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素卿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55-2556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6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采用西药治疗,乙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党参、炙甘草、干姜、大枣) 加味治疗胃脘痛7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97.1%.结论 本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开结除痞的作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杨军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57-3358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1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胃脘痛患者21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110例,半夏泻心汤组108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110例,半夏泻心汤组108例,均完成30d1疗程治疗,半夏泻心汤组总有效率为95.37%,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2.72%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苦辛并用,寒热共伍作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其中的方药及其相关属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主要用药类型为补虚药和理气药;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常用药对包括茯苓配半夏、茯苓配陈皮、川楝子配延胡索、半夏配陈皮等。结论 针对“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的发病规律,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湿化痰为主要治则,善用茯苓、半夏、陈皮等药。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艳 《中外医疗》2009,27(9):84-84
目的探讨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以逍遥散合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结合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服药最少者7剂,最多者45剂。结论运用逍遥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结合临床辨证加减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焕生副主任医师善于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其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口疮、胃脘痛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7.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996年6月至今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36例胃脘痛患者,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996年6月至今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36例胃脘痛患,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及王任之论治胃脘痛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选取治疗胃脘痛处方74例、160例,提取方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录入Excel中,采用频数分析,计算高频药物,通过SPSS 22.0对高频药物进行相关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最大频繁关联模式等分析。结果《王仲奇医案》共出现中药888次,频次排名前3位中药为半夏、茯苓、旋覆花;《王任之医案》出现中药2 146次,排名前3的中药为瓜蒌、半夏、枳壳。关联分析得出王仲奇论治胃脘痛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薤白,佩兰→陈皮等组合关联;王任之主要为瓜蒌→薤白,半夏→枳壳,半夏→薤白等组合关联。结论 2位王氏医家诊治胃脘痛以通为大法,务在祛除阻塞胃气疏降之因,或疏通气机,或健运脾胃,或活血化瘀,或消食化滞,或温中行气,胃脘痛常兼气滞,以辛开苦降法,用辛香理气之品,和胃止痛。顺应胃腑和降之性,畅通人身元气,促进疾病痊愈。王仲奇与王任之的治疗胃脘痛思路一脉相承,具体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任之在王仲奇扶正健脾、通邪止痛基础上,更加重视胃脘痛日久,瘀血、痰邪留滞,常施以通阳泄浊、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230例患者(涉及胃、十二直肠球部溃疡、浅表胃炎、萎缩性胃炎)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有效198例,有效率86%。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失和型胃脘痛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胡珂擅长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诸病。他强调在辨证基础上注意舌诊以辨清其寒热虚实偏颇,广泛将半夏泻心汤应用于口疮、口臭、不寐、吞酸、痞证、胃脘痛、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痢疾等病。本文概括其应用半夏泻心汤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半夏厚朴汤方出自《金匮要略》功能理气和中,用本方治疗胃脘痛,泄泻,呕吐等脾胃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治疗胃脘痛的诊治中辨证施治,立法处方治疗7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讨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医案,使用SPSS 22.0、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分析用药规律,挖掘核心药物;通过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对核心药物进行靶点预测及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药物治疗胃脘痛的分子机制。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44则医案共包含48首方剂,涉及75味中药,以半夏、茯苓使用频次最高,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归于脾、胃、肺经,形成7组公因子及4对药物配伍关系;其中半夏与茯苓作为核心药对包含8个与胃脘痛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7条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 叶氏治疗胃脘痛重在调整全身气机,恢复脾胃运化枢机,用药以辛温为主,旨在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钙信号通路、cGMP - PKG 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中名方,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痞证、泄泻、胃脘痛、不寐等疾病为例,分析该方应用的病机特点及用药特点,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清代医籍《张聿青医案》中张氏治疗胃脘痛病症的遣方用药经验,以期对临床治疗以胃脘痛为主症的相关病症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通过阅读《张聿青医案》医案,筛选出张氏治疗胃脘痛医案共30则,从其处方用药着手,进一步分析其遣方原则和药物配伍特点,从而总结其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结果]从张氏医案的处方用药方面分析,其治疗胃脘多用半夏薤白组合祛痰降浊,用左金丸等辛开苦降之品疏肝和胃,善用《金匮要略》之旋覆花汤化瘀通络。对于病程较长的慢性胃脘痛患者,喜用六君子汤及胃苓汤培土健脾。张氏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有其自身特色。[结论]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张氏遣方用药确有独特经验,这些经验可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拓宽用药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痞范畴,发病率高,为临床常见病。自2000年3月-2005年9月,笔者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10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为临床常见多发病,每年春秋季多发,与情志、饮食关系密切,病程常迁延,且复发率高。我们运用半夏泻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收集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医案1 262例,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5)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收集医案共1 262例,涉及中药129味,其中高频药物包括炙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枳实、厚朴等,所用药物多具有燥湿化痰、补脾和胃、理气健脾、消痞散结功效;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陈皮-半夏-枳实""厚朴-砂仁-香附""人参-焦术""柴胡-酒白芍-川芎"等。研究结果与段教授治疗胃脘痛重视理气化湿、补脾益气、疏肝和胃思想相符合,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探讨叶桂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医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Gephi 0.9.2软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结构。结果:《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44例医案,提取出48个处方,涉及74味中药;构建的《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处方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效应及无标度网络特性,其中茯苓、半夏、桂枝、人参、生姜、陈皮、桃仁在药物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k-core优化中药处方,筛选出28味核心药物,社团划分可归为三类:运脾祛湿,疏肝止痛;温中散寒,补虚祛瘀;宣肺畅中,调理气机。结论:叶桂治疗胃脘痛以"通"为治疗大法,从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出发,用药以性温,味辛甘苦,归于脾、胃、肺三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