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角药以三药相合为全方的配伍中心,或成犄角之势、或为合纵之态、或兼连横之能,务使药药相扣,首尾呼应,挈合病机。如麻黄—附子—炙甘草,一走表一入里一调中,以发汗利水;附子—茯苓—白术,一温阳一利水一燥湿,以温阳化水;猪苓—茯苓—泽泻,一渗上焦一渗中焦一渗下焦,以渗水祛湿;干姜—细辛—白芍,一温阳一宣散一行气,以培土制水;大戟—甘遂—芫花,一泻脏腑一泻经遂一泻胸胁,以峻下逐水;以及茯苓—桂枝—白术/大枣/生姜,以茯苓、桂枝为基础,分别搭配白术、大枣、生姜,以补脾气、益心阳、温中焦而治水。数组角药配伍精炼,充分体现了张仲景用药的内涵。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治疗水证角药的配伍关系,以便临床治疗水证提供处方用药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马连珍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经验。马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善用附子,常与人参、干姜、白术、桂枝、生地、川大黄、黄连、连翘等配药对;以桂枝为君,既散经脉之寒邪,又温通阳气;佐以茯苓,常与附子、猪苓、桂枝、半夏、人参等配药对。治疗以补益心肾、活血利水为治则,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始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附子、半夏反药同方配伍的应用情况和配伍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医学期刊全文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附子、半夏同方配伍应用的文献,建立数据库,提取纳入文献中病例数、治疗疾病、药物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附子、半夏反药同方应用的疾病系统、主要病症进行统计,并对其同方配伍药对及核心药组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295篇,涉及患者30042例。纳入文献中附子、半夏同方配伍临床主要应用于咳喘(176篇,占13.59%)、胸痹(86篇,占6.64%)、胃炎胃痛(77篇,占5.95%),所治疗病症主要归属于消化系统(290篇,占22.39%)、心血管疾病(260篇,占20.07%)、呼吸系统(208篇,占16.06%);附子、半夏同方应用治疗疾病的以咳喘、慢性胃炎、胸痹为多见。关联分析显示,附子、半夏同方配伍的核心药物为甘草、茯苓、干姜、白术、桂枝、陈皮、党参、细辛等,核心药对为附子-半夏、附子-甘草、半夏-甘草、附子-干姜、半夏-干姜、半夏-白术等。3篇文献报道附子、半夏同方配伍有不良反应。结论附子、半夏反药同方配伍多治疗咳喘、慢性胃炎、胸痹等呼吸、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其同方应用时多与补气、健脾、温中等药物配伍;二者配伍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组成为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祛邪;然而若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用辛温发散之剂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芍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  相似文献   

5.
<正>将《伤寒杂病论》中涉及到呕吐的经文进行系统整理,并将涉及到的方剂录入数据库。共收集张仲景呕吐用药方43首,出现药味52种,使用频次共计212次。用药排名前15位的中药分别为:生姜、半夏、甘草、大枣、干姜、人参、桂枝、黄芩、附子、芍药、茯苓、白术、黄连、柴胡、细辛,其中高频用药且频次≥10者为生姜、半夏、甘草、大枣、干姜、人参、桂枝。功效比较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补气药、解表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用药归经比较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脾经、肺经、心经、肝经和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国医大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医案医话为研究对象,以成人内服汤剂一日量为示范,采用SPSS modeler 17.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国医大师应用桂枝常用药对信息,以及核心药对与疾病的关联。结果桂枝常与补虚类、活血类、解表类、化湿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温里类、收涩类、化痰类等药物联用,如:茯苓,生甘草,炙甘草和白芍等;桂枝配伍的核心药对为桂枝-茯苓,桂枝-生甘草,桂枝-炙甘草,桂枝-白芍;桂枝-茯苓和桂枝-炙甘草两药对在治疗疾病方面频次最高的都是心悸;桂枝-白芍和桂枝-甘草两药对在治疗疾病方面频次最高的都是痹病。结论国医大师应用桂枝配伍灵活,常与茯苓,生甘草,炙甘草,白芍组成核心药对,主要治疗心悸,痹病等。  相似文献   

7.
正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组成为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用于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表不解",意味着寒热表证存在,"有水气"则提示内有水饮。方中用麻黄、桂枝辛温解表,以发散外束之风寒;用干姜、细辛、半夏辛温入里以温肺化饮;用五味子、白芍、甘草酸甘合用,在表制约麻、桂以防  相似文献   

8.
总结雷根平主任医师灵活化裁、加减经方时方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散偏汤治疗偏头疼;桂枝茯苓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神效瓜蒌散治疗乳腺增生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讨分析尹建平教授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录入尹建平教授门诊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的有效方剂,对中药频次、药物模式、新处方等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87首方剂,135味中药,频次排名居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炙甘草、黄连、干姜、半夏、厚朴、苍术、茯苓、茯神、酸枣仁、黄芩,常用药物组合为“炙甘草-黄连”“干姜-黄连”“半夏-黄连”,新处方共3首。结论:尹建平教授治疗失眠用药精炼,寒温并用,补虚泻实,重视调节脾胃气机,并结合疏肝与养血等法,尤善用辛开苦降之法使气机升降有度,脏腑协调,则阴阳调和,心神安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韩明向教授临床辨治慢性咳嗽处方用药规律与临证心得。方法 收集韩明向教授临床诊治慢性咳嗽病案650例,提取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核心网络药物分析。结果 ①650首方药,共用药227味,频数11371次,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为百部、陈皮、紫菀、款冬花等;②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韩明向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最常用的药对为:百部→前胡、紫菀→前胡、陈皮→茯苓、百部→款冬花等;③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共聚为13类,按功效归纳出韩明向教授临床常用健脾、温肺、润肺、清肺、解表、固表6法治疗慢性咳嗽。④核心网络药物图得出韩明向教授临床常用核心处方为:紫菀 + 百部 + 款冬花 + 白前 + 陈皮 + 茯苓 + 炙甘草;白前 + 陈皮 + 半夏 + 荆芥 + 细辛 + 茯苓 + 白术 + 桔梗;干姜 + 细辛 + 五味子 + 麻黄 + 苦杏仁 + 紫菀 + 款冬花 + 浙贝母 + 陈皮 + 炙甘草;紫菀 + 款冬花 + 百部 + 浙贝母 + 干姜 + 细辛 + 五味子 + 麻黄 + 苦杏仁。结论 韩明向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多从温润立法,或佐以温肺化饮,或佐以疏表散寒,或佐以健脾化痰,或佐以益肺固表。  相似文献   

11.
孙冰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15-1616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认为:平性药与他药配伍后在"整体取性"、"相关奏效"、"中介调节"3点的体现尤为突出;通过配伍可以体现平性药"体平用偏"、"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气味配伍是体现平性药"调整阴阳"、"以偏纠偏"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名老中医结构化病历数据库,开展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适用性研究。方法:采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医案,使症状、舌脉等临床信息形成关系数据库。结果:A组按照《标准》判断与其符合者为155例,符合率为16.01%(155/968),175诊次,符合率为9.35%(175/1870);B组按照《标准》判断的结果98.34%与专家判断一致,同时,《标准》将1.66%的诊次判断为肝脾不调证。结论:证候诊断标准与专家判断符合率低,标准不能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今后应采用专家共识结合临床实际数据的方法,研究形成基于不同层次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邓华亮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122
学术性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根基,本文试从重视中医药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夯实学术立足之本,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倡导学术自由,衔接学术产业链条、反哺中医药学术发展等4个方面就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养血补肾方药女贞孕育汤对人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和雌孕激素受体、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服用女贞孕育汤3个周期的人LH-2时相的子宫内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结果服用该汤后的内膜增生反应明显增强,组织增殖活性旺盛,ER、PR、PCNA、VEGF、VEGFR、bFGF/FGF、EGFR、PDGFR共8种观察因子或受体的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表明该汤具有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促进DNA合成、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结论补肾填精养血活血的女贞孕育汤对子宫内膜的调节促进作用是助孕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就其临床探索过程中观察到的若干现象,介绍了该命题的由来以及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认为用中医药学的理论与观点去研究临床广泛存在的西医药学现象,有可能既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为西医药学从微观走向宏观提供思路与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260例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潘明继  李永辉 《中医杂志》1996,37(4):218-220
从1975~1988年对260例中晚期大肠癌进行规范性治疗,根据病情不同,分别施行根治术、姑切术或仅作改道术。术后配合中西医药和化疗,部分病例配合放疗。治疗结果,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6.12%、21.73%,平均5年生存率为52.78%。对术中发现45例肝转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22.2%。以上各项生存率及疗效均比国内有代表性单位采用纯西医治疗者为优。  相似文献   

19.
与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不同,肿瘤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属性.恶性肿瘤阴盛而阳亢,故生长快而易丁走窜,最耗气血,是谓之癌症;良性肿瘤阴盛而阳微,生长慢而倚伏不移,少伤气血,多属古人所谓积证.瘤体寄生于体内.与五脏六腑血脉相连,类似一个病理性脏器.肿瘤的发生是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浊相干,营养机体的精微物质中混杂有...  相似文献   

20.
少阳经连结了胆和三焦,位于三阳的半表半里之间,具有气血水火枢转和通道的功能,能够宣通、升发、疏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少阳病多为枢机失运,正邪分争,气血水火交郁,寒热虚实,偏颇不定等病理演变。其证候以气机的郁滞和水液的停滞为主要特征。足少阳胆的病变从气机的郁而不畅(小柴胡汤证)到滞而不通(大柴胡汤证),甚而气结(柴胡加芒硝汤证);手少阳三焦的病变则主要是三焦气、水通道的郁滞,表现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