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bstein畸形表现为特征性三尖瓣、右室、右房发育异常及传导系统异常,可有紫绀,右心功能产良,麻醉耐受力差。我们的经验是:避免心肌抑制,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剧变,从而避免心律失常及心排血量的下降。对复跳后的以传导阻滞为主的心律失常,要积极纠正,必要时安装超搏器立即起搏。心肺转流后的低心排综合症,我们认为多巴酚丁胺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诊断Ebstem畸形11例.结果 Ebstein畸形除了瓣叶起始部位下移和发育不良外,瓣叶末端附着异常也是其重要的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结论 TTE能明确诊断Ebstein畸形并提供详细的形态特征,可为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4例患者Ebstein畸形三尖瓣隔瓣、后瓣下移,下移的瓣叶根部距离三尖瓣瓣环3.5~4cm,三尖瓣均为重度返流,房化右心室形成,右心房8~15cm,平均12.5cm,均采用Danielson法进行Ebstein畸形的矫治。结果:4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3例恢复良好,术后中心静脉压为3~6kPa,血压正常,杂音消失,心功能改善到NYHAⅠ级。结论:Ebstein畸形可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矫治,改善和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10例Ebstein心脏畸形11次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男、女各5例,年龄5~40岁,平均18.8岁。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超声心动图作出诊断。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手术行房化心室折叠10例,部分三尖瓣成形8例,三尖瓣替换3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5例,部分右房壁切除3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随访0.3~9.8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Ⅰ级9例。Ⅳ组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已再手术,行三尖瓣  相似文献   

6.
Ebstein畸形23例临床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海荣  吴祥 《浙江医学》1990,12(6):27-28
Ebstein畸形亦称三尖辦下移畸形,其特征是三尖瓣隔叶和后叶下移而且常呈畸形,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偶或三尖瓣狭窄,常伴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口狭窄或闭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中仅占1%.现将我院自1966年以来收治的23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Ebstein畸形又称为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仅占0.5~1%.近年来,由于综合影像学诊断的不断提高,对该病的漏诊和误诊大大减少.先就我院31例经手术证实的Ebstein畸形患者的综合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Ebstein畸形的诊断提出新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任书南  邱兆昆 《上海医学》1999,22(12):737-739
目的 探讨Ebstein畸形的病理解剖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88年6月至1997年11月,连续对26例Ebstein畸形患者施行外科治疗,其中17例(65.4%)施行三法瓣成形术(9例Danielson法,4例Hardy法,4例其他方法)。9例施行三尖瓣替换术,包括7例机构瓣,2例生物瓣。同期矫治合并畸形。结果 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11.5%。随访患者17例,随访期6 ̄80个月,无远期  相似文献   

9.
1997年5月至2005年2月,对21例Ebstein畸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的病理解剖学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女性,63岁,因气促、咯血伴一过性意识丧失4h入院。否认高血压、肾炎等病史,家族史不详。入院时查体:T36℃,P82次/min,R26次/min,BP28/16kPa。神志清楚,高枕卧位,唇指紫绀,颈静脉不怒张,双肺无罗音。心尖抬举样搏动,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界显著增大,心率82次/min,律齐,A_2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头晕、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余天收入院。自幼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具体诊断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80mmHg。急性病容,半卧位,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口唇、手指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Ⅰ°肿大,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募獠稚ⅲ慕绯嗜脑龃螅募馇晌偶阿?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Ⅱ/Ⅵ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3cm可及。双下肢无浮肿。胸部X线所见:心脏呈普大型向两侧高度增大,右心房高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13.
刘家兴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55-155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脊柱后凸畸形患者4例,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2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外观恢复良好,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无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为保证俯卧位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中的安全,有利于呼吸道管理,气管内插管全麻是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Ebstein畸形又称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866年首先被医师Wil.helmEbstien描述,该畸形的病理解剖改变差异很大,病变主要累及三尖瓣、右心房及右心室,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无性别差异。50%Ebstein畸形病人能活到13岁,1/3—1/2的病人在2岁内死亡,治疗手段主要是施行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15.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2年7月至2006年4月手术治疗12例Eb-stein畸形的患儿,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3个月~10岁,平均(70±32)月;体重:8.5~27kg,平均(16.8±6.4)kg;术前SPO285%~98%,平均(92±4)%,2例心功能Ⅰ级,7例心功能Ⅱ级,3例心功能Ⅲ级,心超均示三尖瓣重度反流;全组行三尖瓣整形术,房化右心室折叠,同时关闭房间隔缺损,其中2例行一室半手术。结果术后无死亡,复查心超示三尖瓣反流改善,胸片示心脏缩小。术后随访1个月~7年,平均(38±20)月,2例三尖瓣反流加重,心功能不全,均再次手术,1例于术后3年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于术后7年行一室半术,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Ebstein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术能明显改善三尖瓣反流,保护右心功能,同时可根据三尖瓣和右心室发育情况决定是否行一室半术。  相似文献   

16.
Ebstein心脏畸形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 ,畸形特点是隔瓣和后瓣下移到右心室 ,导致右心室形成房化部分。手术的目的是矫治三尖瓣功能障碍和折叠房化右心室部分。本院 1 993~ 1 998年手术纠治 4例 ,均获得不同程度缓解 ,现就手术方法、术式选择及要点作一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均为女性 ,年龄 1 0~ 2 6岁 ,均呈不同程度紫绀及活动后气急 ,心功能 级 3例 , 级 1例 ,双下肢水肿 1例 ,咯血 1例 ;胸骨左缘 2~ 4肋间可闻及 3~ 4/ 收缩期杂音 ;Hb 1 36~ 1 82 g/ L ,X线心脏相均示右房右室扩大 ,心胸比例 0 .5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于三尖瓣成形或换瓣术同时,进行房室旁道的心外膜标测定位和外科切割术,其中3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法。结果:10例患者心外膜检测检出13条旁道,术后1例心动过速复发,外科手术成功率为92.31%;3例采用不停跳手术方法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外科手术可同时治愈2种疾病,不停跳手术方法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B型超声心动图诊断Ebstein畸形21例,其中3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由于三尖瓣下移畸形在形态及功能上变异,临床表现大不相同,故诊断较为困难,往往误诊为其他心脏病.B型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征表现,能清晰显示三尖瓣叶的大小、下移程度及房化左室大小,为本病提供了无创、简便、正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2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22年,以"先心病、Ebstein畸形、房间隔缺损"收入院.患者自幼活动后有心悸、胸闷,无紫绀及昏厥史,体力差,易疲劳,可从事一般体力活动,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无肝大及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