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是医院管理及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口腔专科医院对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与综合医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提高护士报告处理护理不良事件能力,确保患者安全,从口腔专科医院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及管理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加深口腔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理解,提高护士的整体安全风险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继红  吴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23-1124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手术部位或患者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还造成对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因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势在必行。我院自2007年率先将不良事件监控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警、识别、评价,并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于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的均分成两组,每组49人,一组为对照组给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一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科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许昌龙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风险管理组,各51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护理风险管理组实施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1个月后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评分]、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护理后,两组SGRQ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护理风险管理组SGRQ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常规护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AECOPD患者,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干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226例高干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运用风险寻源、归因分析;选择收治的248例高干老年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毛世芳  陈妮  黄冶  吴显和 《四川医学》2013,34(3):475-476
目的探讨在急诊医学模式转变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急诊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应用风险管理程序进行护理管理。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增加,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下降。结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急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过程,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各临床科室上报的102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别、发生班次、当班护士工作年限及职称。结果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率占前3位的是跌倒/坠床(15.69%)、违反操作规程(13.73%)、非计划拔管(9.80%);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以护士职称最多(63.73%)、工作年限以4~6年为主(42.1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班次以夜班最多(55.88%)。结论健全的规章制度、良好的上报机制、及时的追踪反馈、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可有效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护士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为中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前馈控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注重过程管理,做好护理风险识别,防患于未然;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积极创建安全文化氛围.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创建风险管理小组,强化风险意识,制订风险管理策略,充分落实相关日常护理制度,最终对护理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结果 干预后护理风险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坠积性肺炎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病房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出现概率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门诊患者370例,门诊于2017年9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均为185例,对患者不良事件、投诉事件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8%、0.54%,与实施前的4.86%、3.7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前满意率为94.59%,与实施后的98.3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强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贵芳 《大家健康》2013,(17):160-16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于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的均分成两组,每组49人,一组为对照组给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一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科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智群 《西部医学》2017,29(4):569-573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对患者安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5年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3141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性对照分为观察组(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后)198062例和对照组(优质护理开展前及开展优质护理试点第一年)1161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试点,观察组全面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数据及发生趋势,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发生情况,评价优质护理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发生率逐年下降;跌倒坠床、用药相关事件、输血相关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道滑脱、手术相关事件、意外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非预期压疮发生。结论 全面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护理系统上报的54例管道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管道固定不牢;同时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是中午和夜间。结论为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工作流程,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对照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入院患者按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建立护理风险的评估体系、预警标准和防范措施,落实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程序及制度、建立各种护理风险评估表及上报制度、培训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和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对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针对2012年护理系统上报的8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两位均是患者人身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力差,评估不足、健康宣教不到位;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结论:针对各种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75-17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蔡万兴 《当代医学》2014,(21):116-117
目的:分析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2名护士行护理风险管理认同度标准调查,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91.76%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95.13%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加强,98.23%认为实施护理风险后医护紧张关系有明显改善。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了意外事故发生,提升了医院形象,保证了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匡莉萍 《中外医疗》2012,31(33):160-161,163
目的通过不良事件原因及特点分析,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二甲医院发生的48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前3位的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管路滑脱、跌倒、压疮。②主要原因分别是宣教不足、评估不足及未认真查对。③护理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及15年以上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④白班出错率高。结论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是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的前提条件。加强患者及家属安全宣教,让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工具,强化护士宣教及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整体风险意识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途径。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从系统中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代渊洋 《大家健康》2016,(3):272-273
护理不良事件是精神科护理普遍问题,也是引起医患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从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医院必须深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以法律管理角度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案,避免护理风险引起的法律纠纷、医患纠纷.结合护理不良事件,本文总结了法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88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5%,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7.3%,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科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可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改善护患关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