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内疝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腹内疝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11~67岁平均 (39±9) 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 h至7 d,平均 (3.9±1.5) 天;有手术史1次者7例,2次及2次以上者11例.结果 36例经剖腹探查确诊.15例坏死肠段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或结肠造口术;21例行脱入的肠袢复位;裂孔周边切除硬靭部分,修复裂孔或疝囊颈间隙.全组病例经手术治疗3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脓毒性休克;20例随访1~15年,再发1例.结论 先天性腹内疝与胚胎发育期中肠的旋转与固定不正常及肠转位时脏层与壁层腹膜愈接不全或肠系膜的部分退化或薄弱有关;后天性腹内疝与手术或外伤有关.处理为及时手术治疗,在使肠袢复位和修补疝颈或裂孔时,不可损伤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血管.  相似文献   

2.
3.
腹内疝性肠梗阻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经手术证实的腹内疝所致肠梗阻22例,占同期肠梗阻病人的14.3%(22/154),该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是易较窄,术前很少确诊,本组病例均有肠管血液循环障碍,肠坏死11例,穿孔1例,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分析认为引起内疝的原因是腹部手术(19例)和慢性腹部疾病(3例)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获得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手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福  于平 《吉林医学》1996,17(1):30-30
手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6例临床分析张德福,于平(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我院自1974年以来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病例中,发现有6例是因手术后腹内疝引起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腹内疝的诊治。结果本组15例均采用手术的方法,发病到手术时间平均为26小时,合并肠坏死行小肠切除10例,合并妊娠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腹内疝病情进展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应提高警惕,早期明确诊治,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6例先天性腹内疝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分析、讨论。还结合临床对先天性腹内疝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提出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由于腹外疝修补手术的普遍开展及诱发腹外疝的相关慢性病的减少与有效控制和治疗,腹外疝引起肠梗阻逐渐减少,腹内疝逐渐成为疝源性肠梗阻的重要原因。腹内疝早期诊断困难,后果严重。现对本院1990~2004年诊治的腹内疝源性肠梗阻3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腹内疝引起的肠梗阻的病因、诊治与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腹内疝性肠梗阻19例,其中先天性大网膜裂孔疝2例,肠系膜裂孔疝1例,麦克尔憩室粘连形成疝环1例,大网膜与胆囊粘连形成疝环1例,后天性各种腹部手术所致内疝14例.结果 本组19例中术前确诊仅5例,手术前高度疑诊为腹内疝患者10例,本组1 例病例死亡于术后短肠综合征.结论 腹内疝原则上应早期进行手术,高度怀疑嵌顿疝症状明显者,则应急诊手术,消除疝环、解除梗阻、切除坏死肠袢.尽量减少医源性的外科手术所致的腹内疝.  相似文献   

9.
腹内嵌顿疝的诊治(附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腹内嵌顿疝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病例。结果13例中。术前获得确诊的仅5例。其余分另q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回盲部肿瘤伴梗阻。肠梗阻原因待查。13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腹内嵌顿疝类似于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腔内脏器经由一个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裂口自原来的位置脱出,叫作疝。腹腔器官自一异常的裂口或薄弱区脱出于体外时叫腹外疝。腹腔内脏器自其原来的位置通过腹腔内一个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进入另一位置时就称为内疝。无论是外疝还是内疝,疝入的脏器往往是肠管,所以能发生肠梗阻。  相似文献   

11.
腹壁切口疝16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方法从切口类型大小、缝合技术、材料、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年龄、体重、营养和发生时间等方面对168例切口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切口疝患者中51~70岁者135例(80.4%),发生于腹壁纵行切口者145例(86.O%),发生于术后2-6个月者84例(50.0%).其他如切口过大、缝合技术欠佳、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超重、低蛋白血症和糖尿病等因素的存在也易诱发切口疝。结论横向切口,严格操作,严密止血,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升高,营养充足,减少体重和使用可吸收线可防止切口疝的发生。术后半年内是腹壁切口疝的高发期,需要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闭孔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右侧闭孔疝6例,左侧闭孔疝2例,均行全腹CT检查;7例经手术证实,1例行保守治疗;1例术后自动出院,余7例均预后良好。结论:闭孔疝多见于老年消瘦女性,CT检查对闭孔疝的确诊有重要意义,早期确诊及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顺民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64-3765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人工材料行无张力修补术是腹壁切口疝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 ,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以妇科腹腔内出血收治的 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病人包括 5种疾病 ,其中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及腹部卒中易相互误诊。本资料 15 0例经手术止血 ,36例经保守治疗成功 ,无 1例死亡。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 ,血HCG检测和阴道B超检查 ,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的肠梗阻患者的MSCT及临床手术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MSCT术前诊断为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为45例,提示其他5例可能为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临床手术证实50例患者均为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结论MSCT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对粘连带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6.
万里明 《安徽医学》2016,37(12):1544-1546
目的 总结股疝的临床特点、股疝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7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以40岁以上女性多见,难复性股疝11例,嵌顿性股疝11例(5例为绞窄),易复性股疝5例;2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25例手术治疗。手术患者中,行常规McVay疝修补手术8例,行嵌顿松解+单纯高位结扎5例(小肠切除术3例),行无张力修补术12例(嵌顿松解+无张力修补术2例),手术患者均采用开放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手术。痊愈患者25例,1例患者拒绝手术,保守治疗后出院,1例患者签字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随访手术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股疝症状不典型,极易嵌顿,病情进展快,尤其高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股疝治疗的关键,手术风险可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闭孔疝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0~2003年收治的45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45例患者按是否行螺旋CT(CAT)检查分为两组(A组24例,行CAT;B组21例,未行CAT)。结果术前确诊率A组(95.83%,23/24)较B组(52.38%,11/21)明显高(P<0.05)。肠切除率和病死率A组(45.83%,11/24;4.17%,1/24)较B组(85.71%,18/21;23.81%,5/21)明显低(P<0.02和0.05)。结论盆腔CAT在可疑闭孔疝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术前确诊率和降低肠切除率及外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7~2003年9例腹茧症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9例全部被误诊,分别误诊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3例,急性阑尾炎4例,肠套叠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术中见小肠部分(5例)或全部(4例)被一层灰白色光滑、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裹,纤维膜与肠管及肠管与肠管之间黏连疏松,大网膜缺如。手术松解黏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9例均为纤维组织。结论腹茧症病因未明确,可能与腹膜发育异常及腹膜炎有关。临床表现以腹部包块和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术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术中所见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或淡黄色的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襄,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如为纤维组织,即可确诊;治疗方法为手术松解黏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  相似文献   

19.
王彰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16-3817
目的探讨迟发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7例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膈疝复发。结论迟发性创伤性膈疝应结合患者既往致伤病史、症状、体征应用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式及早作出诊断,避免延误诊治,一旦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