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4)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型糖尿病并发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非创伤性血管成像(CTA)检测为标准评价2型糖尿病并发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病情况,并对患者进行TCD检查,统计分析患者死亡和复发与狭窄的关系。结果:TCD检测VA、BA、PCA、ACA、MCA的狭窄率稍低于CTA检测,而SCA的狭窄率与CTA检测一致,TCD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度稍低于CTA检测,而灵敏度稍高于CTA检测,TCD检测双侧大动脉和颅内颈内动脉虹吸段发生狭窄的死亡和复发例数占总的死亡和复发例数比例均较高。结论:TCD检测2型糖尿病并发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可以通过诊断对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HT)无症状性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特点和相关因素. 方法 对28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无颅内动脉狭窄以及狭窄的分布特点,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血压、血脂谱等. 结果 ① TCD检出颅内动脉狭窄63例(21.88%),查动脉1958条,狭窄88条(4.49%),大脑中动脉(MCA)是最易受累的动脉;②狭窄患者的年龄≥65岁、HT病程≥20年,吸烟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狭患者;③狭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TC、TG和LDL-C显著高于非狭窄患者;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差、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吸烟是影响动脉狭窄的独立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可能是HT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中间环节,脉压差、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吸烟是 HT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因素,良好的血压控制和戒烟对HT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HT)无症状性患者颅内动咏狭窄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8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无颅内动脉狭窄以及狭窄的分布特点。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血压、血脂谱等。结果①TCD检出颅内动脉狭窄65例(21.88%),查动脉1958条。狭窄88条(4.49%),大脑中动脉(MCA)是最易受累的动脉;②狭窄患者的年龄≥65岁、HT病程≥20年,吸烟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狭患者;③狭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TC、TG和LDL-C显著高于非狭窄患者;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差、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吸烟是影响动脉狭窄的独立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狭窄可能是HT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中间环节,脉压差、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吸烟是HT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因素,良好的血压控制和戒烟对HT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为。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58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史、糖尿病、其他颅内疾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结果: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为21.79%(78/358)。共检查动脉2644条,动脉总狭窄率为6.58%(174/2644)。大脑中动脉狭窄频数最高,次为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狭窄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老年高血压患者总动脉狭窄率高于非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程和动脉狭窄率之间关系明显。狭窄组LDL水平明显高于非狭窄组,HDL水平降低。结论: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年龄、高血压病程、血LDL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HDL是脑血管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2型糖尿病人群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9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通过头颅MRA检测颅内动脉狭窄情况,比较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的临床指标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回归的方法筛选其独立相关因子.结果 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检测阳性者35例(17.9%),狭窄部位最多出现在大脑后动脉(29.7%)和大脑中动脉(2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L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型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独立相关,其中,ACR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数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较高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控制血压、血糖,降低L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能降低狭窄发生风险,ACR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在诊断颅内动脉(MCA)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MCA狭窄的TCD和DSA的检查结果,从而评价TCD在诊断MCA狭窄中的应用效果。结果TCD确定的MCA狭窄病例。在DSA检查中均可见不同部位的狭窄。结论TCD快速、方便、安全、经济,广泛用于MCA狭窄诊断。 相似文献
7.
颅内前循环狭窄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内前循环狭窄程度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血流速度定量分级,确定危险因素。分析狭窄程度和多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将313例前循环狭窄患者(狭窄组)与76例无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腰围、吸烟、饮酒、糖尿病和卒中史有显著差异,高血压史、平时和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有极显著差异。两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与高血压明显正相关,与载脂蛋白A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在颅内前循环狭窄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TCD与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在2周内行TCD与头颅CTA检查,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与头颅CTA符合性以CTA为标准,TCD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4.1%,符合率为84.3%;TCD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3.7%,特异性为84.3%,符合率为89.2%。结论TCD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可靠性好,CTA为脑血管狭窄提供进一步有效的检查手段,TCD与CTA互补应用可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社区老年人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MCA狭窄,并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和脑卒中家族史,以及吸烟、饮酒情况;并进行血压、体质量、身高和腰围的测量;对MCA狭窄组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MCA狭窄的对照组检测血脂、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结果 577人符合入选标准,年龄60~90岁,男243人(42.11%),女334人(57.89%)。无症状性MCA狭窄的患病率为8.7%(50/57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9.1%(22/243),女性为8.4%(28/334),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患病率为6.3%(22/347),≥70岁患病率为12.2%(28/2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症状性MCA狭窄与年龄有正关联,OR值为2.048,95%CI(1.140,3.677)。狭窄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37),且收缩压增高率亦高于对照组(P=0.005);而两组的舒张压增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MCA狭窄与高血压病史〔OR=2.005,95%CI(1.036,3.881)〕和收缩压增高〔OR=2.538,95%CI(1.315,4.897)〕有正关联。两组在其他血管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朝阳区社区老年人无症状性MCA狭窄的患病率为8.7%,年龄和高血压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诊断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东莞市寮步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先接受TCD检查,并于TCD检查后3 d内完成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RA、TCD在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及与DSA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60例患者经DSA检查检出25例颅内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8例;经MR A检查检出颅内动脉狭窄共28例,包括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4例,闭塞9例;经TCD检查检出颅内动脉狭窄共24例,包括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2例,闭塞10例。MRA在检查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88.57%、91.67%、85.71%、96.88%,与TCD检查的76.00%、85.71%、81.67%、79.17%、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appa检验显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随机抽取呼和浩特市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初诊病例293例(男153例,女140例),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体型研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分别计算内、中、外三因子值,根据其划分出体型类型并与国内已有体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平均体型男性为5.7-4.1-1.4,属偏中胚型的内胚型,体型分布以偏中胚型的内胚型居多(60.78%);女性为6.5-4.1-0.9,属偏中胚型的内胚型,体型分布以偏中胚型的内胚型居多(84.29%)。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体型以偏中胚型的内胚型为主,说明该人群皮下脂肪丰富、肌肉发达、骨骼粗壮且外形偏胖。与国内其他人群体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2名到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GADA、ICA,同时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120 min时分别取静脉血,测定C-肽和空腹血糖的水平,并按其是否存在GADA、ICA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在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GADA阳性率为20.95%,ICA阳性率为10.58%.病程≤5年抗体阳性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抗体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5年抗体阳性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抗体阴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病程≤5年的抗体阳性组与病程≤5年的抗体阳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①临床上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可视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②GADA和ICA阳性检出率不齐同,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③GADA及ICA测定对糖尿病的正确分型、指导临床用药早期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在2型糖尿病(DM)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经心脏超声检测符合心脏单纯舒张功能障碍的DM患者和54例心功能正常的DM患者,并以5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心脏单纯舒张功能障碍的58例DM患者,按不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分为二组,即DHF1级组:0.8≤E/A<1(n=29例);DHF2级组0.6≤E/A<0.8(n=2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BNP浓度。结果DHF组的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心功能正常组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3.28±13.47)ng/L、(5.22±2.71)ng/L和(11.04±6.07)n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随着DHF程度加重而逐渐提高(P<0.05)。以血浆BNP浓度14.5ng/L为界值,BNP判断糖尿病DHF的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83.3%。结论BNP在DM患者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病人接受造影前服用二甲双胍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心内科行造影检查的T2DM病人,根据造影前是否应用二甲双胍,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所有病人造影前及造影后3 d、1年检测肾功能及尿酸等的变化。结果两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内、组间血肌酐、肾小球率过率(GFR)造影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造影前GFR介于30~90 mL/min时,二甲双胍组造影后3 d的GFR明显下降(t=2.485,P<0.05)。结论未合并严重肾衰竭及造影前因急症不能停用二甲双胍的T2DM病人造影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人1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抗BSA 抗体的水平。方法:用ELISA 法检测了40名年龄在20~45 岁之间,病程小于2a 的1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IgG 型抗BSA 抗体。并用40名正常人血清做对照。结果:1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BSA 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人成人新发1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G 型抗BSA 抗体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124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等13个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组与无视网膜病变组比较有更长的病程,较高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t=2.369~5.870,P<0.05、0.01);糖尿病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OR=1.157、1.471,P<0.05)。结论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高糖血症有助于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5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组 30例 ,常规胰岛素注射 (CIT)组 2 4例。结果 :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 ,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CSII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 ,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探讨抵抗素、IMT的关系以及两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 4 8名 2型 DM患者血浆抵抗素、IMT及相关实验参数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抵抗素、IMT、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 DM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 ;2抵抗素与 FINS呈负相关 (r =- 0 .392 ,P <0 .0 5 ) ;IMT与年龄、IRI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0 4、0 .5 4 1 ,P <0 .0 0 1 )。结论 :2型 DM患者存在较高的抵抗素水平 ,IMT相对增厚。胰岛素抵抗是 2型 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鼠在持续高血糖、高血脂状态下眼、肾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和特点.方法:①采用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同时给高热量高脂肪饲料喂养;②每天观察体重、尿量及眼变化,每2 d测空腹血糖(FBG),成模后测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③白内障出现后处死,取眼、肾在光镜和电镜下作组织结构观察;④肾小球细胞计数分析.结果:①T2DM组:成模后平均FBG(14.46±1.37)mmol/L,FINS(30.78±5.89)μU/ml,体重(494.26±72.73)g.对照组:FBG(5.17±1.36)mmol/L,FINS(19.59±4.89)μU/ml,体重(373.2±30.45)g;②T2DM组:在40~90 d先后出现白内障.组织学检查,全眼球组织结构均有改变,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毛细血管增生扩大,基膜增厚,睫状上皮退变.晶状体为退行性变.肾组织见肾小球多呈弥漫性硬化,肾小球细胞计数增多达80.9%,基质蓄积,基膜增厚,肾小球囊腔变窄或消失,系膜细胞细胞器增多,间质有胶原纤维素,足细胞次级突起变形或融合.结论:T2DM鼠在持续高血糖和高血脂状态下,眼球和肾组织出现糖尿病眼病(DO)及糖尿病肾病(DN)的改变,并且两者的病理改变基本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菌尿(ASB)的患病情况、易患因素以及有关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成年女性2型糖尿病伴无症状菌尿组(ASB+)28例,不伴无症状菌尿组(ASB-)52例,正常对照组26例。结果:①成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ASB的患病率为35%;②与ASB有关的易患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大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绝经史;(3)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加重,糖尿病合并ASB的患病率也相应增加。结论:(1)影响成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ASB的易患因素众多;(2)ASB可能是成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