κB、TNFα、IL-6等多种炎症因子,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损伤急性炎症疾病。目前研究表明激活AMPK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胰腺炎炎症损伤。因此,AMPK及其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急性胰腺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中心环节,其激活后磷酸化下游的信号分子,抑制ATP合成,同时促进ATP分解,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增加脂肪酸氧化、胰岛素敏感性及氧化应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过程。该文就AMPK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1973年,Gobson和Carlson分别报道了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广泛存在真核细胞生物中,通过影响细胞物质代谢的多个环节来维持细胞能量供求平衡和调节细胞功能.细胞能量不足时会激活AMPK,一方面抑制糖原、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减少ATP的利用;另一方面,促进脂肪酸氧化、葡萄糖转运等,增加ATP的产生.反之,当细胞内存在高浓度的ATP则可以抑制该效应.…… 相似文献
5.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代谢和应激反应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在调节能量代谢和维持机体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消耗细胞能量、提高AM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比值的生理和病理刺激时,如营养缺乏、剧烈活动、热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氧化应激和缺血、缺氧等,均能激 相似文献
6.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一类重要的蛋白激酶,通过改变细胞代谢和调节基因转录恢复细胞ATP水平。AMPK参与了肌肉收缩介导的葡萄糖转运和脂肪酸氧化,抑制肝脏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产生,并具有调节食物摄取和体重的作用。AMPK信号通路是目前具有吸引力的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和其它代谢病的药理靶点。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感受器,属于代谢敏感性蛋白激酶家族。它是调节多种代谢过程的重要信号分子,对于糖脂代谢尤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有证据表明,在抗糖尿病药物中,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是通过激活AMPK而发挥胰岛素增敏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肥胖已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种重要的代谢应激蛋白激酶,在全身的能量平衡中起关键性作用.在外周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影响多种代谢途径有利于正常细胞能量平衡的建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同样表达在下丘脑神经元中,下丘脑是调节能量平衡的关键中枢.近来研究证实,下丘脑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它可以整合营养和激素信号、调节摄食行为和能量代谢.因此,通过对体重调节通路的深入了解,将促进用来开发治疗肥胖新药的新的分子靶点发现. 相似文献
9.
10.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是一种重要的代谢应激蛋白激酶 ,在运动、缺氧等应激条件下可被高浓度的腺苷酸别构激活 ,AMPK一旦活化就可以使许多参与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酸氧化的蛋白磷酸化 ,促进葡萄糖摄取 ,增加脂肪酸氧化 ,增加能量消耗 ,并且可以调控葡萄糖诱导基因的转录。 5 氨基 4 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 (AICAR)是AMPK的非特异性激动剂 ,运动的急性效应 (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 )和慢性效应 (增加葡萄糖转运子 4 )都可以被AICAR所重复。AMPK可能在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指缺血期处于可逆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血液供应后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血流障碍、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所致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大、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及冠状微循环障碍等病理生理变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5-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kinase,AMPK)通过调节多种代谢途径控制着心脏能量的供求平衡.AMPK不仅控制葡萄糖和脂类的摄入、储存和利用,还能调节多种代谢酶的活性以及离子通道的开放和相关基因的表达[1].AMPK还能够调节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能量代谢,降低缺血性损伤和心肌凋亡.因此,AMPK被认为是能量应激下心肌细胞代谢调节的关键激酶. 相似文献
12.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代谢应激蛋白激酶,在运动、缺氧等应激条件下可被高浓度的腺苷酸别构激活,AMPK一旦活化就可以使许多参与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酸氧化的蛋白磷酸化,促进葡萄糖摄取,增加脂肪酸氧化,增加能量消耗,并且可以调控葡萄糖诱导基因的转录。5-氨基-4-甲酰胺噗唑核糖核苷酸(AICAR)是AMPK的非特异性激动剂,运动的急性效应(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撮取)和慢性效应(增加葡萄糖转运子4)都可以被AICAR所重复。AMPK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其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后,病理学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ALT、AST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体外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培养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株LX-2获得静止表型,分别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辛伐他汀、TGFβ1+辛伐他汀处理静止型LX-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α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变化.多组间数据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用q检验. 结果 高脂饮食24周成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组织炎症、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TC、TG、ALT、AST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P值均<0.01),肝组织AMPK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活性逐渐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TC、TG、ALT、AST和TNF α[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5),AMPKα mRNA(0.31±0.05比0.24±0.07)和AMPK α[活性(0.45±0.07比0.27±0.07)明显升高(q值分别为3.22和6.44,P<0.01或P<0.05);肝星状细胞的AMPKα活性明显增强(静止型为0.93±0.10比0.72±0.09,活化型为0.72±0.10比0.54±0.10,q值分别为7.00和6.00,P值均<0.01),α-平滑肌动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少(分别为0.30±0.02比0.36±0.02和0.30±0.03比0.38±0.02,q值分别为11.245和11.216,P值均<0.01),I型胶原的mRNA和和蛋白质表达也明显减少(分别为0.30±0.03比0.37±0.03和0.25±0.03比0.33±0.03,q值分别为8.791和11.163,P值均<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提高AMPK活性,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2)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磷酸化在Hep G2细胞脂变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Hep G2细胞予油酸和棕榈酸组成的0.3 mmol/L游离脂肪酸(FFA)诱导24 h后,建立脂肪变性Hep G2细胞模型,并设置对照组比较。诱导成功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状态;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和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生物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AMPKα和磷酸化AMPKα(p AMPK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橘红色脂滴大量形成,且细胞内TG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1),p AMPK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FFA诱导的脂肪变性Hep G2细胞模型可以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 AMPKα蛋白的激活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性心肌病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和酒精+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干预6个月后采用介入生理记录仪检测大鼠的心功能,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评估心脏结构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并运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6个月酒精摄入可显著损害大鼠的心功能和心肌显微结构,添加白藜芦醇能显著削弱酒精对心脏功能和结构的损害作用。酒精摄入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水平,并降低一氧化氮水平,而添加白藜芦醇能显著增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水平,并增加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结论白藜芦醇能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和增加一氧化氮水平来预防酒精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16.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也称为真核细胞的“能量感受器”,下丘脑AMPK活性的下调能使摄食减少、体重降低,反之,摄食、体重增加。下丘脑AMPK能整合ghrelin等刺激食欲的信号和胰岛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等抑制食欲的信号,可能处于食欲、体重调节的中心环节,其机制可能在于改变了神经肽Y、刺鼠相关蛋白等的表达。对AMPK结构的阐明及对此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肥胖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细胞内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大多数细胞内。从酵母到人类该信号通路非常保守,它能响应各种胞外和胞内刺激从而被激活,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8.
19.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有关。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细胞炎症、增殖、分化、迁移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p38MAPK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由于p38抑制剂在安全性方面不可接受,故研究其下游底物是很有必要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蛋白激酶2(MK2)是p38MAPK重要的下游底物且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抑制MK2的活性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文章主要对MK2的结构功能和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人胃癌发生有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细胞内信号的重要传递者 ,但MAPK是否参与了Hp感染致胃癌的过程尚不清楚。我们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MAPK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 ,探讨MAPK在Hp感染致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及分组 :12 0例标本随机选自我院行胃癌切除术及行胃镜检查的患者 ,4周内服用过抗Hp药物及抗生素者剔除。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组 4 4例 ,不典型增生组 12例 ,胃癌组 37例 ,以大致正常胃黏膜或慢性浅表性胃炎 2 4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标本均经 10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