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崩三法”是指治疗崩漏常用的“塞流”、“澄源”、“复旧”三个基本治法。它首见于明·方约之先生所著的《丹溪心法附余》:“经血暴下,久而不止,谓之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未用补血,以复其旧。”主张以“塞流”、“澄源”、“复旧”三步法来统括崩漏下血的治疗。现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明代医家方广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洽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时至今日,演化为“塞流”、“澄源”、“复旧”的程序化治疗方法,医家多宗其说.教科书亦多引用,影响可谓深远。然就此三法之“次第”验之于临床。则疑点颇多,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道。1谨守病机洽源为先无论是方医之初衷.还是今日之新意.如果以止血塞流为初法,貌似稳妥,实则不然,临证之际无论暴崩还是温下、如见血止血,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佳,究其原【则&方氏先塞后浪之次第有悻于中医治病求本…  相似文献   

3.
王曙成 《光明中医》2008,23(6):840-840
治崩三法在临床具体运用上不能截然分开,应塞流、澄源同时并用,或澄源、复旧并而施之。  相似文献   

4.
治崩三法,源于明代医家方约之先生,其曰:“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嗣后以“塞流、澄源,复旧”概之,后世医家奉为治崩之指南。吾在临证中深感治崩三法固属重要,但在具体运用上,不能截然分开,往往塞流、澄源同时并用,或澄源、复旧并而施之,其中澄源是关键,它贯穿崩漏治疗的始终,其意在于澄清本源,治病求本。塞流意在救急,在暴崩大出血的情况下使用,世人多以炭类药止血,诸如十灰丸之类,临床虽可取效于一时,但有留淤之弊,以致淤血作祟、或留淤作痛、或淤血内阻,新血不生,崩漏之证复作,以吾之见,切忌见血止血,欲达“急则治标”之目的,不若“固气摄血”为要,乃为崇本之法。因暴崩出血,常可气随血脱而有亡阳之虞,临床以参附姜炭汤或参脉  相似文献   

5.
崩漏发生的主要机理 ,是由于冲任损伤 ,不能固摄所致。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颇多 ,而以血热、气虚、血瘀较为常见。笔者根据临床观察 ,灵活运用清热凉血、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三法 ,屡获佳效 ,现举例介绍于下。1 清热凉血素体阳盛 ,或感热邪 ,或过食辛辣 ,或七情过极 ,五志化火 ,热郁于内 ,损伤冲任 ,迫血妄行 ,或大怒伤肝 ,肝经火炽 ,血失所藏 ,而致崩中漏下 ,治宜清热凉血法 ,药用生地炭30 g,炙龟版、生牡蛎各 1 5 g,地骨皮、清阿胶、焦山栀、生黄芩、地榆炭、藕节炭、陈棕炭、益母草各 1 0 g,生甘草 5 g。如治钱某 ,43岁。已绝育。停经数月…  相似文献   

6.
塞流、澄源、复旧为经典的治崩三法,傅山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血崩的论述见解独到,不拘泥于旧说,他寓塞流于澄源之中,不提倡单独止血,慎用收涩止血之药,澄源则抛开了独用清热凉血的束缚,创立了符合病证的多种澄源方法,复旧从补脾肾入手,补气补血,并强调善后调摄慎房事,其对治崩三法的灵活运用对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就其治崩特色作一浅析,探讨治崩三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8.
<正>塞流、澄源、复旧为治崩三法,首见于明代方约之先生的《丹溪心法附余》,他提出"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此三法被后世医家视为治崩的大法和原则。然而在临床上如何运用,各医家则各有见解。明末的名医傅山精于医学医术,其著作《傅青主女科》论治方药,实用价值极高,诚如祁尔诚序言中云"谈证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  相似文献   

9.
10.
赵雅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19-119
笔者根据崩漏发病机理和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治疗崩漏时为了准确运用塞流、澄源、复旧治崩三法,应当结合B超检查,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从而建立规范化指标,为治崩三法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塞流、澄源、还 (复 )旧被近世称为“治崩三法” ,有效地指导着妇科崩漏症的治疗。其法来源于武之望的《济阳纲目》 ,书中引方氏曰 :“治崩次第 ,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还其旧……。”塞流者含有急则治标 ,急先止血的内容 ;澄源者有辨症求因 ,正本清源的含义 ;复旧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的偏盛偏衰 ,以补其不足 ,达到身体康复的目的。三者治疗中的三个阶段 ,不能孤立地截然分开 ,常常塞流澄源并举 ,塞流复旧并举或澄源复旧并举 ,各有侧重 ,相辅相成 ,相互为用。若单塞其流 ,不澄其源 ,则不能遏制血液妄行之势 ;单澄…  相似文献   

12.
方约之说:“七情过极,五志亢甚,经血暴下,久而不止,谓之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只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只澄其源而不复其旧,则孤阳之浮无以止,不可不审也。”对此初中末治崩三法,承之者、发扬者有之,异议者、发展者亦有之,各家争鸣,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治病大法,亦即求本之道,应首先审察崩漏发生发展的规律,知其因,握其本,才能明确法。所谓治则,只此而已矣。  相似文献   

13.
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探讨"以毒攻毒法"组方经验和临床用药特点:严格掌握炮制方法及配伍规律,减低药物毒性;适可而止,中病即止;顾护脾胃,畅通化源。  相似文献   

14.
介绍郭志强教授活用治崩三法治疗崩漏的经验。郭志强教授认为“塞流”要明辨崩、漏之不同,崩中多属气阴两虚,应益气摄血敛阴,久漏必有瘀血,当益气活血化瘀。“澄源”求本应辨药物的固有之性,审证用药。“复旧”当因时制宜,创分龄调肾法,认为“二七”当充养肾精,“三七”至“五七”当补肾调周,“六七”至“七七”当滋肾阴,泻相火。在塞流、澄源、复旧各个阶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施以健脾益气之品,脾胃健旺,后天之本坚固,则顽疾可除。  相似文献   

15.
止崩汤组成:金樱子根30克,茜草20克,地榆炭20克,夏枯草20克,水灯草15克,车前草15克,鸡冠花20克,甜酒30毫升(糯米酿制,另加)。制服说明:药味以鲜品为佳,煎汁加甜酒,每日1剂,3~4次分服。一般1~3剂见效,中病即止。然后辨证循因论治。验案举例:李××,44岁,已婚,理发工人。1981年10月5日门诊:患者阴道大流血不止,第二次住常德××医院产科病房时诊为子  相似文献   

16.
元代医家朱丹溪不仅熟谙内伤,对妇科疾病也有很深造诣。其辨崩漏为标本,治分先后缓急,分为五法,灵活变通,颇切临床实用。一、补胃健脾升举气血:朱氏认为,崩漏病因,不外湿热两端,多因劳役过极,冲任损伤。“气血为脾胃所生,冲脉隶在阳明”,一旦中焦脾胃匮乏,谷气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则中气虚损,湿热蕴聚下焦,使冲任气虚失其制约职能,经血忽然而下,淋漓不断,血色深红,心烦失眠,寒热往来,舌红苔薄,脉数而无力。  相似文献   

17.
李某某,女,34岁,工人,1992年7月24日就诊。患者近两年经期常提前或推后,且量多(用卫生纸10余包),10余天难净,色与血质却近常。曾作妇科检查排外妇科肿瘤及生殖器炎症。本次月经于7月18日来潮,3天后经量明显增多,阴道灼热,腰腹无所苦,头昏,渴喜冷饮,食欲、两便、面容、动态无特殊记载,舌质稍暗、苔淡黄,脉弱略数、欠流利。初步印象:素体血亏,此次却现热邪内迫,法宜补虚之中侧重清热凉血,方选两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在临床拓展治"哕"三法应用,治疗耳胀、胃痞、失语等疑难杂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石永恭 《新中医》1993,(9):10-12
本文对治崩三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认为塞流有益气固脱塞流、清热塞流、收涩塞流、活血化阏塞流等法;澄源有清肝解郁、健脾益气、补肾固冲等法;复旧有益肾复旧、健脾复旧等法。治崩三法在临床运用时不可截然分割,要随证辨治。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不仅广泛应用于肝病治疗,而且可推而广之应用于妇科临床,尤其是妇科肝郁证的治疗。笔者认为,应用治肝三法不应拘泥于"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的用药原则,"治阳明"的另一层含义为调理阳明大肠,将治肝三法变通应用于妇科临床,确有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