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紧扣卫气学说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卫气闭郁是痤疮病机之根本"。外感风寒湿、风热等邪气,先天冲任生理所限,以及后天失于预防调护,尤其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失调等,均可导致卫气闭郁,进而"郁而化热、火毒凝滞、痰瘀互结",遂发为痤疮。谨守"卫气闭郁"之病机,组方"通阳散火消痤汤"治疗痤疮,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同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3.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2009,(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回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 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4.
张玉琴教授认为"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郁(瘀)毒损伤肾络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提出了消渴郁(瘀)毒学说,"郁"在前,"瘀"在后,"郁"范围广,"瘀"比较局限;"郁"指气郁,"瘀"指血瘀。气郁、酒郁、食郁最终导致血瘀,运用解毒通络法治疗。早期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为主,益气养阴,活血即是解毒;终末期则以阴阳两虚、湿毒上逆突出,形成"痰瘀""湿瘀"等,温阳降浊、化瘀利湿即是解毒。通络之法,以化瘀通络、利湿通络及虫类药搜风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5.
总结吕翠霞教授治疗瘀毒型痤疮的经验。吕教授临证时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将瘀毒型痤疮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类型。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是仲景治疗血瘀证的经典名方,吕教授将其运用于治疗顽固难愈的瘀毒型痤疮,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痤疮痰湿瘀滞证属于较为严重类型,黄尧洲教授在多年的治疗痤疮经验基础上,拟用活血清热药物,针对不同患者临证加减化裁,治疗气滞血瘀型痤疮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资料,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种证型,研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37.5%)。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湿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螺旋增强CT(SCT)表现、组织病理学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螺旋增强CT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四种证型,采用双盲法研究肺癌螺旋增强CT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在气阴两虚型中多于其它证型(P<0.05);胸膜凹陷征在肺郁痰瘀型中多于其它证型(P<0.05);胸腔积液在脾虚痰湿型中多见;增强60秒后CT值气阴两虚型高于肺郁痰瘀型和阴虚痰热型。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湿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SCT表现、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可以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指标提供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不同证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局部血流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瘀热交阻和气虚血瘀4证子宫肌瘤内部血流特征有区别,其中"周边环绕"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点状"则以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杂乱"以瘀热交阻证所占比例较大。4种常见证型间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瘀热交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与瘀热交阻证,瘀热交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的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痰湿瘀结证、痰湿瘀结与气虚血瘀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动、静脉频谱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不同证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候在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客观因素,探讨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中医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不同证型为依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证型分类与PS评分、TNM分期、病理分型及肿瘤血清标志物等的相关关系。结果:NSCLC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有关,鳞癌多为肺郁痰瘀,腺癌多为脾虚痰湿和肺郁痰瘀,体力状况较差者多为气阴两虚,HGB水平最低者多为气阴两虚型,CEA值越低,肺郁痰瘀性可能性越大,CA125值越高,肺郁痰瘀的可能性越大。结论:NSCLC患者中医证型分类与PS评分、病理分型、TNM分期、HGB水平、CA125和CEA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CA199水平无关。明确与中医分型相关的因素,可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于志强教授从医40余载,取法先贤,并结合自身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郁滞论"学术思想,取法"五郁""六郁"之说,认为"郁滞"有"无形之郁"和"有形之郁",百病皆以"无形之郁"为先,继以"有形之郁"从之。世人治病多重有形,而轻无形,大谬也。"无形之郁"者,以气郁为首,进而衍生为火郁、寒郁、情志之郁等。"有形之郁",以痰郁、湿郁、饮郁、浊郁、食郁、血郁、络郁等为主。于教授认为病之所生,无论外感内伤,多与"郁滞"相关。此中"郁滞"囊括了所有关于气血津液的运行的失常,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而在诸郁之中,又以气机之郁为先导及核心,故而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可将"郁滞"分为"气机之郁""水液之郁""血络之郁""痰瘀为郁""正虚而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建立大鼠“血瘀”实验模型,血液增粘、增浓、增聚。黄芪、归尾降低全血粘度,但使血浆粘度升高;理气药香附、活血药川芎、赤芍对血液流变性均具有改善作用,配伍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更年期抑郁症病因主要在心神,病本在肾,与肝相关,强教授认为治疗本病应"木郁达之",以疏通气机为要,同时需要明辨虚实阴阳,以达到阴阳和合、气机调畅,神有所养,同时还要顾护脾胃,注重心理疏导。取穴以督脉、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多针刺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大陵、膻中、太冲、中脘、足三里等穴。临床根据病情不同,辨证用药,随症加减。1肝气郁结证:治以调神疏肝,理气和中,针刺加行间、支沟。2心肝火郁证:治以疏肝解郁,清泻肝火,针刺加行间、内庭、支沟。3痰气郁结证:治以行气疏肝,化痰散结,针刺加天突、丰隆、照海。4心脾两虚证:治以健脾养心,调神安智,针刺加脾腧、通里。5心肾阴虚证:治以滋养心肾,针刺加太溪。另外,咽部异物硬塞感明显者加照海、天突;癔症性失明者加睛明、四白、光明;癔症性失听者加耳门、听宫、听会;癔症性失语症加廉泉、旁廉泉。  相似文献   

14.
将3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分成肝旺瘀阻,肾虚瘀阻两型,用益肾化瘀中药治疗,结果: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且发现中药对月经周期影响不明显。对缩短经期疗产明显。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动态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高血压并冠心病行 PCI 后患者 78 例,根据有无 T2DM 分为糖 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 39 例。两组均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系数、血压变异性系数。 结果: 糖尿病组 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脉压差、24 h 平均脉压差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糖尿病组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收缩压标准差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伴 T2DM 的高血压并冠心病 PCI 后患者,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增大,在降压治疗同时,还应强调减小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魏绍斌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虚肝郁、湿瘀内阻为本病的复合病机,治以补肾疏肝、除湿化瘀,采用寿胎二四汤加减,配合成药、耳穴贴压或艾灸,进行调经促排卵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沈莉  高雅  杨建 《天津中医药》2012,29(6):564-565
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其相关研究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气郁神伤"为抑郁症发病的关键,"解郁安神"为抑郁症的治疗大法,柴胡疏肝散为解郁安神法的代表方药。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心理调治辅以药物治疗,可加强抑郁症治疗的依从性,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中医对阳痿的认识已有3千年的历史,《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和“筋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发为筋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类证治裁》说“伤于内则阳不起,故阳之痿”.《伤寒杂病论》将阳痿列至虚劳篇,“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总结历代医家思想,笔者认为应从虚劳、从肝和从瘀三个方面论治阳痿.  相似文献   

19.
试论癌毒瘀滞导致癌瘤发生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帆  孟静岩  贾宁 《天津中医药》2010,27(3):213-214
癌瘤的发生和发展为阴、阳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癌毒、瘀滞这两方面共同致病,体内外邪气可化毒,而体内气血津液的失调也可参与癌毒的形成,探讨癌毒、瘀滞和癌瘤形成之间的联系,可为癌瘤形成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肾精充盛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前提 ,而成熟卵子的正常排出有赖于肾阳鼓动、肝之疏泄、冲任气血调畅。肾精亏虚 ,卵子难以发育成熟 ;肾阳亏虚 ,鼓动无力及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 ,不能疏泄卵子排出 ;冲任气血瘀滞 ,阻碍卵子排出。以上均为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主要病机。因此 ,补肾、疏肝、活血是治疗本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