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烨  戴国炜  李燕  刘耕陶 《药学学报》2001,36(10):723-726
目的 研究双环醇对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引起小鼠肝能量代谢紊乱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ip扑热息痛120mg·kg-1 引起急性肝损伤,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肝活体磷谱、肝线粒体膜流动性及线粒体ATPase活性的改变。结果 双环醇可显著抑制扑热息痛中毒小鼠PME/ATP及PME/PDE的升高。双环醇(200mg·kg-1)可显著降低扑热息痛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并对线粒体ATPase活性降低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 双环醇可保护扑热息痛导致的急性肝损伤,使肝脏能量代谢和磷脂代谢趋于正常,并对损伤的线粒体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环醇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赵冬梅  孙韬  李燕 《药学学报》2002,37(6):412-414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缺血-再灌注诱发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肾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双环醇对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肾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及肾线粒体膜流动性改变的影响.结果双环醇ig 50及200 mg*kg-1可剂量依赖性保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MDA及BUN升高、肾GSH含量降低,同时可诱导GST活性,缓解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结论双环醇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环醇对四环素诱发小鼠急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韬  李燕 《药学学报》2008,43(1):23-28
研究双环醇对四环素诱发小鼠急性脂肪肝的影响。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四环素(180 mg·kg-1) 24 h后,收集血样和肝组织,采用生化法测定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血清脂质和转氨酶水平;光谱法测定小鼠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速率以及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TG)分泌速率。结果表明,双环醇(150及3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3次可以不同程度地保护四环素引起的小鼠肝脏TG和CHO升高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和脂质异常。双环醇(300 mg·kg-1)还可减轻四环素诱发小鼠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增加和GSH水平降低,并能抑制肝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速率下降。双环醇(300 mg·kg-1)可部分逆转四环素所致小鼠肝脏VLDL(TG)分泌速率的减少。由此可见,双环醇对四环素诱发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肝线粒体β-氧化功能、改善肝脂蛋白分泌及转运以及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D-半乳糖胺(TNF-α/D-GalN)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及200 mg·kg-1·d-1,连续5 d,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TNF-α及D-GalN建立爆发性肝炎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评价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和激活型caspase-3/-9蛋白表达水平。根据离体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情况评价双环醇抗凋亡效应与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结果双环醇明显提高TNF-α/D-Gal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生存率,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显示双环醇降低Bax并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减轻TNF-α/D-GalN诱导的线粒体mPTP开放及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进而抑制caspase-3/-9的活性及蛋白激活水平。结论双环醇对TNF-α/D-GalN诱导的爆发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线粒体损伤,进而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双环醇的抗病毒与肝细胞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30,自引:6,他引:124  
双环醇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抗慢性病毒性肝炎新药,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和一定抗肝炎病毒活性。该药50,100,200mg.kg^-1ig对CCl4,D-氨基半乳糖,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小鼠肝损伤以及卡介苗+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炎均有明显降ALT和AST作用,并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双环醇体外药对2.2.15细胞株分泌HBeAg和HBsAg有抑制作用,该药0.4和0.6g.kg^-1ig对鸭病毒性肝炎血清和肝脏的DHBV-DNA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该药作用的机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的结果表明,双环醇不是转氨酶抑制剂,而是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以保护细胞膜,并且能保护肝细胞核DNA免受损伤和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酒精中毒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从酒精代谢、氧化应激、硝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内源性与外源凋亡信号传导通路探讨相关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ICR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200,300mg/kg,连续三次。末次给药1h后给予酒精6g/kg,每12h一次,共三次,末次给予酒精10h后处死动物。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活性:肝脏线粒体和胞浆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活性(ALDH)、微粒体CYP2E1活性;肝脏胞浆NAD+/NADH、线粒体谷胱甘肽(GSH)含量、膜电位、肿胀度、呼吸链复合酶Ⅰ和Ⅳ(MRCⅠ、MRCⅣ)活性;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环氧合酶.2(COX.2)、iNOS、CYP2E1、Bax、Bcl—XS/L、Fas、Fas-L、细胞色素C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检测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双环醇200,300mg/kg对酒精中毒小鼠肝脏损伤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表现为降低升高的ALT、AST水平,减轻肝细胞髓样变性和小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抑制COX-2过表达,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目。双环醇还可抑制乙醇诱导的ADH、ALDH和CYP2E1活性升高,提高线粒体GSH含量,降低胞浆NAD’/NADH比例,降低肝脏NO含量,抑制iNOS活性和表达,恢复线粒体膜电位,减轻线粒体肿胀度,维持MRC活性,抑制Bax、Fas、Fas-L表达,提高Bcl-XS/L表达,减少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结论:双环醇对酒精中毒小鼠肝脏损伤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酒精代谢,抑制氧化和硝化应激,减轻线粒体损伤,抑制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表达,从而调控内源性与外源性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柿叶总黄酮(PLF)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 4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PLF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小鼠ALT和AST的含量,提高肝组织SOD和GSH含量,降低MDA和TNF-α含量,并能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结论PLF对CCl 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的抗脂质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的功效,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越来越多的临床案例表明NSAIDs可以引起肝脏损伤,具有肝毒性,但其肝损伤的机制并不明确,因此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肝损伤机制比较重要。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体外梯度离心得到的肝脏线粒体进行研究。结果二苯胺(Dpa)无法引起线粒体的肿胀,对于线粒体内Ca2 的维持和积累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都不大,但是能够引起线粒体活性氧(ROS)的释放及GSH/GSSG比值的下降,推测其引起肝脏线粒体的损伤可能与ROS和线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双氯芬酸钠(Dcf)可以引起线粒体的肿胀,对线粒体内Ca2 的维持和积累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引起GSH/GSSG比值的下降,但是对MMP和ROS释放影响不大。推测其引起肝脏线粒体的损伤可能与线粒体通透性改变(MPT)、线粒体内Ca2 及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有关。托灭酸(Tol)可以引起线粒体的肿胀,对线粒体内Ca2 的维持和积累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诱导ROS的释放和引起GSH/GSSG比值的下降,但是对MMP的影响不大。推测其引起肝脏线粒体的损伤可能与MPT、ROS、线粒体内Ca2 及线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都有关系。结论二苯胺,双氯芬酸钠和托灭酸诱发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MPT及ROS、线粒体内Ca2 及线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但是3种药物引起肝脏线粒体损伤的机制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肝泰胶囊保护对乙酰氨基酚所致急性肝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泰胶囊时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AP)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肝泰胶囊,联苯双酯(药物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干预10d后,采用AAP腹腔注射,造成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测定各组肝损伤后的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肤(GS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HE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细胞器的变化.结果肝泰胶囊能明显降低AAP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ALT、AST活性,同时提高肝组织中GSH、SOD水平,并能明显改善肝脏组织病理.结论肝泰胶囊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英男  郭江  李烨  洪源  李康  成军  李燕 《药学学报》2008,43(6):596-600
本实验研究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静脉注射引起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影响,探讨双环醇肝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小鼠于注射Con A 26.5 mg·kg-1前24、 8及1 h分别口服双环醇250 mg·kg-1。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提取小鼠肝脏总RNA,经反转录用Cy3-dUTP和Cy5-dUTP分别标记制备cDNA探针。将cDNA探针与BiostarM-40S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经ScanArray 4000扫描仪扫描芯片并用GenePix Pro 3.0软件进行分析。双环醇可显著抑制刀豆蛋白A引起的血清ALT和AST升高。与刀豆蛋白A对照组相比,双环醇给药组有287条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占芯片基因总数的7.00%。其中166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121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表达变化的基因主要涉及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应激与炎症凋亡、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以及再生等相关功能。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引起小鼠肝损伤肝脏基因表达谱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此结果对今后深入研究双环醇的肝脏保护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