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李芳 《华夏医学》2013,(5):952-955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焦点式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周、出院1个月经过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能减轻、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并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无创通气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无创通气治疗上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治疗环境,提高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丽华 《当代医学》2011,17(11):132-13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更好的完成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57%,发生二次心肌梗死3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6例,心绞痛发生率为10.71%,发生二次心肌梗死8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6.23±2.12)分,护理后为(45.32±1.0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7.18±2.09)分,护理后为(60.23±1.27)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为(92.32±6.36)分,对照组为(80.24±3.92)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结果心理护理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增强其依从性和遵医嘱用药行为的有效性。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重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发放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遵医嘱用药行为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与遵医嘱行为、精神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依从性和遵医嘱行为,加速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疏导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会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71-1072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7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两组均实施一般治疗护理,观察组强化心理疏导。结果:观察组治疗心肌梗死恢复快,减少了治疗日数。结论:心理疏导对治疗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病情稳定后、第2日和第3日SAS和HAMA的差异。结果:经过干预后SAS、HAMA评分均下降,但是干预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方案实施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保持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给予急救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与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宋卫红 《大家健康》2016,(5):246-24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给予急救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与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分也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进而提高其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分组观察。以患者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心理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SAS、SD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 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6. 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分析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和实施护理两周后的焦虑程度,并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死亡率.结蚤: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频发室早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刘燕  张嘉熙 《大家健康》2016,(7):224-225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5%,P <0.05)。结论:给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辅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翟春荣 《当代医学》2012,18(22):127-12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诊的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治疗过程较为顺利,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治疗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身体问题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使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率,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介入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使用急诊介入治疗和护理具有较好的疗效,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以及死亡率,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的情况。结果实施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能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标准分、抑郁标准分,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成都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