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1 143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中医证候及流行性病学资料,了解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病原学及兼夹证的关系。结果:1 143例患者中,男性559例(占51.1%),女性584例(占48.9%),甲型流感流病毒789例(69.0%),乙型流感流病毒354例(31.0%)。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具体如下:风热犯卫证947例(82.9%),风寒束表证83例(7.3%),热毒袭肺证113例(9.9%)。甲型流感流病毒及乙型流感流病毒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其次是热毒袭肺证及风寒束表证。夹杂湿证211例(18.46%),其中风热犯卫证156例,占73.9%,风寒束表证52例,占14.7%,热毒袭肺证89例,占1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以风热犯卫证为主,部分兼夹湿邪为患,与岭南多湿的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17年广州地区冬季乙型流行性感冒病例的流行病学、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广州地区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收集的244例乙型流行性感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其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2017年冬季乙型流行性感冒患者就诊时以发热、恶寒、咳嗽、鼻塞为主要症状,证候以风热袭表证为主(38.11%),其次为风寒束表证(31.56%)、表寒里热证(26.23%),热毒袭肺证及气虚外感证少见。风热袭表证,夹湿者17例(18.09%),风寒束表证,夹湿者8例(10.39%)。2例气虚外感证患者年龄均≥65岁,表明中老年患者正气不足情况较青壮年发病高,其他不同年龄段的乙型流行性感冒病例的证候特点未见明显差异;不同病程之间证候构成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广州地区2017年冬季乙型流行性感冒,青壮年发病率更高,以中高热为主要临床症状,以风热袭表证、风寒束表证、表寒里热证为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儿童流行性感冒迄今为止尚无规范的中医分型,通过调查2019—2020年冬春季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精准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采用分层简单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6大行政区域18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流感类型、不同区域患儿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儿症状特点。[结果] 9 472例患儿中,1)风热犯卫证占46.63%,表寒里热证23.41%,毒热内陷证11.07%,风寒束表证8.12%,邪犯肺胃证5.87%,热毒袭肺证4.88%,正虚邪恋证0.02%。2)超高热占4.30%,高热44.52%,中度发热44.37%,低热6.79%。3)甲型流感占90.51%,乙型流感9.49%,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分别占46.44%、48.50%)。4)在发热的不同病程阶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多见,随着发热时间的推移风寒束表证比例逐渐下降,热毒袭肺证比例逐渐上升。5)各年龄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多见,各区域中医证候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结论] 2019—2020年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以甲型流感为主,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主;发热为各证型的核心症状,毒热内陷证以高热及超高热为主,其他证型以中高度热为主;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及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14年北京地区冬季甲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北京地区2014年11月23日至30日收集的151例甲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其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2014年甲型流感患者就诊时症状以中高度发热、咳嗽、乏力等症常见,证候以表寒里热证为主,占36.4%,而既往有基础病者表寒里热证比例高达55.0%。证候分布其次为风热犯表证、邪热郁肺证,分别占23.8%、23.2%,风寒束表证较少见,仅占6.6%。其中风寒束表证、表寒里热证更易兼夹湿邪,分别占80.0%、54.5%。发病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上述四证均可见,以表寒里热证为主,随着病程发展,邪热郁肺证比例渐增,其它证候比例减少。结论北京地区2014年冬季甲型流感初起表证突出,以表寒里热证为主,既往有基础病者多见,可能与素体因素有关。流感有表寒证者易兼夹湿邪。流感邪气在表时间短暂,随着病程发展,邪热郁肺证多见。  相似文献   

5.
曹珂 《新中医》2019,51(7):25-2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不同中医证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36例,将儿童呼吸道感染分为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躁犯表证、寒热夹杂证5个证型,比较并分析患儿不同中医证型的发生频率;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hs-CRP、WBC水平的差异。结果:在636例患儿中,以风热犯表证发病率最高,占40.72%;次之为风寒束表证、暑湿袭表证、寒热夹杂证,而风躁犯表证发病率最低,占8.18%。所有患儿检出病原体感染共464例,阳性率为72.96%。不同中医证型患儿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感染比例差异显著(P 0.05)。风热犯表证患儿病毒性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0.05);寒热夹杂证患儿病毒性感染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 0.05);寒热夹杂证患儿细菌性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0.05);风热犯表证患儿细菌性感染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 0.05)。不同中医证型患儿hs-CRP及WBC水平差异显著(P 0.05)。风热犯表证患儿hs-CRP和WBC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 0.05);风寒束表证和寒热夹杂证患儿hs-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和风躁犯表证(P 0.05)。结论:hs-CRP和WBC联合检测对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中医证型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在临床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规律,为制定流感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收集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提炼证候基本要素,归纳分析流感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入选113例流感抗原检测阳性的流感病例,采用聚类分析流感病例的中医证型,统计外感风热证39例(34.51%),外感风热夹湿证32例(28.32%),热毒袭肺证27例(23.89%),外感风寒化热证15例(13.28%)。结论:岭南部分地区甲型流感病例证候以外感风热最为常见,且易夹湿转化为外感风热夹湿证,可能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外感发热患者病因及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外感发热患者,统计分析其病因及中医辨证分型情况。结果:病因分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1例,肺部感染40例,急性胃肠炎89例。中医证候分布:风热犯表478例,湿热内蕴69例,风热夹湿64例,风寒化热24例,风寒袭表33例;风热犯表证占有率与其他各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大学城地区外感发热病因主要体现在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病因,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亦多见;中医证候以风热犯表为主,病机为风邪犯表,由表人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研的方法,采集80例小儿肺炎喘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专家意见探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发热、咳嗽、痰壅、恶寒、鼻塞、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分为风热闭肺证(48.75%)、痰热闭肺证(25.00%)和风热犯肺证(17.50%),病程在5~7 d以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较为多见,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为主。小儿肺炎喘嗽患者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结论小儿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常见,证候分布与病程长短和感染病菌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107例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2年107例经PCR、ELISA、IF 法检测病毒抗原、血清病毒抗体 IgM 阳性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34.78±11.4)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且头痛、全身酸痛等卫表症状突出;中医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痰热阻肺、风热夹湿、风寒化热为主,占92.52%(99/107);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多见,>7 d以痰热阻肺证多见;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主;107例中,单一病毒感染者86例(80.37%)。不同病原体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特点,与病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流感样病例的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候分布,探讨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湿证特点。方法:通过对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广州地区6 402例流感样疾病中医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及描述性分析,探讨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特点。结果:6 402例流感样病例分属风寒、风热、风寒夹湿、风热夹湿、暑湿、气阴两虚6个证型,其中风寒证751例,风热证890例,暑湿证2 368例,风热夹湿证1 374例,风寒夹湿证929例,气阴两虚证90例;有湿证者4 671例(占72.96%),无湿证者1 731例(占27.04%);通过对流感样病例湿证患者分析,其主要症状为肌肉骨节酸痛、胸闷、咳嗽、恶寒、头痛、头晕、口渴、咽痛,次要症状为咽干、头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出汗等,舌质以淡白为主(占82.92%),舌苔以黄腻苔为主(占33.06%),脉象以弦滑脉为主(占33.06%)。结论: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中湿证占了较大比例,其临床特点亦有一定规律性,可为该病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辨证及病机特点.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0年10-11月、2011年11-12月、2012年1-2月3个年份甲型H1N1流感患者284例临床资料,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收集的症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分析得出证素,运用SPSS17.0软件对证素积分、分布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 病位证素有表、肺,病性证素有外风、热、寒、湿或痰、气虚等;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主要为风热犯表证(卫分证或卫气同病)、风寒束表证、湿热犯表证、表寒肺热证;病机特点为风热袭表,初始易夹时令寒邪,传变迅速,卫气同病,易夹痰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胡消疹饮合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辨证分组为风寒束表证30例和风热犯表证30例,患者均通过口服中药治疗。结果:风寒束表证痊愈率46.67%,总有效率90.00%;风热犯表证痊愈率43.33%,总有效率86.67%。结论:柴胡消疹饮结合经方辨证论治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郑锋玲  骆欢欢  刘叶  李亮  吴薇 《新中医》2015,47(1):186-188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6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证型分为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风寒束表证、痰湿蕴肺证,其中痰热壅肺证型最多(占53.7%)。67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和纳呆的症状,其次为恶寒、无汗、咽喉红肿且痛、尿黄、咳嗽、痰黄、口渴、舌红、苔黄。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临床特点符合温病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流行性感冒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建立流行性感冒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30个证素中,频率依次为热(火)(51.35%)、风(27.93%)、时邪疫毒(25.23%)、寒(15.32%)、湿(浊)(14.41%)、温(10.81%)、气虚(6.31%)、阴虚(津伤)(6.31%)、暑(6.31%)等;证候靶点依次为肺(28.83%)、表(22.52%)、卫分(20.72%)、里(7.21%)、少阳(7.21%)、阳明(6.31%)、气分(5.41%)、脾(胃)(5.41%)等。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和肾虚证等,累积频率为8.69%;两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疫毒犯肺证、风热证、卫分(表)热证、肺热壅盛证等,占45.19%;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肺证、肺胃郁热证等,占26.92%;四证素构成的证候以表寒里热证和肺卫风热证为主,占11.54%;其他组合较少。结论: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理因素以热(火)、风、时邪疫毒、寒、湿(浊)、温等为主,常相合为病,或袭于卫表,或壅于肺胃,或入里酿生毒热,壅遏卫表、肺胃,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15.
朱慧  黎波  侯永春 《新中医》2010,(10):84-86
目的:分析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特征和病机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及文献复习,分为风热犯卫、风寒犯卫、热毒袭肺3个中医证型。结果:风热犯卫占75.0%,风寒犯卫占23.2%,热毒袭肺占1.8%,风热犯卫出现的频数多于风寒犯卫和热毒袭肺。风热犯卫型与风寒犯卫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对于风寒和风热的辨证分析无诊断参考价值。2型咽充血(含咽不适)和扁桃体肿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咽充血(含咽不适)和扁桃体肿大对于风寒和风热的辨证分析无诊断参考价值。2型发热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发热程度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关系。结论: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的证候特征以风热犯卫为主,其发展过程病机特点符合温疫演变规律,少数可为寒疫范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病机特点.方法 对门诊100例确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临床证候信息的横断面调查,应用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规律,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病机探讨.结果 聚类结果显示最合理且较符合临床分为4类:风寒束肺证(34%)、风热犯肺证(22%)、风邪恋肺证(24%)及风燥伤肺证(20%).结论 感染后咳嗽以“外感病邪,肺失宣肃”为主要病因病机,风邪为主要病理要素,而又以风寒束肺为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17.
从小儿复感看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在文献系统回顾基础上设计临床调查问卷,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信息,以聚类分析、频数统计、因子分析、方差分析、χ2检验等方法,归纳南北两地RRTI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对南北两地1 274名适龄儿童的临床调查显示,急性感染期南方分为气虚外感、风邪犯肺证,寒热错杂证,热重于寒、阴虚外感证,外感风寒证;北方分为外感风寒证、外感风热证、气虚外感证。临床缓解期南方分为脾肺气虚夹阴虚证、胃火炽盛肝胃不和夹阴虚证、肝郁脾虚夹阴虚证、脾肾阳虚夹气虚证;北方分为阴虚夹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夹气滞证,尚有部分近似健康儿童。小儿RRTI的社区发病率为8.8%,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结论:在RRTI中医证候分布规律领域存在较大研究空间,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之提供了科学依据。南北两地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提出可作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感发热,常分为寒邪束表证、风热袭表证、表寒里热证、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4种类型。其中,寒邪束表证、风热袭表证是临床常见的外感表证。由于近年来人们的饮食起居多不规律,饮食肥甘较多,又贪食生冷,伤脾生痰,痰阻气机,气郁化热,故体内往往多有蕴热,一旦外感风寒,多易形成表寒里热之证。本文的重点探讨了刘景源教授用自拟清解汤辨治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用自拟止咳平喘八味饮治疗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等独到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证型分布规律、早期诊断以及中医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2年107例成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血清学检查、中西医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痰热阻肺、风热挟湿、风寒化热为主,占92.52%(99/107)。病毒以甲流、乙流、副流感病毒为主,107例中有21例混合病毒感染,其中1例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单一病毒86例(80.37%),不同病原体与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34.78岁,病位以卫气分为主,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发,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痰热阻肺为主,其次风热挟湿、风寒化热。中药组及中西药组退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43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根据相关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证候类型及中医体质进行判定分类统计,并探讨不同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以风寒袭肺证最多(26.57%),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2.38%)、风燥犯肺证(17.48%)、痰湿阻肺证(13.29%)、肝火犯肺证(10.49%)、风热犯肺证(9.79%);1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体质类型判定总频次为238次(含兼夹体质),其中频次最高的前5种体质依次为气虚质(24.37%)、阴虚质(23.11%)、痰湿质(14.29%)、阳虚质(10.09%)、气郁质(9.25%);感染后咳嗽患者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及湿热质与中医证候类型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以气阴两虚证表现最多(P0.05),痰湿质以痰湿阻肺证表现最多(P0.05),阳虚质以风寒袭肺证表现最多(P0.05),气郁质以肝火犯肺证表现最多(P0.05)。结论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风寒袭肺证、气阴两虚证、风燥犯肺证等,而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及湿热质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最密切,痰湿质与痰湿阻肺证相关性最密切,阳虚质与风寒袭肺证相关性最密切,气郁质与肝火犯肺证相关性最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