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目的:报告1例罕见女性膀胱臀部瘘和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膀胱臀部瘘发病原因、形成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患者18年前开始出现右臀部软组织反复感染后臀部漏尿,当地医院先后多次手术治疗无效。后转来我院行膀胱臀部瘘瘘管切除+膀胱壁无张力修补术,膀胱臀部瘘消失,3个月后复查膀胱镜、尿道造影及尿流率检查。绪果: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镜见膀胱修补处黏膜连续完整、光滑红润,未见瘘口样改变,尿道排泄造影示膀胱充盈好,未见造影剂外渗,尿流率检查示最大尿流率35ml/s,膀胱容量305ml,随访至今尿瘘无复发。结论:膀胱臀部瘘非常罕见的,病因多较复杂,采用瘘管、周围瘢痕切除和膀胱壁分层无张力修补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瘘并发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共治疗9例尿瘘患者,3例单纯经尿道留置Foley导尿管治愈,2例原引创口流口管置入普通导尿管 留置膀胱Foley导尿管双向引流,1例经膀胱镜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 留置膀胱Foley导尿管、1例行尿性囊肿切排术加留置膀胱Foley导尿等方法治愈,1例进行了开放手术输尿管膀胱重新吻合术 置入输尿管支架,1例行输尿管膀胱肌瓣吻合术无效后,行自体输尿管与移植肾输尿管吻合术。结果所有病例尿瘘治愈,随访1个月~3年,无一例发生输尿管并发症。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尿瘘治疗,可以先采用无创或微创治疗手段,在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手段无效后及时采取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医源性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探讨膀胱阴道瘘修补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术后发现阴道漏尿,45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行修补术,8例患者因全身或局部状况不佳于3个月后行手术修补。其中初次修补39例,二次及两次以上修补14例。单纯瘘口修补术28例,行瘘口修补+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3例,12例复杂膀胱阴道瘘中行腹直肌瓣修补术8例,行带蒂大网膜修补4例。结果:5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例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尿液外渗,留膀胱造瘘管1个月后漏尿症状逐渐好转。术后随访6~78个月,均未再发生阴道漏尿。结论:膀胱阴道瘘修补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定,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修补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输尿管阴道瘘诊治效果的方法。方法:报告6例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全为子宫切除术后8~15d发病。经B超、美蓝试验、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加逆行造影等确诊。6例均于发现漏尿3个月后行经膀胱患侧输尿管移植术。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效果满意。结论:输尿管阴道瘘的定性诊断依据美蓝试验,侧别诊断依据膀胱镜检查加逆行造影及KUB加IVP,B超诊断价值有限。治疗以经膀胱患侧输尿管移植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医源性损伤导致输尿管阴道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2月~ 2013年1月,选取4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后输尿管阴道瘘,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Wolf F9.8输尿管短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长镜引导置入双J管行输尿管会师术.结果 2例失败,肾造瘘术后3个月行开放手术.40例手术成功者漏尿于术后逐渐减少并在48小时内停止.术后1个月输尿管窦道基本成形,术后2个月拔除肾造瘘管,3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IVP),患侧输尿管通畅,拔双J管.随访6~24个月,平均14.7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肾穿刺造瘘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输尿管会师术是处理输尿管阴道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放疗后膀胱阴道瘘的治疗较为棘手, 手术修复难度大、成功率低。股薄肌瓣在会阴区的修复手术中应用广泛, 而用于膀胱阴道瘘的修补国内罕见报道,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阴道持续漏尿3年余入院, 阴道指检及尿道镜检查提示:膀胱三角区一直径约3cm的瘘口, 通向阴道。既往宫颈癌手术史, 术后辅助放疗23次。予行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 患者可正常排尿, 无阴道漏尿。术后10个月随访, 无阴道漏尿, 可自主控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阴道-膀胱联合径路修补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7例曾于外院行膀胱阴道瘘修补,均失败。病因包括:子宫肌瘤作子宫全切术4例,宫颈癌作子宫全切术2例,经阴道分娩损伤8例。所有患者均以不同程度阴道漏尿为主诉就诊,术前通过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我们均采用经阴道-膀胱联合径路进行膀胱阴道瘘修补。结果 14例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16.2个月,7例初次治疗的患者均治愈(7/7,100%),曾行膀胱阴道瘘修补失败的患者中有6例治愈(6/7,85.7%)。另1例经再次修补后治愈。结论经阴道-膀胱联合径路修补膀胱阴道瘘,因其具有视野暴露清楚、瘘道清除彻底、瘘孔缝合牢固等优势,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径路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女性膀胱阴道瘘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1.36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阴道漏尿,或伴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膀胱尿道造影及CT三维重建术前确诊。先后行经腹径路膀胱阴道瘘修复手术,其中采取经膀胱径路9例,膀胱外径路5例。结果:14例术后随访9~103个月,平均46.26个月。2例术后出现再次膀胱阴道瘘,行二次修补手术后未再复发,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尿瘘复发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腹径路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术中视野暴露充分,易于获取带蒂支持组织,尤其对于复杂性膀胱阴道瘘及合并输尿管等组织损伤可疑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外院会诊手术共2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66岁,病程3个月至30年。所有患者均行膀胱镜检,单个瘘口16例、2个瘘口4例、3个瘘口1例,瘘口大小0.3~1.5 cm,瘘口位于输尿管口旁6例,膀胱底后壁9例,输尿管间嵴后方6例。 结果21例均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16例经膀胱途径,4例经膀胱联合经腹途径,1例经膀胱联合阴道途径。除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引起者行膀胱联合阴道途径修补术后2个月仍出现少量漏尿外,其余20例经膀胱途径修补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65个月均无漏尿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膀胱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复杂性瘘,术中根据瘘口具体情况联合经腹或阴道进行修补,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对5例膀胱阴道瘘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每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随访1~2年。结果全部病例的治疗均获成功,临床效果满意。5例均获得随访12个月,无阴道漏尿症状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球海绵体肌瓣在女性复杂性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球海绵体肌瓣修补女性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复杂膀胱阴道瘘患者11例,均有瘘修补失败史,均经膀胱镜检查确诊,瘘口直径3.0~5.0 cm。经腹会阴途径修补,瘘口周围瘢痕组织经腹彻底切除。会阴部切口,自阴道前壁和尿道后壁之间分离至瘘口,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侧瘘口。沿大小阴唇之间纵行切开,游离球海绵体肌,避免损伤会阴外动脉血供。经小阴唇底部打一隧道,将球海绵体肌瓣通过隧道,阴蒂端经膀胱瘘口缝合于子宫前壁下端,缝合膀胱裂口。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无阴道漏尿及尿失禁。随访6个月~5年,患者均无尿道狭窄,10例已婚者性生活正常。结论球海绵体肌瓣移位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修补女性复杂膀胱阴道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3例高位膀胱阴道瘘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手术时间98、104、115 min;术中出血量15、20、22 mL;术后住院时间均为2 d。术后随访1月拔除导尿管,患者无出血、尿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2月时均未见尿漏复发。结论 机器人辅助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修补膀胱阴道瘘损伤小、缝合精细,可以作为治疗简单高位膀胱阴道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内引流治疗36例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顺利经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引流,术后1~3周停止漏尿,其中13例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20例盆腔肿瘤放疗者术后5~11个月拔除或更换进口巴德( BADE)内支架管,术后随访3个月~6年,泌尿系CT成像( CTU)检查证实患侧输尿管通畅,6例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较前明显减轻,其余正常。1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发现右侧输尿管损伤,术后40天拔出双J管后输尿管阴道瘘,因局部瘢痕及漏口较大,再次置管失败,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因前列腺癌或宫颈癌放疗后严重输尿管狭窄,行永久性双肾造瘘术。结论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内引流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疗效可靠,微创,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为42例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施行了尿瘘修补术。手术入路可经腹膜外或腹腔途径,横行切开膀胱顶部,双侧输尿管插入导管,在瘘孔周围缝牵引线,包括全部疤痕组织,广泛切除疤痕组织,尤其是以前曾做过修补手术的病人,切除必须达到血运丰富和健康的膀胱壁部位。广泛切除后,一般输尿管粘膜下段贴近切口边缘,仅个别病人需做输尿管移植。沿膀胱与阴道壁之间游离瘘孔周围组织,充分止住阴道壁出血,避免电灼止血。阴道壁作一层间断缝合,使其创缘翻向阴道腔内。应有足够缝线间距,以便引流膀胱与阴道壁之间可能形成的血肿。  相似文献   

15.
膀胱阴道瘘主要由产伤引起,手术治疗方法很多。较大膀胱阴道瘘单纯从阴道修补,困难较大。近年来,我们采用带蒂大阴唇脂肪瓣瘘口填塞术,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和膀胱持续低负压引流治疗较大膀胱阴道瘘14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14例,年龄35~55岁;生育1胎6例,2胎4例,3胎1例,4胎2例,5胎1例。病史4个月~26年。病因:分娩损伤12例,其中滞产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2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14例于损伤发生后3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6例经阴道途径,8例经腹部途径。结果:1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0.5年均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因停经9月余,阵发性腹痛15 h,阴道流水3 h入院.生产史:孕5产4存4,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3胎.此次因宫内妊娠42 2周、臀位、活胎、巨大胎儿、疤痕子宫,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发现血尿,重新开腹见右侧膀胱顶后壁有一6 cm裂口,裂口左侧膀胱前壁已与子宫壁缝合,未拆线,1号铬制肠线连续全层缝合膀胱裂口,4号丝线间断加固,经尿管注水400 ml后未见渗液.术后19 h阴道排液增多,诊断为膀胱宫颈瘘.36 h后再次手术,拆除子宫和膀胱缝线,膀胱顶后壁全层裂开约10 cm,与子宫粘连紧密,分离粘连后,用1-0铬制肠线全层连续缝合膀胱裂口,4号丝线间断加固浆肌层,经尿管注水无渗液,1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间断加固,4号丝线连续缝合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术后留置导尿管,血尿渐消褪至正常,第13 d拔尿管,次日再次发现阴道漏尿,尤在尿道间断排出铬制肠线时加重,不久即出现持续漏尿,予重置尿管,冲洗膀胱、抗炎、止血治疗,40余天后转上级医院治疗,3个月后行Ⅱ期膀胱宫颈瘘修补术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腹途径腹腔镜在膀胱阴道瘘修补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子宫全切除(n=6,均为开放手术)或宫颈癌根治术后(n=1)致膀胱阴道瘘患者共7例,年龄42~57岁,所有瘘口均位于输尿管嵴以上,瘘口直径0.5~3.5 cm,尿瘘病史3个月~5年余,其中2例既往有1~2次经膀胱修补失败病史。采用经腹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直视下放置操作通道,其中5例瘘口较大或复发性膀胱阴道瘘采用大网膜填充膀胱与阴道之间的间隙。术后留置尿管2~3周。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280 min,出血量50~150 ml,无输血,术后拔除尿管后尿瘘消失。随访6~54个月未出现尿瘘。结论经腹腹腔镜修补高位膀胱阴道瘘微创、有效,尤其是复发性病例,但尚需更多临床资料论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尿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案。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10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其中3例在拔除腹膜后引流管1周后发生迟发性尿漏,均表现为切口漏尿,3例均长期服用激素(泼尼松)或细胞毒药物(甲氨蝶呤)。结果 3例均经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1周后顺行造影提示无尿外渗,拔除肾造瘘管后无尿漏,术后6周拔除双J管,随访6、25、42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发生。长期服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的患者迟发性尿漏发生率显著升高(3/3 vs.0/99,Fisher检验,P=0.000)。结论长期服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可能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尿漏的危险因素,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瘘并发症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1 22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尿瘘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尿瘘发生率为5.86%。患者确诊后,首先保持输尿管支架管留置状态,并采取留置Foley导尿管的方法,在确认无效后在原创口或引流口置入普通导尿管或乳胶管引流,最后采取手术治疗,均采用无张力吻合。72例尿瘘患者中,46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6例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瘘口修补术+留置膀胱Foley导尿管、10例行输尿管-膀胱重新吻合术+置入输尿管支架治愈,4例行输尿管-膀胱肌瓣吻合术无效后,行自体输尿管-移植肾输尿管吻合术后治愈。2例出现局部伤口感染,经加强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尿瘘预防胜于治疗,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患者确诊后,首先采用保守治疗,确认无效后采取手术治疗,遵循无张力吻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