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脉诊仪谈中医脉诊客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象仪在临床逐渐普及,国内有7家企业的脉象仪取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生产许可证,部分产品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一批的产品名录,作为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但脉诊仪所描记的脉图参数如何在临床使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国内尚没有公认的脉图判定标准,大多依据个体经验将量化指标转化为不准确的定性指标使用,目前尚缺乏脉图参数与病症诊断的指南,各种研究只针对某种疾病,不够系统,影响了脉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统一的脉象客观化标准,加强脉诊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让脉诊仪走出实验室,真正融入到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加强临床医生对脉诊仪的认识,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良和完善,同时加强脉诊仪研发技术的提升,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使脉诊仪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作用。进而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脉诊研究是指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脉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医诊病非常重视脉诊 ,而各种脉象的辨别依据仅是医生的指下感觉 ,对其判断主观因素太多 ,不同脉象很难界定 ,故不同医者对同一脉象很难统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及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向中医领域的渗透 ,脉诊客观化逐渐成为实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客观化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应用和促进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而脉诊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有利于脉诊客观化的实现。1 脉象的客观化描记公元 1 2 41年 ,施发的《察病…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中医脉诊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使中医与现代科学接轨 ,中医诊断客观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脉诊是四诊客观化的先导 ,但目前其研究思路存在误区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论述。1 对脉理的研究只重视组织形态 ,不重视能量表达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 ,脉搏的形成与心输出量和血管的舒缩变化密切相关 ,心室收缩将血液压进主动脉 ,血管扩张产生的波通过血管壁向各动脉分枝传播下去 ,这样就形成了动脉的跳动波 ,也就是脉搏。因此 ,许多人都把精力集中在形成脉波的心脏功能研究上。以后 ,人们逐渐发现许多因素影响脉波波形的改变 ,包括从血管的弹性、血液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特色诊法初步实现了客观化和数据化。脉诊仪能够识别临床常见基本脉象的脉图特征,脉搏波参数的客观数据可以为脉图分类提供数据支持,脉图的获取与分析技术的优劣决定着评判的标准。脉诊仪,尤其是传感器的研究及更新,脉象采集的规范化以及脉图分析的准确性成为脉诊客观化和现代中医临床运用的重要前提。文章从脉诊现代化研究的3个方向:一是传感元件更新;二是脉图分析技术;三是脉诊临床应用,综合评述了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提出脉诊现代化研究的趋势,研制符合中医脉象本身内涵、符合现代仪器要求的中医智能脉诊仪系统,融合中医诊疗数据与现代医学诊疗数据,在数据、诊断和疗效之间建立科学的对应关系,最终形成具有辨证论治内涵的智能医学诊疗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传统中医诊断往往取决于医师的主观意识、经验积累,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因素,缺乏客观指标;中医脉象仪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研制脉象模拟仪已成为脉诊客观化的重要内容及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6.
使用TD-Ⅲ型智能脉象信息检测仪器进行收集分析临床数据,提供中医脉诊的量化指标,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脉象的改变进行观察。经统计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U角增大并趋于正常值,press增大,t1减小,t5减小,h1值增大。根据其统计结果并进行探讨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并且在中医客观化诊疗疾病评价临床疗效方面进行初步试探,为今后中医诊疗的客观化进一步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7.
壮医的脉诊是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它独具特色,且具有实用价值,广泛被壮医所应用,从而成为壮医临床上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壮医脉诊与中医脉诊既各有特点,又有一定的联系。1壮医脉诊与中医脉诊诊脉部位的比较古代壮医主要有两种诊脉方法。一种是流传于柳州、河池地区一带壮族民间的三指四肢脉诊法,在手臂、胭窝等部位的支脉候脏腑的病变,前臂中部候头、心、心包,前臂内侧候咽喉,前臂外侧候颈胸;下肢腘窝外侧候腰、肾、腿,下肢腘窝内侧候小肠、膀胱、睾丸,下肢腘窝中部候胃、大肠。另一种是流传于左、右江地区的单指脉诊法,脉…  相似文献   

8.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和标志性一种诊断方法,但对中医脉诊进行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具有较大难度。自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研究,虽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脉诊的客观化并未产生突破性进展,在临床应用上也未凸显出脉诊——这种无创诊断的优势。因此,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倍受关注。金氏脉学理论在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实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思想的统一,搭建中医脉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根据金氏脉学理论进行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脉象、脉图的因素(参数)分析 对脉象、脉图的因素(参数)分析,一般认为可分为8个主要的因素,即脉位、脉宽、脉长、脉率、脉律、脉力、脉流(流畅度)、脉体(刚柔度)。或从“位、数、形、势”四大属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脉搏压力图、现代影像学手段及其他分析方法来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11.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10余年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展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脉象识别分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医脉象分类模型建立和基于不同神经网络算法识别中医脉象的比较研究。文章提出进一步研究应结合中医脉象的特点选取有效的特征值值及设计不同的分类器,应以实现临床常见脉象类别的准确识别为最终目标,根据分类识别的结果开展脉象形成机制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近10余年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展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脉象识别分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医脉象分类模型建立和基于不同神经网络算法识别中医脉象的比较研究。文章提出进一步研究应结合中医脉象的特点选取有效的特征值值及设计不同的分类器,应以实现临床常见脉象类别的准确识别为最终目标,根据分类识别的结果开展脉象形成机制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法(PBL)在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2009级中药学专业5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中药药剂学的课堂授课,2009级药物制剂学专业56名学生采用PBL,通过对2个班学生的成绩分析与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结果在实施PBL后,学生普遍认为该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团队合作精神;运用该方法后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结论 PBL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药炮制学〉学科特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践,从七个方面对〈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个人看法,为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候学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发展,中医证候不能简单的选取几个单独症状进行归纳总结,采取何种方法就成为证候研究的关键。双生子法在证候研究中逐渐显示出其揭示证候本质的可能性,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从双生子证候研究的提出,双生子病证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双生子证候表观基因组研究作为证候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方  黄泰康 《中医药学刊》2006,24(1):118-120
将中医药学研究方法从观念理论、核心方法和技术手段3个方面进行解构,并对其内在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中医药学研究方法的范式特性、观念理论的思辨性、核心方法的主观性以及整体刚性和局部柔性的特性,揭示了中医药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医药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中医药学研究方法从观念理论、核心方法和技术手段3个方面进行解构,并对其内在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中医药学研究方法的范式特性、观念理论的思辨性、核心方法的主观性以及整体刚性和局部柔性的特性,揭示了中医药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医药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中医对胰腺癌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胰腺癌中医证候进行文献分析,数据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6篇论文和25本专著,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胰腺癌为实证;常见类型为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湿热毒蕴证、脾虚湿热/湿困、阴虚(含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多认为病位在脾(脾胃)、其次为肝(肝胆);病理因素以湿和瘀血多见。结论:目前对胰腺癌中医证候的证型研究尚属初始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必要展开大样本的中医证候调查。  相似文献   

19.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及其主要症状。方法:通过文献参考,经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得到CAS临床病例观察表。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频数优势法等对5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将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常见证型分为:气虚痰浊,肾虚痰浊,肾虚气滞,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肾阴亏虚等6型。结论:在CAS临床常见6类分型中,肾虚型为其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