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观察 40例PCEA(P)组和 40例肌注 (M)组病人的镇痛、镇静效应、副作用 ,观察PCEA对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 :(1 )PCEA镇痛效果优于传统肌注组 (P <0 0 5) ;(2 )P组 93 %病人Ramsay氏分级维持在Ⅱ级。镇静效果较M组好 (P <0 0 5) ;(3)副作用 :P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比M组低 (P <0 0 5) ,两组皮肤搔痒 ,呼吸抑制的发生无差异 ;(4)PCEA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PCEA镇痛、镇静效果好 ,较安全 ,护理中要注意观察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亚华  许焱  赵延红 《人民军医》2001,44(10):574-575
吗啡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持续时间长 ,但并发症较多 ,特别是呼吸抑制 ,可危及病人生命 ,影响临床应用范围。为减少并发症 ,将 1次给常用量 2mg与自行分次给药进行比较 ,发现后者镇痛效果良好 ,并发症少。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硬膜外麻醉手术 185例 ,男 95例 ,女90例 ;年龄 10~ 77岁。其中胸部手术 3例 ,上腹部32例 ,中下腹 99例 ,盆腔 34例 ,下肢 17例。全部病例为硬膜外麻醉 ,效果良好 ,术毕血压、脉搏、呼吸在正常范围内。随机将病例分为非自控组 87例与自控组 98例。采用双盲法观察镇痛效果、时间及并发症等。随访 4…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曲马多、吗啡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T组(n=60):100ml药液含曲马多500mg、2%利多卡因200~300mg,氟哌利多5mg;M组(n=60):100ml药液含吗啡6mg、2%利多卡因200~300mg、氯哌利多5mg。镇痛泵采用Baxter一次性微量连续泵,自控速率2ml/h,镇痛时间为50h。结果:(1)镇痛效果;两组疼 视觉模拟评分(VAS)优良率无明显差别。(2)两组首24h用药量均相对较多。(3)镇痛期间Bp、HR、无异常波动,未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T组2例,M组3例,瘙痒,T组无,M组1例;结论:等效剂量曲马多和吗啡镇痛效果比较发现。二组镇痛VAS优良率无明显区别,但曲马多并发症少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妇科术后病人的镇痛疗效及对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比较PCEA组和肌注镇痛组病人的镇痛效果,测定术后病人血清皮质醇及血糖浓度.结果:(1)PCEA镇痛效果良好,优于传统肌注镇痛法(P<0.01).(2)术后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PCEA组明显低于肌注镇痛组(P<0.05).结论;PCEA对妇科术后病人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抑制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内分泌变化,有利于加快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影响病人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病人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因素,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 60例ASA Ⅱ级实施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停止硬膜外给药,静脉负荷量为芬太尼 0. 1mg,接镇痛泵,镇痛液含 1mg芬太尼用生理盐水配成 100mg,背景输注量为2ml/h,指令剂量为 0. 5ml/次,锁定时间为 15min,分析手术类型、年龄、体质量和手术时间对镇痛效果的影响。以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辅助镇痛药和病人呼吸次数、血压、心率、SPO2 及术后并发症评价镇痛的效果。结果 术后 24h时小手术的VAS评分低;大手术、年龄 <45岁,体质量 >70kg以上VAS评分高,PCIA按压次数多,辅助镇痛药多,不同性别,手术时间,硬膜外停药时间对病人术后VAS无明显影响。结论 手术的大小、病人的年龄和体质量是术后PCIA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和手术时间对术后PCIA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术后镇痛已广泛用于临床 ,其对剖宫产术后尽早泌乳是否有影响报道不多。本文观察了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ECA)与非镇痛对血浆泌乳素 (PRL)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选择足月妊娠 ,无乳房发育缺陷及内分泌疾病的孕妇 6 0例 ,年龄 2 2~ 32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各自疗效并进行评估。方法:60例择期经膀胱前列腺摘除病人。随机分R、B两组各30例。术中均采取L2-3硬膜外阻滞麻醉,给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对半混合液,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两组均给负荷量罗利对半混合液5ml。背景输入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5min。PCA药液R组0.15%罗哌卡因+芬太尼3ug/ml+地塞米松0.1mg/ml+Ns共100ml,B组0.15%布比卡因+芬太尼3ug/ml+地塞米松0.1mg/ml+NS共100ml。术后6、12、24、48h分别观察BP、HR、RR、SpO2、疼痛评分(VAS)、恶心、呕吐及下肢麻木。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无差异(P〉0.05),下肢麻木的发生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PCEA不但与布比卡因有相同的疗效,而且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8.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986例腹部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非自控镇痛 (PCEA)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86例中 ,男性 697例 ,女性 2 89例 ,年龄最大89岁 ,年龄最小 6岁。手术部位 :胃部 12 7例 ,肝部 42例 ,胆道64例 ,小肠 5 1例 ,结肠 82例 ,子宫 186例 ,卵巢 95例 ,肾 87例 ,膀胱 5 2例 ,阑尾 187例 ,胰腺 13例。1.2 方法 全部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 ,镇痛药配方 :吗啡 5mg+0 .12 5 %布比卡因 +氟哌利多 5mg ,加生理盐水至l0 0ml。手术完毕后 ,首先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2mg ,然后接持续自…  相似文献   

9.
病例 1 女 ,5 9岁 ,因胆囊结石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有风湿病史 12年、脊椎骨质增生史 4年。选择T8~ 9穿刺行硬膜外麻醉 ,穿刺顺利 ,向头端置管 3cm ,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采用自控镇痛导管镇痛 48h,效果满意。患者术后 30h~ 41h曾下床大小便 3次 ,上下床时稍感伤口疼痛。术后 5 0h令患者侧卧后稍用力即将导管拔出 ,但导管前端3cm处折断 ,折断处明显有卡压痕迹 ,穿刺点处未见残端 ,估计留于硬膜外腔 ,未作手术取出 ,随访至今 ,无不良反应。病例 2 女 ,44岁 ,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选L1~ 2 穿刺行持续硬膜外麻醉 ,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不同速率罗比卡因在开胸术后硬膜外腔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0.05%罗比卡因十芬太尼1ug/ml,8ml/h;Ⅱ组0.1%罗比卡因十芬太尼2ug/ml,4ml/h,Ⅲ组,0.2%罗比卡因十芬太尼4ug/ml,2ml/h.观察病人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结果Ⅰ、Ⅱ组较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Ⅱ组对开胸手术后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运动神经及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1.
早期规范化镇痛对重型多发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化镇痛治疗对重型多发伤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重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PCA组(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和传统疼痛处理组,在受伤后3小时内开始实施镇痛,在入院即刻、24、48小时测定血清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两组基础值无显著差异,第24、48小时,芬太尼PCA组皮质醇、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疼痛处理组(P〈0.05)。结论与传统疼痛处理相比较,早期规范化镇痛治疗可显著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吗啡、芬太尼用于妇科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选用0.004%吗啡+0.02%甲氧氯普胺+0.01%地塞米松+0.1%罗比卡因;B组选用0.000 3%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04%吗啡。均用PCA泵(200 ml)行PCEA,以LCP模式(负荷剂量A组吗啡1.5 mg,B组芬太尼0.05 mg均稀释成5 ml首次注入,持续输注剂量4 ml/h+PCA每次0.5 ml)。结果(1)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2)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结论吗啡、芬太尼PCEA用于妇科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EA组、PCI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各时相点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皮质醇(COR)、血糖(BS).在T1、T2、T3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在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行焦虑评分.结果 PCEA组和PCIA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在术后各时相点均无明显变化,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T1、T2时相点心率(HR)、MAP均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点PCEA组和PCI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 PCEA组VAS低于PCIA组(P<0.05),两组又低于C组(P<0.05).PCEA组和PCIA组在T1和T3 COR及BS与T0比较明显降低并低于C组(P<0.05或0.01),PCEA组又低于PCIA组(P均<0.05).术后焦虑评分PCEA组和PCIA组均低于C组(P<0.05).结论 PCEA和PCIA均能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减轻手术后应激反应和焦虑状况,但PCEA优于PC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业余选手在马拉松比赛中应激反应的程度。方法 26名业余选手行马拉松全程比赛,赛前1 h和赛后5 m in采动静脉血监测相关项目。结果与应激反应有关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皮质醇等赛后均增高;HR增高明显。结论业余选手在马拉松比赛中应激反应明显,其程度仍属于正常生理应激反应范围,仅个别项目表现出过度应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置入Pro Seal喉罩和经喉镜气管插管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开腹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喉镜气管插管组(TT组),每组30例。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喉罩)前(T_2)、插管(喉罩)即刻(T_3)、插管(喉罩)充盈气囊后5min(T_4)、拔管(喉罩)即刻(T_5)各时间点血液中皮质醇、白介素-6(IL-6)浓度。比较不同时间、不同方法下其浓度的差别。结果组内比较:PLMA组皮质醇T2~5各时间点与T1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PLMA组IL-6在T_2时较T_1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TT组皮质醇在T_(4~5)时较T1基础值显著升高(P0.01);而TT组IL-6在T_2时较T_1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在T_(3~5)时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TT组皮质醇在T_(4~5)时较PLMA组显著升高(P0.05),IL-6在T_(3~5)时较PLMA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置入Pro Seal喉罩不引起机体明显应激反应,并且较传统喉镜气管插管操作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开胸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已用了止痛药物(I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Ⅱ组)、肋间神经冷冻止痛(Ⅲ组)3组病例中各抽取40例作对比研究,比较3组术肝镇痛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所需辅助止痛方法。结果 Ⅲ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I、Ⅱ组(P〈0.05),而并发症较I、Ⅱ2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是一种可靠的镇痛办法。  相似文献   

17.
电离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外界损伤刺激因素,与其他因素诱导细胞应激反应相比,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诱发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可能有区别,尤其是对于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电离辐射使细胞内的水分子辐解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等或直接损伤DNA等靶分子,并以此为信号,通过启动相关的信号转导系统如MAPK通路、p53通路等而诱发细胞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Wistar大鼠, 每天接受0.05、0.10Gy X射线全身照射, 累积剂量分别达到1.5、3.0Gy时, 给予应激刺激(后肢单腿骨折断法)后, 用放免分折等方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β-EP)、皮质酮、催乳素(PRL), 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甄氨酸(T3)、甲状腺素(T4), 垂体和肾上腺的cAMP, 下丘脑β-EP,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索(GnRH)、壳一脑啡肽(L-EnK)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后大鼠、垂体cAMP和血浆皮质酮水干应激性升高反应消失,PRL含量在3.0Gy剂量组应激性升高也消失,β-EP此种反应有降低趋势,其余各参数在照后动物的应激反应中未见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9.
周渝  严敏  王栋 《武警医学》2021,32(12):1053-1056
 目的 探讨训练导致重型热射病事件后官兵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sponse, ASR)发生的特征及继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7月(事件发生后1 d)和2020年8月(事件发生后1个月)对重型热射病事件涉及单位官兵整体采样。采用单样本前后对照方法,应用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ASRS)对直接经历事件的官兵(直接经历者)进行评分。比较在同一训练环境中直接经历事件的官兵(事件组)与未经历事件的官兵(对照组)在事件后1个月ASRS及PTSD检查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的评分差异。结果 直接经历者ASRS量表总反应指数在事件发生后1个月比事件发生后1 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1,P=0.003)。在控制军龄变量后,事件组ASRS中行为维度评分均值高于对照组,呈边缘性显著差异;继续对ASRS中行为维度分析,两组在注重外形因子[F(1,60)=5.801,P=0.019, η2=0.088]、饮食因子[F(1,60)=3.859,P=0.05,η2=0.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CL-C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虽然热射病事件未导致事件经历者ASR及PTSD发生,但事件经历者ASR的行为维度有一定改变,建议以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预测交通伤后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生的早期因素。方法对2004年3—9月人院的87例交通伤患者应用前瞻性随访方法,对早期因素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进行预测研究。结果交通伤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部分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5)。伤后3—4月PTSD发生率为31%,是否患PTSD两组间早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人格、心理水平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预测因素为人格N因子和SCL-90中的精神病性因子(P〈0.05)。结论需对交通创伤患者尤其有神经质人格或精神病倾向患者及早给予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