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放射治疗口腔、鼻咽等部位肿瘤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或轻或重的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这种反应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使治疗失败。通过对放射治疗中急性口腔粘膜炎发生原因的分析,对急性口腔粘膜炎进行预防护理及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郑春华  吴贤翠 《全科护理》2013,11(15):1426-1427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为90%~97%[2]。由于口腔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营养的摄入及放疗的顺利进行,甚至拒绝继续治疗[3],因此积极防治口腔黏膜炎至关重要。为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及降低其反应程度,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放疗开始即给予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后再给予雾化吸入,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结果放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均低于或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放疗开始即给予雾化吸入,有利于降低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黏膜的损伤及疼痛程度,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放射性口腔、口咽粘膜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会造成患者口腔、咽喉疼痛、进食困难,影响讲话和睡眠,营养状况变差,严重者可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放射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与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rhEGF)在护理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61例因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出现Ⅰ级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时开始进行处理.治疗组除用常规方法处理外加用金因肽喷于病变区域的黏膜,对照组只用常规方法处理.根据RTOG/EORTC黏膜反应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预防出现Ⅲ~Ⅳ级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黏膜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因肽可预防严重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并可促进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徐雪芳  曹琪  顾燕娅 《全科护理》2012,10(28):2627-2628
[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口腔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口腔漱口,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口腔含漱。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口腔黏膜炎放射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进行口腔干预,可减轻病人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诱导化疗期间即使用G-CSF稀释液含漱直至放化疗结束;对照组30例,诱导化疗时不使用G-CSF稀释液含漱,从放疗开始用G-CSF稀释液含漱,2组病例均在治疗前常规做好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的健康教育,根据RTOG关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Ⅱ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及时间、疼痛程度、咀嚼吞咽功能等情况,并比较分析照射剂量对口腔粘膜损伤的程度并观察探讨G-CSF最佳的给药时机。结果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0.0%(6/30),对照组8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照射30Gy以下Ⅱ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时间实验组迟于对照组:实验组30%(9/30),对照组9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口腔粘膜疼痛多为轻度疼痛,对照组多为中度疼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咀嚼吞咽功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G-CSF含漱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常会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造成患者口腔、咽喉疼痛,进食困难,营养状况变差,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与减轻症状。为此,我们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放射治疗的103例鼻咽癌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程慧珊  谭文勇  徐雪晴 《护理研究》2007,21(26):2413-2414
[目的]观察比亚芬药膏预防及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首程放射治疗的72例鼻咽癌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性放射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即给予比亚芬涂擦,对照组发生了4级放射性湿性皮炎后开始涂擦比亚芬。[结果]当放射剂量至40 Gy~50 Gy时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对照组76.5%(26/34),治疗组21.1%(8/38);治疗组至放疗结束仅发生轻度(1级、2级)放射性皮炎,而对照组有26.5%(9/34)的病人发生了中重度(3级、4级)放射性皮炎。[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石汤治疗放射治疗期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头颈部癌患者分为双石汤(中药)组和地庆合剂(对照)组,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程度。结果: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中药组口腔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石汤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复合漱口水用于治疗化疗所致口腔粘膜炎及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液科临床工作中,对106例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炎及口腔溃疡病人,采用复合漱口水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年龄30岁~70岁。其中口腔粘膜炎98例,口腔溃疡8例。一般在化疗后7d~14d发生口腔溃疡,多见于舌、颊部、牙龈、上下颌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洁悠神长效喷雾剂预防及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7例用洁悠神长效喷雾剂联用氯乙定含漱剂含漱,对照组47例用氯乙定含漱剂(洗必泰)含漱进行治疗,观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程度。结果实验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洁悠神长效喷雾剂作为一种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口腔用药,可以减少或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克喷预防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皮肤粘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前照射野内皮肤用奥克喷;对照组在放射治疗前照射野内皮肤常规护理,不采用特殊防护措施,并且统计两组放疗患者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放射野皮肤黏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肤粘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病人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放射治疗中心100例初诊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以病区分组,放射治疗2病区为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放射治疗1病区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两组照射时间及剂量相同。[结果]第3周末、第4周末、第5周末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4周末~第7周末观察组口腔黏膜炎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和控制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亚芬药膏预防及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首程放射治疗的72例鼻咽癌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助性放射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即给予比亚芬涂擦。对照组发生了4级放射性湿性皮炎后开始涂擦比亚芬。[结果]当放射剂量至40Gy-50Gy时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对照组76.5%(26/34),治疗组21.1%(8/38);治疗组至放疗结束仅发生轻度(1级、2级)放射性皮炎,而对照组有26.5%(9/34)的病人发生了中重度(3级、4级)放射性皮炎。[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各省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放射治疗,口腔粘膜反应是常见的放疗并发症,重度口腔粘膜反应一旦出现,被迫中止放疗,从而影响其疗效,增加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因此,加强鼻咽癌患者的口腔护理,减轻口腔反应,避免重度口腔反应的发生,对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粘膜的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侵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在疾病发生、发展、化疗全过程中,对患者口腔粘膜的评估及护理不容忽视。1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变1.1 口腔粘膜炎 口腔粘膜炎是指口腔的炎症性和溃疡性反应[1]。临床所见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粘膜炎发病率为40%~66%。在层流病房中,也有19.2%的患者发生口腔粘膜炎[2]。64%化疗患者的败血症是由口腔粘膜炎所致[1],口腔粘膜炎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和治疗的连续性,而且也是致死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一般在放射治疗后1~2周出现,出现时间的早晚个体差异较大,常伴有轻度味觉改变、口干和唾液变得粘稠.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目的观察41例患者口腔粘膜炎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预先设计好口腔粘膜炎的观察表,每次口腔护理前对口腔粘膜认真评估,逐项填写。结果本组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为83.7%%;发生部位颊(46.3%),舌(34.1%)、唇(31.7%)、齿龈和腭(均为29.3%);发生程度0级、Ⅰ级占83.7%;发生与粒细胞下降速度、幅度、持续时间均有关;粘膜炎时微生物检测均为常居菌。结论口腔粘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虽发生率高,但只要仔细观察、有效护理,是可以降低口腔粘膜炎发生程度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方法,比较应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用rhGM-CSF漱口液含漱;对照组30例,口腔局部应用西瓜霜.结果 放射性口腔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研究组应用rhGM-CSF漱口液含漱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